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进士
✍ dations ◷ 2025-05-17 00:46:14 #进士
进士原是科举的科目之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到了元朝以后,惟存进士一科,遂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和“明经科”都算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武后为了与唐朝宗室、善考明经的士族抗衡,特别重视进士科的地位,以选拔贤才。唐武宗下诏,凡进士及第者称为“衣冠户”,其家享受轻税免役之权,成为一种殊荣。宋真宗时,尚有衣冠户之名,后来由“官户”所取代。唐朝科举,进士科最难,明经科较易,唐人有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因为明经科较易,而五十岁登进士第,已经很年轻了。一般进士百人中取一二人,明经十人中取一二人。韩愈称进士考试,到最后录取时,“有终身不得与者焉”,一旦得第时,“班白之老半焉”。依据清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孟郊于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进士第,时四十六岁。从他的〈登科后〉一诗来看,登科的喜事几乎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因此凡是应进士举的人,常常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看,希望通过他们宣扬自己的名誉,甚至推荐给主考官,这就是“温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知己”。在唐朝,进士及第后,要到吏部进行关试,才能得到官职。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有一名考生张元因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宋朝的科举制度,一开始,也分为进士、明经、诸科等。直到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改革,废明经、诸科,只用进士一科取士。元朝正式仅存进士一科。明朝、清朝继承,亦只有进士一科取士。自此,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越南科举并无此限制),中国历史上只有武进士马全考中探花后改名重考武举,并中武状元。而民间对各类名次的进士习惯皆以“状元郎”称呼之。日本在奈良时代模仿中国唐代制度,由式部省实行的次于秀才、明经的第三等官吏考试制度,亦称进士试。
因为比秀才叙位低,问题又难,所以考进士的人并不多。平安时代贞观年间废除进士制度,后遂成为汉文考试选拔纪传道学生文章生的别称。
相关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汉弥尔顿·史密斯汉弥尔顿·奥塞内尔·史密斯(英语:Hamilton Othanel Smith,1931年8月23日-),美国微生物学家。因1970年代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现限制性内切酶而与丹尼尔·那森斯(Daniel Nathans)
- 图像学图像学(德语:Ikonologie;英语:Iconology),也可称作图像解释学、批判性图像学,是图像研究的一门方法与科学,也是二十世纪上半促使艺术史研究成为独立学科的重要开创性理论基础。 “
- 史坦利·布鲁希纳史坦利·布鲁希纳(英语:Stanley B. Prusiner,1942年5月28日-),美国神经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所长。发现朊病毒——一类主要或仅由蛋白质组成的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
- 尼姆尼姆(法语:Nîme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
- 范尼斯特鲁伊吕特赫鲁斯·约翰内斯·马丁努斯·“鲁德”·范尼斯特鲁伊(荷兰语:Rutgerus Johannes Martinus "Ruud" van Nistelrooy)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 斯海尔德河战役加拿大军事行动(1944年-1945年)斯海尔德河战役,又称比荷堤防之战 是于1944年10月2日至11月8日发生在比利时北部与荷兰西南部的盟军与德军之间的一系列战役(see map)。1944年9月,盟
- 3-羟基异丁酸3-羟基异丁酸 (英语:3-Hydroxyisobutyric acid,或者3-羟基-2甲基丙酸 英语:3-hydroxy-2-methylpropanoic acid)是一种缬氨酸的代谢中间产物。这是一个有两个对映异构体的手性化合
- 三文鱼鲑鱼(英语:salmon),其中大西洋鲑又音译为三文鱼,是数种鲑科鱼的通称。它们大部分为洄游性辐鳍鱼,是常见的可食用鱼类之一。共有300多个属种的鲑科鱼类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在非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