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大提速

✍ dations ◷ 2025-05-20 08:33: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

中国铁路大提速是指由199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铁路一共进行六次大面积的提速。

提速前的1993年,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仅有48.1公里/小时。1990年代起,中国的铁路客运就开始面对来自公路及民航的激烈竞争,铁路客流量不断下降;即使铁道部拥有国营垄断权并开始实行浮动票价,仍然面对客运的亏损。为适应运输市场变化、提升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增加铁路经济效益,铁道部开始多次全国铁路大面积提速。

六次铁路大提速 (1997–2007)

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最高时速达140公里、平均旅行时速9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全国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54.9公里/小时。列车开行结构上增加直通特快、直通快车、管内特快、管内快车数量,减少直通慢车、管内慢车、市郊列车数量;增加卧铺数量,适当减少座席数量。中国铁路网内允许时速超过120公里的线路达1398公里,时速超过140公里和160公里的线路延长分别为588公里和752公里。货运方面首次开行发到站直达、运行线全程贯通、车次全程不变、发到时间固定、以车或以箱为单位报价的“五定”货运列车,达到双线日行800公里、单线日行600公里以上,实现货运班列客车化,价格收费公开化;提高直达列车比重,减少货物列车改编作业,加快车辆周转,提高作业效率。

1998年10月1日,中国铁路第二次大面积提速。直通快速旅客列车在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的提速区段最高时速可达到140公里至160公里,在非提速区段的时速达到120公里。夕发朝至列车增加到116趟。广深线采用新时速摆式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公里。全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达到提升到55.16公里/小时。

在这两次提速后已经对提升铁路客运竞争力有一定作用,令铁路运输在1999年实现扭亏为盈。

2000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第三次大面积提速。重点是亚欧大陆桥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和浙赣线。重新分类和调整了列车的等级和车次;全国铁路实行联网售票,400多个较大车站可办理相互异地售票业务。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0.3公里/小时。

在实行第三次大提速前,特快、普快、普客列车车次并没有以字母区分,而是以1~199为特快,201~499为普快,501~999为普客,不同铁路局存在相同车次号的情况;改用字母后一段时间,经过调整,重号现象消除,但第三次大提速后仍然存在不同路局的管内车次重复的情况,如T501/502这对被郑州铁路局用于郑武城际列车的车次在2003年暑运期间被北京铁路局用于北京至秦皇岛的暑期临时特快列车。

2001年10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提速范围基本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区,对武昌至成都(汉丹线、襄渝线、达成线)、京广线南段、京九线、浙赣线、沪杭线和哈大线进行提速。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1.6公里/小时。

2004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开行19对直达特快列车,主要范围是京沪、京哈等铁路干线,其中涉及上海铁路局的有11趟,包括5趟京沪直达列车。列车运行速度普遍提高,如北京到上海,过去的特快列车运行时间在 14 个小时,新的直达特快列车的运行时间仅11小时58分。部分列车时速更达到200公里。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65.7公里/小时。

货运方面,增开了最高时速达160公里的特快行包专列和快速行邮专列,以及冷藏、集装箱快运专列,并安排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181条,实现货物快捷运输。

第五次大提速后,中国铁路网中时速达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线路达7700公里,时速200公里的线路里程达到1960公里。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在提速干线开行动车组列车(如沪昆既有线动车组列车、陇海既有线动车组列车等),使得旅客列车时速可达200-250公里,达到国际上铁路在既有线提速改造上的最高水平。此次提速干线包括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浙赣线、兰新线、广深线、胶济线、武九线以及宣杭线。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提升到70.18公里/小时。

货运方面,在既有提速干线开行时速120公里、载重5000吨货运重载列车。自此之后,中国铁路将终结在既有线上再提速,并着眼于建设高速客运专线,使其最高速度达到350公里。

火车大提速导致大批县级小站消失,使得小城镇居民出行困难。

火车提速的同时,价格低廉速度较慢的绿皮车逐渐退出运行。这使得低收入人群失去获取廉价车票的机会。

中国铁路高速化后,自2016年起,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已超过普速列车,普速列车在中国铁路客运中的重要程度已大为下降。截止2019年,有大量普速列车因为动车组让路而改线至临近较低等级的线路,旅行速度已不及第六次大提速甚至第五次大提速时的旅行速度。

2019年开行营运时速达160km/h的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并开始取代普速列车,使列车等级提升(车次由Z字头改为D字头),票价上涨的同时列车速度却没有提升。由于旅客对此款列车评价不佳,于2020年7月起率先出现京福动集降级车次。

相关

  • ʔ̞吱嘎音声门近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其国际音标写作⟨ʔ̞⟩或⟨ʔ̰⟩。发此音时会使声门紧缩,经过的气流也会明显减少(与其前后的元音相比),但不会完全阻断气流。此音为许多语言
  • 伊娃·裴隆玛丽亚·伊娃·杜阿尔特·德·庇隆(西班牙语: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1919年5月7日-1952年7月26日),常被称为庇隆夫人或艾薇塔(Evita),是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的第二任妻子。她
  • 铋酸钠__ Na+ __ O2− __ Bi5+铋酸钠(分子式: NaBiO3·2H2O ,分子量:NaBiO3·2H2O=316.00)是一种铋酸盐,浅黄色或褐色的无定形粉末,用作氧化剂 E
  • 承建商承建商(英语:Main contractor)是指承包建筑工程的一方,负责将建筑师或者工程师的设计实体化,判头则为比较形象的说法。每项工程一般情况下会通过招标确定一个总承建商,确定承建商
  • 罗马大奖罗马大奖(Prix de Rome),是一种著名的法国国家艺术奖学金,旨在提高法国的艺术水平。1663年,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创立了罗马大奖。该奖当时由法国王家绘画和雕塑学院在其学员中经过严
  • 索菲·热尔曼索菲·热尔曼(法语:Marie-Sophie Germain,1776年4月1日-1831年6月27日),法国数学家。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身为女性,热尔曼的故事显出了当时
  • 节日 (电影)节日(俄语:Праздник)是一部拍摄中的俄罗斯电影,黑色喜剧,阿列克谢·科拉索夫斯基(俄语:Красовский, Алексей)导演。情节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围城战
  • 霍守典霍守典(1579年-1634年),字和衷,号显用,山西沁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登进士,授大理寺观政,后升任工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礼科都给事中,天启间除太常寺少卿,随
  • 安格斯·杨安格斯·麦坚伦·杨(Angus McKinnon Young,1955年3月31日-),苏格兰出生的澳洲吉他手,是澳洲摇滚乐队AC/DC的创始成员之一。安格斯被杂志列为史上最佳吉他手第24名。乐队在全球合共
  • 古格斯山坐标:46°46′12″N 7°20′03″E / 46.7700°N 7.3343°E / 46.7700; 7.3343古格斯山(Guggershorn),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由伯恩州负责管辖,距离普菲费山3.2公里,该山峰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