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histamine
✍ dations ◷ 2025-07-19 12:56:49 #histamine
组胺(英语:Hist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它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近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产生。另外,它也增加微血管对白血球和某些蛋白质的通透性,以允许白血球从微血管进入感染组织并吞噬其中的病原体。组织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可以人工合成。组织胺的磷酸盐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它是一种活性胺化合物,化学式是C5H9N3,分子量是111。它与H1和H2组胺受体发生作用,能提高胃酸分泌,使各种平滑肌发生痉挛,并扩张毛细血管,增加通透性。作为身体内的一种化学传导物质,可以影响许多细胞的反应,包括过敏、发炎反应等,也可以影响脑部神经传导,会造成嗜睡等效果。组织胺是通过L-组氨酸脱羧酶催化的反应的脱羧从组氨酸得到的,它是一个亲水性的血管活性(Vasoactive)胺。组胺存在于肥大细胞内,亦存在于肺、肝及胃的粘膜组织内。它在过敏与发炎的调节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组胺属于一种化学讯息,亦是胺能神经递质,参与中枢与周边的多重生理功能。在中枢系统中,组胺由特定的神经所合成,例如位在下视丘后核的 结节乳头体核(tuberomammillary nucleus),神经细胞多向延伸至大脑其他区域与脊椎,因此暗示组胺可能参与睡眠、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调节,食欲与记忆形成等功能,另外还位于 伦霍塞克氏纤维(formatio reticularis) 与 前脑胞(telencephalon)中;在周边部分,组胺主要储存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肠嗜铬细胞,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此外组胺结合到血管平滑肌上的接受器(H1R)导致血管扩张因而产生局部水肿,组胺会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及增快心率等多项生理反应。
相关
- 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简称ASO试验,是一种毒素和抗毒素的中和试验,用于疑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ASO试验是用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ASO值
- 磺胺甲噻二唑磺胺甲噻二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methizol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3-8小时,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
- 苯甲醚苯甲醚(英语:Anisole)也称茴香醚,是芳香醚的一种,分子式为C6H5OCH3。无色液体,具有香味。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苯甲醚容易发生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与五氯化磷反应主要得对
- 瓦茨拉夫·哈维尔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语:Václav Havel,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捷克作家及剧作家,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天鹅绒革命的思想家之一。于1993年到2003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总统。
-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科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科(英语: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是类病毒的一科,包括第一种被发现的类病毒,他们的二级结构是其生命活动的关键。
- 乙碲醇乙碲醇(分子式:CH3CH2TeH),是一种碲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碲醇之一,结构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碲替代得到。常温下为黄色澄清油状液体,不溶于水,以具有高度刺激性腐臭气味。乙碲醇,和
- 多阶段睡眠多阶段睡眠(Polyphasic sleep),亦作多相睡眠或达芬奇睡眠,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这种睡眠方式是由德意志帝国科
- 白霜杯伞白霜杯伞(学名:Clitocybe dealbata),俗称象牙漏斗(ivory funnel)和出汗蘑菇(sweating mushroom),属于口蘑科杯伞属,是一种于欧洲及北美洲广泛地生长在草坪和草地的真菌。白霜杯伞体形
- 甘遂甘遂(学名:Euphorbia kansui)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细长,部分呈连珠状或棒状,棕色外皮;茎直立,下部木质化;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的叶子互生,至茎顶时约5~9
- 福尔摩沙卫星四号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