粉尘爆炸

✍ dations ◷ 2025-04-25 01:38:12 #粉尘爆炸
粉尘燃烧(英语:Dust explosion)指悬浮在封闭或局限空间中,或户外环境的可燃粉尘颗粒快速燃烧,如果在封闭环境中,可燃颗粒或局限在大气或是氧分子等其他合适的气体介质中分散浓度足够高,粉尘爆炸就有可能出现。粉尘爆炸常被特效艺术家、电影工作者和烟火设计师使用。粉尘爆炸或起火燃烧有五大必备条件:实验配置细磨面粉散开点燃面粉云团火球迅速扩散巨大的辐射热能至此再无可点燃的东西火球和超热气体上升爆炸的后果;地上散落未燃烧的面粉有许多物质被认为氧化可导致粉尘爆炸,如煤、木屑和镁。然而,有许多其他普通物质可引发危险的尘埃云,如谷物、面粉、糖、奶粉和花粉。许多粉末状金属(如铝和钛)可与空气结合成具爆炸性的悬浮粉尘。运送粮食和粮仓等可能涉及粉尘的活动,也经常爆炸。像开采煤炭引发煤尘,面粉厂制粉也有大量的粉尘,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锯木厂等地。尽管加工过程中排放的纸屑,尤其是滚动、展开、被切割成薄片的情况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粉尘,却是另一种已知的爆炸危险。封闭的造纸厂区常受到这种危险,因而常保持高空气湿度,以减少空气中纸粉尘爆炸的可能性。为支持燃烧,粉尘也必须由具备高表面积与体积比且非常小的颗粒构成,从而使所有的粒子组成比颗粒更大的灰尘还要大的表面积。粉尘定义为颗粒直径小于500微米的粉末,但较小的粉末,会比总表面积较大的颗粒组成的粗颗粒,呈现更大的危险性。在特效中,石松粉和脱脂奶粉是安全生产、控制火焰效果的不二之选。近年流行的彩色粉末娱乐活动,玉米淀粉及食用色素所制作之色粉满天喷洒,也是粉尘爆炸的潜在风险来源之一。火源并不都是明火,2005年德国有一半以上的粉尘爆炸没有火源。常见火源包括:然而,通常很难在爆炸后确定火的确切来源。当源头不能发现时,通常被认为是静电。静电荷可通过颗粒表面摩擦产生,正负电荷彼此吸引,会导致霎时间的接地放电。低于爆炸下限(LEL)最低定值时,有些灰尘根本不足以支持燃烧爆炸所需的速率。这一数值比爆炸下限低20%就是安全的。同样,若燃料或空气系数的增加高于爆炸上限,是不足以使氧化剂以必要速度继续燃烧。粉尘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质量比。燃烧只发生在与氧发生反应的固体或液体表面上,这导致粉尘比散装物料更易燃。如1公斤球状物质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克,直径为12.4厘米,表面积为0.048平方米。然而,若将其分解成直径50微米的球形尘埃颗粒(约面粉颗粒大小),表面积为120平方米,物质的燃烧速率就会大大增加,每个颗粒的质量非常小,因为热传导材料的损失,还使其着火时比主体材料用更少的热量,尤其是仓库或地窖等压力显著增加的密闭空间。铝等传统意义上不可燃物质或燃烧缓慢的木材,被细碎时也可产生剧烈的爆炸,即便是微小的火花亦能将其引燃。粉尘爆炸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粉尘爆炸主要发生在工厂或类似建筑内,一般可通过专用管道将压力释放到大气。继发性粉尘爆炸指工厂内的灰尘堆积被扬起,因原发性爆炸起火,导致工作场内的爆炸危险多不受控制。从历史上看,造成人员伤亡的粉尘爆炸,基本上由继发性粉尘爆炸导致。欧洲等地已展开众多研究以了解如何控制这些危险,但爆炸仍时有发生。制造工艺和设备安全的替代方案,依赖于整个行业。在煤炭开采业中,甲烷爆炸诱发煤尘爆炸,会殃及整个坑的工作。石粉沿着矿井巷道传播,或悬浮于盘顶,以冲击波冲淡煤尘引发的提前燃烧,这种地步不会导致燃烧。矿区可通过喷水抑制起火。一些行业在灰尘升高过程中需排斥空气,被称为“惰化(英语:Inerting (gas))”。通常使用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等不可燃气体抑制燃烧。同样的方法也可用于易燃气体积聚的大型储罐。但使用无氧气体会造成工人窒息。工人常使用潜水灯照明的封闭空间,引发粉尘爆炸的风险很高。由于防水,没有产生开放火花的风险。美国消防协会(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简称NFPA)针对可燃性粉尘的最佳控制措施包括:For stories about incidents in France and the USA seeFor information on how to protect a process plants and grain handling facilities from the risk of dust hazard explosions, see

相关

  • 姓名美国仅有非常少的关于命名的法律(英语:Naming laws)。这种自由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名称和命名趋势。命名的传统在美国文化中的发挥凝聚和沟通的作用。由于美国的文化多样性,姓名和
  • 病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日本四大公害病日本四大公害病(日语:公害病/こうがいびょう Kōgaibyō */?;“公害”即污染)指的是日本在高度经济发展期,由产业活动所排出的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被列举出的有因大气污染所
  • 各省区预期寿命本表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级行政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2013~2016年的预期寿命。
  • 诺曼底王朝本条目是分类中的文章诺曼底王朝(1066年-1135年;英语:House of Normandy)是英格兰的一个王朝,共有四位诺曼底家族的国王先后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
  •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英语:mitosis)是真核细胞将其细胞核中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细胞核分裂后通常伴随着细胞质分裂(英语:cytokinesis),将细胞质、细胞器与细胞膜等细胞结构均等分
  • 精氨基琥珀酸尿症精氨基琥珀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使氨积聚在血液内。由于氨是有毒的,尤其对神经系统造成破坏,精氨基琥珀酸尿症在出生数天便会发现。患有精氨基琥珀酸尿症的初生婴儿会昏昏欲
  • 甲硫氨酸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
  •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哈萨克语: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于1931年建
  • 婚外性行为外遇,也称作婚外情、偷食、出轨、第三者插足(此第三者俗称“小三”),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其中一人,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超出友谊的爱情关系(不论是否有性行为)。外遇的定义依不同研究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