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字龙属

✍ dations ◷ 2025-04-29 23:35:27 #三叠纪恐龙,南美洲恐龙,艾雷拉龙下目

南十字龙属(属名:,意为“南十字座蜥蜴”)是恐龙总目的一属。南十字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的巴西。

根据2009年的新研究,南十字龙被归类于艾雷拉龙科。

南十字龙的唯一标本发现于巴西南部南里约格朗德州(Rio Grande de Sul)的圣玛利亚组(Santa Maria Formation)地层。南十字龙由当时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的内德·科尔伯特(Edwin Harris Colbert)叙述、命名。模式种是普氏南十字龙()。因为被命名的时候是1970年,而当时在南半球的恐龙发现例子极少,因此恐龙的名字便根据只有南半球才可以看见的南十字星座命名,巴西国旗上也有南十字星座的图案。种名是以科尔伯特的古生物学同事Llewellyn Ivor Price为名,他在1936年发现南十字龙的化石。

南十字龙生活于三叠纪晚期卡尼阶(约2.33亿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南十字龙的身长约2米,尾巴的长度约80公分,体重约30公斤。

虽然它的牙齿和姿态显示它是一个肉食类的恐龙,但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属于蜥脚下目类的恐龙,因为南十字龙的骨骸类似原蜥脚下目。南十字龙可能代表蜥臀目的祖先到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的分岐进化的过渡期。然而一个在亚利桑那州多色沙漠发现的未命名化石,被认为是种典型原蜥脚下目恐龙,似乎原蜥脚下目是在南十字龙出现前已经演化出来。一个2009年的研究显示,南十字龙与近亲始盗龙、艾雷拉龙可能属于兽脚亚目,而且是在蜥脚下目与兽脚亚目分开演化后,才演化出来。

南十字龙的化石记录极为不完整,只有大部分的脊椎骨、后肢、和大型下颌。但是,因为化石的年代是在恐龙时代的早期,而且原始,所以大部分的南十字龙特征都得以重建。譬如南十字龙常被提及的五根手指与五个脚趾,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恐龙特征。自从南十字龙的腿部骨骸被发现后,南十字龙被视为快速奔跑者。南十字龙只有两个脊椎骨连接骨盆与脊柱,这是一个明显的原始排列方式。南十字龙的尾巴可能长而细;较晚期的蜥脚下目恐龙,相较于它们的重量,有较大、较短的尾巴。

根据重建过的下颌骨头,显示出滑动的下巴关节,可让下颌左出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动作。因此,南十字龙能将较小的猎物,沿者小而往后弯曲的牙齿,往喉咙后方推动。这个特征在当时的兽脚亚目恐龙相当普遍,但在晚期的兽脚亚目恐龙则消失了,被推测是因为它们吞食较小猎物时,已不需要这种方式。

Paleorrota地质公园的旗帜,是南里约格朗德州的州旗加上南十字龙。这是因为南十字龙是巴西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也是该地区发现的第一种恐龙。

相关

  • 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或亚欧大陆是亚细亚洲大陆和欧罗巴洲大陆的合称。面积5473.8万平方公里。亚、欧二大陆单从地理学方面来归类应属同一个、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与欧洲的分别主
  • 邑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六十三个(七划的则为第十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邑部归于七划部首。邑部只以右方为部字,俗称“右耳旁”或“右耳刀
  • 矿物学矿物学是运用物理学(如X光衍射)、化学方法(化学计量)等不同领域来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化学性质、晶体结构、自然分布和状态的一门科学。在矿物学中,具体研究包括矿
  • 2-丙醇2-丙醇又称异丙醇(英语:isopropanol),IUPAC名为1-甲基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气味的可燃液体,分子式为C3H8O。异丙醇是最简单的仲醇,且是丙醇异构体之一,CAS号为67-63-0 。
  • 超强酸超强酸(Superacid)是指比纯硫酸酸性更强的酸。简单的超强酸包括三氟甲磺酸和氟磺酸,它们的酸性都是硫酸的上千倍。在更多的情况下,超强酸不是单一纯净物而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 1446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路易斯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州(法语:État de la Louisiane; 英语:State of Louisiana),简称路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此州以对比强烈的文化、地理景观著名。如嘉年华会的狂欢和荒野
  • 威廉·福克斯威廉·福克斯爵士(Sir William Fox,1812年1月20日-1893年6月23日),KCMG,新西兰著作家和政治家,他关于争取新西兰自治的著作,促成《1852年宪法法案》,使新西兰获得自治。1842年移居新
  • 欧洲联盟语言欧洲联盟的语言指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民众使用的语言,包括欧盟的二十四种官方语言以及若干其他语言。欧盟支持语言的多样性,且设有“欧洲语言多样化专员”一职。欧盟成员国的语言
  • C端C端(亦作C-端,英语:C-terminus),又称碳端、羧基端,指多肽链具有游离的α羧基的末端。在翻译过程中,多肽链是从N端往C端合成的,因而在书写多肽序列时,从N端开始书写,从左到右写到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