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束
✍ dations ◷ 2025-10-24 17:50:48 #电子束
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电子流。真空管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装有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的玻璃管。阴极被加热后,其释放出来的电子会像射线一般移离。假设在阳极后面的玻璃片覆有磷光物质,则它会形成磷光。阴极与磷光之间的金属板会在磷光玻璃板上留下影子。这说明磷光是由阴极发射出来的粒子打到磷光板上后发出的。1690年奥托·冯·格里克发明真空泵后物理学家开始在稀薄空气中做电的试验。1705年人们发现在稀薄空气中的电弧比在一般空气中的长。1838年迈克尔·法拉第在充满稀薄空气的玻璃管中输送电流,他发现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之间有一道奇怪的光弧。只有直接在阴极前没有这道光弧,这个地方被称为“法拉第暗空间”。1857年德国玻璃工海因里希·盖斯勒(英语:Heinrich Geissler)发明了更好的泵来抽真空,由此发明了盖斯勒管(英语:Geissler_tube)。盖斯勒管的意图在于使得管内的气体发光。而有人则发现管壁也会发光,而且只有在阳极的一端会发光。威廉·克鲁克斯发明了更先进的克鲁克斯管,专门用来研究这样发出的光。1859年,德国物理学者尤利乌斯·普吕克观测到,当管内部气体足够稀薄时,在阴极附近的管壁会出现绿色磷光,施加磁场可以改变磷光的位置,因此,他分辨出这种放电与普通放电不同,他推断绿色磷光是出自于电流撞击于玻璃所产生的现象。:104-105普吕克的学生约翰·希托夫(英语:Johann Hittorf)于1869年发现,假设在阴极与磷光之间置入一块物体,则辉光会被限制在阴极与物体之间,玻璃管壁会因为物体的遮挡而在磷光曲面内出现一片阴影,这意味着辉光是由只会以直线传播的射线形成,并且在管壁造成磷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者欧根·戈尔德斯坦发现,辉光不是朝着所有方向发射,而是朝着垂直于阴极表面的方向发射,这与烛光的发射方式大不相同,烛光是朝着所有方向发射。:56-57戈尔德斯坦称这辉光为阴极射线,他主张,阴极射线是某种传播于乙太的电磁波,因为,如同紫外线一般,阴极射线以直线移动,并且当撞击时会造成磷光。:95-9619世纪末许多著名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莱纳德对阴极射线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很快人们就认识到阴极射线是由今天被称为电子的带电粒子组成的。由于阴极发射这个射线,因此其电荷是负的。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阴极射线直线传播。电场和磁场可以改变它们的方向。人们利用这个现象发明了阴极射线管,它是电视机、示波器等的原理。在许多工业中极高速的电子束用来做电子束焊接、迅速修补热固性塑料以及交叉结合热塑性塑料来改善其物理特性。极高速电子流也可以作为自由电子激光的增益介质。
相关
- 胸痛胸痛(英语:chest pain),也作胸闷(英文:Chest tightness)、胸口疼痛等,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此症状时便需要考虑送往急救(英语:medical emergency)进行治疗。虽说胸痛不一
- 呼吸衰竭呼吸系统 Field =呼吸衰竭(英语:Respiratory failure)系为动脉中氧气或二氧化碳,或二者皆不符合正常比例,是由于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不足之故。动脉血液的携氧量过低
- 转化转型(英语:transformation),又译转化,即细胞通过摄取外源遗传物质(DNA或RNA)而发生遗传学改变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转化的DNA片段称为转化因子。受体菌只有处在感受态时才能够摄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固缩固缩(又叫细胞致密变化,英语:Pyknosis)是细胞经历坏死或凋亡后核内染色质不可逆的压缩。接着会发生核破裂。红血球或中性白血球成熟时也会观察到固缩。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英语: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常缩写为CABG)或心脏绕道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或搭桥,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搭桥
- 性激素性类固醇(英语:Sex steroid,亦称为性甾体)是指一类与脊椎动物雄激素或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类固醇激素。他们的效应是由两种方式进行的:第一种是经核受体进行的慢性染色体组机制,
- 碳头孢烯碳头孢烯(英语:Carbacephems)是一类合成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头孢烯结构上类似,不过5号位置由亚甲基取代了原来的硫原子。碳头孢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来抑制细菌。羧基
- 强力霉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
- 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