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昌

✍ dations ◷ 2025-08-20 23:29:18 #郭振昌

郭振昌(1949年—),台湾艺术家,为台湾当代艺术代表性人物之一。初期风格以抽象形式描绘人体为主,变形的人体线条与器官是其特色。1980年代之后发展出线条书写的轮廓,1990年代风格渐趋以批判性、社会观察为主轴,2000年后则利用虚幻的真实来反讽、隐喻社会中虚伪的现象。他擅长用线性语汇来诠释、褒贬社会现象,揭露并挑战社政纷扰与文化现象。个展、联展逾140场次,地点遍及日本、美国、韩国、台湾等。

郭振昌1949年出生于台湾彰化鹿港。 就学时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学画,高中一年级时加入李仲生画室,毕业后就读文化学院(今文化大学)美术系,于美术系一年级时即举办首次个展。但因七○年代时,台湾整体社会经济条件欠佳,而习画花费昂贵家庭经济无法负担,大学毕业后并未立即成为艺术家。80年代初期,郭振昌先于秋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期间适逢台湾媒体印刷、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对应于当时流行的美国普普艺术概念。郭振昌于1989年离开秋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后,始担任全职艺术家。其成长背景融合台湾本土、中国传统、日本、以及西方现代等文化,为战后第一代艺术家,作品获国立台湾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及日本原美术馆等收藏。

受李仲生艺术观点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风格以抽象形式描绘人体,变形的人体线条与器官是此时期的特色。1976年至1977年间,郭振昌申请并获得美国亚洲基金会(英语:The Asia Foundation)的奖助,进行台湾田野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台湾文化、社会、美学及民间艺术,田野调查的经历,他将之运用并转化在作品中。

作品灵感受汉代绘画的影响,发展出黑色线描风格,创造出“东方”的艺术美学。在创作手法上,加入了立体主义艺术家毕加索的拼贴技法,在作品中出现了对比性、矛盾性,舍弃和谐的视觉效果。

此时期画风倾向东方线条、西方抽象、传统与现代,陆续于新的个展中发表新作,并增加台湾文化图像与宗教符号,如“八家将”脸谱,结合台湾当代社会文化议题。此时期的作品内容带有批判性,讽刺台湾的政治、社会、宗教与文化现象。视觉表现上试图在画布与画框上创造冲突美学。此时期亦透过立体拼贴的手法,运用现成物予以系统化,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

进一步利用虚幻的真实来反讽、隐喻社会中虚伪的现象。如2003年“偶然与巧合”展览,将通俗的造形语言及其原本直接而单纯的语意,经过翻转与重新演绎之后,集组成为一套个人图像学及语意系统。

除了延续以往的图像与风格外,在构图上增加了空间的纵深,并使用了压克力颜料和西画技法,以拟仿水墨风格的山水来呈现不同的风景。

郭振昌曾获美国“亚洲基金会”(The Asia Foundation)的奖助,协助其于台湾民间各地进行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

相关

  • 巴特勒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Nicholas Murray Butler,1862年4月2日-1947年12月7日),美国哲学家、外交官和教育家。他和简·亚当斯一起获得了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巴特勒1887年创办了
  • 硬蛋白硬蛋白(英语:Scleroproteins,又称纤维状蛋白)是两种蛋白质主要分类其中的一种,另一种是球状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与丝心蛋白都是硬蛋白。这类蛋白质的作用包括了保
  • Not Alone《Not Alone》是韩国Pop Dance组合SS501成员朴政珉的个人首张单曲,亦是SS501中首位单飞后发行的首张单曲。音源于2011年1月20日通过各音乐网站公开。整张单曲由明星制作人“
  • 相生町 (板桥区)相生町(日语:相生町/あいおいちょう  */?)是东京都板桥区的町名,为不设丁目的单独町名。板桥区全域已实施住居表示(日语:住居表示)。位于板桥区地理中央地区。北邻莲根,东北连坂下,
  • 西乡从道西乡从道(1843年6月1日-1902年7月18日)是日本近代的军人、政治家、元老。其兄为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兄弟二人在倒幕运动、维新运动中十分活跃。西乡从道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
  • 仿射联络仿射联络是微分几何中定义在流形上的几何概念,连接了邻近几点上的切空间,使得在流形上的切向量场可以求导。仿射联络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几何学和张量微积分,但那时并没有被完
  • 马歇尔冰原岛峰坐标:74°10′S 75°41′W / 74.167°S 75.683°W / -74.167; -75.683马歇尔冰原岛峰(英语:Marshall Nunatak),是南极洲的冰原岛峰,位于埃尔斯沃思地,处于施瓦兹峰以东17公里和菲茨
  • 血体液传染病血体液传染病(英语:Blood-borne disease)是指受到污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而传播的疾病。血液中可能含有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其中主要是微生物(例如细
  • 莫罗氏反射莫罗氏反射(Moro reflex)是一种新生儿反射。由奥地利儿科专家欧内斯特·莫罗(Ernest Moro,1874-1951)首先发现和描述。当变换婴儿的位置或姿势时,便会出现出双手迅速向外伸张,然后再复原作拥抱状。该反射在以下情形中出现:据相信,人类在新生儿时尚未习得恐惧。根据小艾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的研究,在著名的古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用惊跳反射使他对毛茸茸的白色物体产生恐惧。该反射的最重要的意义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整合情况,因为该反射包括4个组成部分:该反射从出生起就开
  • 王莉 (1977年)王莉(1977年7月—),湖北襄阳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襄阳市襄城区公厕公司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北省代表。2018年,王莉被选为湖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