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乔·达拉(Lucio Dalla,1943年3月4日-2012年3月1日),男性,意大利流行乐创作歌手、作曲家、音乐家与演员。
卢乔·达拉在1960年代时,深受爵士乐熏陶,蜕变成为具有影响力、且赋有创意的意大利歌手之一。他不断寻找新的视野与挑战,以丰富的好奇心探索各种不同的曲风,又乐于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合作或合唱。在他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喜欢演奏键盘乐器、单簧管与萨克斯,以呈现他那澎湃的情感。
卢乔·达拉的创作丰富多样,从英式节拍(British Beat)、灵魂乐、各种实验性音乐,以及歌剧的词曲创作,盛名远至意大利国外,他所创作的歌曲,有些被翻译成不同语言版本,例如奥莉维亚·纽顿-强于1988年发行的《谣言》(The Rumour)专辑中收录了〈这一生〉(Tutta la vita)一曲,达拉创作的另外一首歌曲〈1943年3月4日〉(4 Marzo 1943),则被巴西著名作家歌手奇科·布华奇(葡萄牙语:Chico Buarque)翻译成〈我的历史〉(Minha historia),又〈如果我是唱诗歌的天使〉(Se io fossi un angelo, Canzone)被西班牙著名女歌手安娜·贝伦(Ana Belén)翻译为西班牙文的〈如果我是唱诗歌的天使〉(Si Yo Fuera un Ángel, Canción),至于名曲〈卡罗索〉(Caruso),更被各国著名艺人演唱或翻译,包括有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Julio Iglesias)、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恩里克·坎德拉(Enrique Candela)唱西班牙语版、赫尔穆特·洛蒂(Helmut Lotti)唱英语版、蜜海儿·玛蒂(Mireille Mathieu)唱法语版、理查德·加利亚诺(Richard Galliano)演奏版。
卢乔·达拉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出生,父亲祖瑟沛·达拉(Giuseppe Dalla)是当地摄影社的经理(达拉曾在《海有多深》专辑中,提到“父亲,你是一个捕猎鹌鹑和野鸡的能手......”),母亲尤莉·美诺蒂(Iole Melotti)在家里兼职裁缝(《变化》专辑封面有达拉母亲的肖像),卢乔·达拉童年一直在博洛尼亚生活。1950年时父亲死于癌症,达拉的母亲决定搬到特雷维索,入住皮奥十世主教书院(Collegio Vescovile Pio X),让达拉接受教育,达拉在此度过小学岁月,并在不同的学校表演。1980年代达拉接受访问,回忆起他的父亲时曾说:“当时我 7 岁......一种失落的痛苦,我自怜与伤痛地对自己说:现在你就像一只狗”,另一则访问则说:“所以,我学会了自己独处的方式,平日去尝试、去整理、去生活,当独处时的最大幸福,好好去看书是必要的。”
卢乔·达拉有一叔叔阿里奥丹特·达拉(Ariodante Dalla),是一位在1940到50年代很受欢迎的歌手,卢乔·达拉从小就学会拉手风琴。虽然达拉的母亲也认为自己的小孩爱表演与艺术天分是家族遗传,但她从来就没有打消过要阻止达拉进入乐坛,曾带着11岁的达拉到博洛尼亚一间心理研究机构,进行能力性向测验,后来再送达拉到罗马继续升学,然而达立无心向学,情愿四处溜达或做音乐,结果中缀了学业,当上了会计的工作,之后才通过高中常规与高中语文测验。
卢乔·达拉10岁时,曾去普利亚找他母亲的裁缝友人,这位友人的丈夫送给了达拉一支双簧管当生日礼物,他很快便学会如何演奏。年青的达拉从罗马回到博洛尼亚,在当地一些业余的爵士乐队演奏单簧管,后来为成为博洛尼亚著名廉努·迪克西兰乐队(Rheno Dixieland Band,即今Doctor Dixie Jazz Band)的固定成员,乐队成员还有日后成为导演的普皮·阿瓦蒂(Pupi Avati),阿瓦蒂访谈式自传中曾笑说,他离开乐队是因为被达拉的天赋所压倒,他曾表示其2005年发行的电影《女孩何时出现?》(Ma quando arrivano le ragazze?),灵感是来自于与达拉的友谊。多年后两位艺术家朋友相聚,阿瓦蒂邀请达拉参与《男爵的玛祖卡,神圣的无花果》(La mazurka del barone, della santa e del fico fiorone)电影演出,要角有乌戈·托格内兹(Ugo Tognazzi)和保罗·威伊拉治奥(Paolo Villaggio),在同一时期,还是无名小卒的达拉,有幸与美国传奇小号手查特·贝克(Chet Baker),以及几位有名的爵士乐手同台演奏。
1960年,廉努·迪克西兰乐队曾参加法国昂蒂布的爵士音乐节,赢得传统爵士乐组第一名,达拉的表现引起来自罗马的罗马第二纽奥尔良爵士乐队(Second Roman New Orleans Jazz Band)所注意,1961年,达拉受邀参加了此乐队的录音,他以单簧管参与演奏泰事达(Telstar)一曲,收录在一张由 RCA 唱片公司发行的 45转唱片中,这是达拉的第一份录音作品。1962年底,达拉加入了“踏板乐队”(Flippers)担任主唱,曾与艾多阿朵·威伊安尼洛(Edoardo Vianello)合作,1962年他们乐队获得一纸合约,也是达拉的第一份合约,不久后他们便到都灵,在“卢特拉里奥之王”(Le Roi Lutrario)的歌厅,展开了与威伊安尼洛的合作工作,由于达拉有赤脚穿鞋表演的习惯,但业主不允许,认为没有袜子是不称职的,有一次他忘了穿袜子,队员把他的脚上油漆,让他看起来像有穿袜子。这段期间,踏板乐队的演出,不断在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轮播,年青的达拉负责演唱与演奏单簧管。
1963年威伊安尼洛带着踏板乐队参加坎塔吉罗(Cantagiro)音乐节,演唱〈华图斯〉(I Watussi)一曲,同时另一参赛歌手吉诺·保利(Gino Paoli)听到了卢乔·达拉的声音特质,劝达拉去摸索独唱生涯,尝试成为意大利第一的灵魂乐独唱歌手。
然而,1965年达拉在康达基罗(Cantagiro)音乐节首次以歌手亮相时,却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外表以及他的音乐,在当时来说被认为是过于充满实验性。他的首张单曲是改编美国传统民谣《不小心爱恋》(Careless Love)为意大利语,以及翌年发表的首张专辑《1999》都告失败。直至1970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盖波拉的土地》(Terra di Gaibola;盖波拉是博洛尼亚的一个行政区),收录有达拉的早期经典作品,其首打歌曲〈1943年3月4日〉(4 Marzo 1943),在圣雷莫音乐节(Festival della Canzone Italiana di Sanremo)取得一定的成功;此曲原名为〈耶稣圣婴〉(Gesù bambino),但碍于当时仍有僵化的内容检查制度,因此改用达拉的出生日期来命名。〈大广场〉(Piazza grande)为达拉在另一次圣雷莫音乐节所演唱的成功作品。
卢乔·达拉作出了他职业生涯决定性的一步,与波隆尼诗人罗伯托·罗维斯(Roberto Roversi)合作,罗维斯为达拉后来的 3 张专辑撰写歌词:1973年的《有五个头的那天》(Il giorno aveva cinque teste)、1975年的《二氧化硫》(Anidride solforosa)、1976年的《汽车》(Automobili)。虽然这几张专辑没有大卖,但罗维斯的歌词,与达拉的即兴式演出、实验性的曲折、以及作曲技巧,如此特殊的组合引起评论家的注意。可是两人的关系在《汽车》概念专辑发行时已告破裂,罗维斯反对发行专辑,他改用笔名纳奥立苏(Norisso)来登记歌曲,而这些歌曲,还包括了达拉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努沃拉里〉(Nuvolari),这首歌是以1930年代意大利著名赛车手塔治奥·努沃拉里(Tazio Nuvolari)为名。
与罗维斯合作结束后,达拉决定自己来撰写歌词,于1977年发行了这个阶段首张专辑《海有多深》(Com'è profondo il mare),合作的乐手是后来流行乐队“体育场”(Stadio)的成员,其中尤以〈这欢乐〉(Quale allegria)最为热门。1979年,达拉与创作歌手弗朗切斯科·德·格雷戈里(Francesco De Gregori)、友人罗恩(Rosalino "Ron" Cellamare)以及他的乐队巡回演出,后将现场表演录制成专辑《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更奠定了达拉的流行地位。另一首(1990年的)热门单曲〈当心有狼〉(Attenti al Lupo)为他带来遍及全欧洲的成功。后来(于1992年)达拉受邀上“帕瓦罗蒂与好友们”的演唱会,与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合唱达拉所创作的热门歌曲〈卡罗索〉(Caruso)。
2012年3月1日的早上,离 69 岁生日尚有3天,卢乔·达拉在蒙特勒一家酒店用过早餐后不久,因心肌梗塞不治去世,前一天晚上他才刚在蒙特勒完成了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