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功镇
✍ dations ◷ 2025-05-16 20:30:50 #成功镇
成功镇(阿美语:Madawdaw;客语白话字:Sṳ̀n-kûng-tsṳ́n)是台湾台东县的一个镇,位于台东县东北部,北接长滨乡,东临太平洋,南与西隔海岸山脉与东河乡相邻,西北边为花莲县富里乡,地形呈长条状,是台东县最长的海岸线,全镇的面积有144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第四大镇,东部为狭小的海岸平原,西部为海岸山脉山区。地方通行语为阿美语。因太平洋海域有黑潮经过,所以渔业的资源非常丰富,是花东海岸线上最大的渔货中心,由于渔业的蓬勃发展,也使成功镇成为台东县内的第一大镇,并因地理位置优良,成为台东县的交通中心之一。成功镇旧名“麻荖漏”,后名为“新港”,战后始更名为“成功”,是东部最大的渔港。有关麻荖漏名称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直到清朝末年此地仍为阿美族人聚落与耕作的所在。迄民国三十四年战后初期,由于全国以“新港”为名之乡镇共有三处,省府为免混淆,则令分别更改名称。本镇贤达与行政首长认为新港之形势颇似安平港,且鉴于新港发展源于北郊的成广澳,而“成功”、“成广”、“新港”三者台湾闽南语音近,遂命名“成功镇”至今。历年所属行政区列表由于受板块作用影响,使得成功镇地形较复杂、崎岖。南北狭长,东濒太平洋,西侧为草木郁苍峻岳连立的海岸山脉,地势向东倾斜,大部分属于山地或丘陵地。海岸平原狭小,仅成功一带较宽广,为花东海岸三大海阶之一。成功附近的山棱属于新港山棱,主要的山有白守莲山、新港山、麒麟山,最高峰为新港山(标高1682m)也是海岸山脉的最高点。东部海岸地区在地形上可分为海岸及山岭等二个地区:成功镇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高温多雨,溪流多但均流短水急,水量不稳,由西侧的海岸山脉向东注入太平洋。年雨量2,100毫米,平均温度23.8度。重要农产品有柑桔与柴鱼等。成功镇人口约有1.37万人,为台东县人口第三多的行政区,仅次于台东市、卑南乡。其人口密度仅95人/km²,在全国所有的镇之中,人口密度倒数第三,仅高于花莲县凤林镇、玉里镇。成广澳在1920年之前向来是本区的行政军事中心,1920年之后行政经济中心转移至新港,成广澳又相对于新港规模模较小,故称小港。成功次生活圈包含台东县长滨乡、成功镇、东河乡,是以成功镇新港市区为中心的次生活圈。新港市区除了是三乡镇机能最完整的市街,同时也是各区域性机关的设立地点,更有署立台东医院成功分院的设置,是台东县内机能仅次于台东市的生活圈中心。1946年行政区名为台东县新港区新港乡,当时台东县内仅有台东一个镇级行政区,而关山与新港为乡级行政区,实与发展情况不符,便将区署所在地改为镇,又因新港与彰化、嘉义两县内之新港同名,将新港改名成功,是为成功镇。
相关
- UprifosbuvirUprifosbuvir(MK-3682)是一种开发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它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可用作NS5B RNA聚合酶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人体临床试验中。
- 数学哲学数学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数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从毕达哥拉斯到康德的众多思想家都有许多数学哲学的重要思想,但作为专门学科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着
- 造br /山br /纪造山纪(Orosirian,符号P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0亿5000万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造山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造山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的上一纪
-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日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庆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圣公宗并不承认圣母无染原罪,此日
- 古人类旧石器时代按照时间可分作“最早期”(300万至70万年前)、“早期”(70万至10万年前)、“中期”(10万至3万5千年前)、“晚期”(3万5千至9千年前)四期。出土文物“最早期”的主要研究对
- 栽培种栽培种可以指:
- 睑板腺睑板腺(tarsal glands)又称麦氏腺(meibomian glands)是一种在眼睑周围的特殊皮脂腺,位于睑板(英语:tarsal plate)之中。主要的功能为分泌油脂层,以延缓水液层的蒸发。此外油脂层还可
- 副神经副神经(accessory nerve)是第11对脑神经,编号XI。它又可分成颅根(Cranial root)和脊髓根(Spinal root)两条分支。其中颅根和迷走神经的分支伴行,走向咽喉。脊髓根则和数条颈神经分支
- 专业协会专业协会(Professional association),或日行业协会、专业团体,专业组织、专业法人,是“一群从事学术职业的人被委托维持对职业合法行为的控制或监督;”“代表专业人员的利益”的组
- 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原日本海军凤山无线电信所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于民国九十三年(2004)6月7日公告为历史建筑,九十六年(2007年)公告为县定古迹,民国九十九年(2010年)8月30日公告为国定古迹。该古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