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特·胡夫特

✍ dations ◷ 2025-02-23 06:24:42 #杰拉德·特·胡夫特
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语:Gerard 't Hooft ,1946年7月5日-),荷兰理论物理学家,乌得勒支大学教授,于1999年因为“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与其指导教授马丁纽斯·韦尔特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二十世纪中后期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1946年7月5日,杰拉德·特·胡夫特出生在荷兰登海尔德,但主要在海牙长大。在家中三个孩子里排行第二。特·胡夫特生长在一个充满学者的家庭,他的外祖母是诺贝尔奖得主弗里茨·泽尔尼克的姊妹,外祖父是莱登大学知名的动物学教授。舅舅尼可·范坎彭(英语:Nico van Kampen)在乌特勒支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虽然他的母亲作为一名女性,并未从事科学事业,但她嫁给了一位海洋工程师。在父亲的影响下,特·胡夫特很早就展现对科学的兴趣。念小学时当学校老师问起未来志向时,他表示要成为一位“知晓一切事物的人”。小学毕业之后,特·胡夫特进入道尔顿学园(Dalton Lyceum)就读。这是一间实行道尔顿计划(英语:Dalton Plan)的教育机构,这套教学方法相当适合特·胡夫特。他轻松通过了科学、数学等科目,但对于语言课程不是很擅长。尽管如此,他还是完成了英语、法语、德语、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课程。十六岁那年,他参加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获得了银牌。1964年,特·胡夫特通过了中学测验,进入乌特勒支大学学习物理。因为希望就读他舅舅所在的物理系,他选择了乌特勒支大学而非距离更近的莱登大学。由于特·胡夫特太过专注在科学,他的父亲坚持他参加学校里的一个精英社团“乌得勒支学生队”(Utrechtsch Studenten Corps),以期望他能从事一些课外活动。这某些程度上确实展现了一些效果,他曾在赛艇俱乐部“特里同”(Triton)担任指挥,与科学讨论社团“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一起规划了一次科学类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物理的学习上,特·胡夫特决定追求他所认为理论物理中的核心—基本粒子物理。他的舅舅并不喜欢这个领域,所以当特·胡夫特要写“doctoraalscriptie”(在荷兰相当于硕士论文)时,他找上了新进的教授马丁纽斯·韦尔特曼。韦尔特曼当时在研究杨-米尔斯理论,由于这个理论在物理计算上无法被重整化,以当时而言并不算是主流的研究课题。特·胡夫特被交付的题目是阿德勒-贝尔-杰克威反常(英语:Adler–Bell–Jackiw anomaly),一个理论无法解释的电中性π介子衰变现象。当时的理论不允许π介子衰变产生光子,然而实际的实验却观测到这类的衰变。特·胡夫特当时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1969年,特·胡夫特选择韦尔特曼作为他博士学位的指导教授。他开始研究韦尔特曼正在研究的课题,杨-米尔斯理论的重整化。1971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里头说明如何重整化杨-米尔斯场中质量为零的场。这项工作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但韦尔特曼对于长久以来的问题被解决感到相当兴奋。在这之后他们发展了一套称为量纲正规化(英语:dimensional regularization)的方法。随后特·胡夫特的第二篇论文也发表,探讨了杨-米尔斯理论在自发对称破缺之后带质量场的重整化。这篇文章渐渐受到广泛注意,在1999年为两人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这两篇文章为基础,1972年特·胡夫特完成了他的学位论文《杨-米尔斯场的重整化方法》。同一年,他与乌特勒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Albertha A. Schik结为夫妻。完成博士学位之后,特·胡夫特到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担任研究员。他和韦尔特曼一起试着完善杨-米尔斯理论的重整化计算。这段期间,他开始对强相互作用感到兴趣,认为这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零质量的杨-米尔斯理论来描述。根据计算的结果,这样的理论具有渐进自由的性质,符合深度非弹性散射(英语: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实验的结果。这与物理学家所认知的杨-米尔斯理论相违背,过去我们所知的如重力和电磁作用其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然而这种人们熟知的性质无法解释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实验结果。1972年,特·胡夫特在一个小型会议中谈论到这个计算成果,一位物理学家库尔特·希门奇克(英语:Kurt Symanzik)便建议他发表这个成果。然而之后特·胡夫特仍未将此计算发表成论文。不久之后,休·波利策、大卫·葛罗斯、弗朗克·韦尔切克等人于1973年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三人因此贡献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物理奖。1974年特·胡夫特回到乌得勒支大学担任助理教授。1976年受邀到斯坦福大学作学术访问,并到哈佛大学担任讲座教授。他的大女儿Saskia Anne在访问期间于波士顿出生,在回到乌得勒支大学作为教授职务时生下了二女儿Ellen Marga。2011年特·胡夫特被选为乌得勒支大学的杰出教授。1981年特·胡夫特获颁沃尔夫奖。1986年获得洛仑兹奖章,该奖章每四年颁发一次,表彰在理论物理上的杰出贡献。1995年成为斯宾诺莎奖最初的几位获奖人之一,该奖是荷兰最崇高的科学奖项。同年又获得富兰克林奖章。1999年因“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与其指导教授马丁纽斯·韦尔特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发现的小行星9491(9491 Thooft)以特·胡夫特命名,特·胡夫特为该小行星未来的居民颁布了宪法。特·胡夫特的研究兴趣大致分为三个方向:基本粒子物理的规范理论、量子引力和黑洞、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物理上特·胡夫特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有关规范理论的研究。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内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堡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莱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1951年:考克饶夫、沃尔顿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尔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于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耳孙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昂-唐努德日、菲利普斯 / 1998年:劳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莱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锟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麦克唐纳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麦耶

相关

  • 科(英文: family, 拉丁语: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现时生物界约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总科。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属
  • 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升时的症状。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病的表现是嗜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中最常见的种类)的数
  • 心智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放射科影像诊断学(英语:Radiology)是通过特殊手段,展示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揭示有无病变及对病变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是现代医学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取得成
  • 学生it检验学生t检验(英语:Student's t-test)是指虚无假设成立时的任一检定统计有学生t-分布的统计假说检定,属于母数统计。学生t检验常作为检验一群来自正态分配总体的独立样本之期望值的
  • DHEA脱氢表雄酮,台湾称为去氢皮质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是一中内源性的甾体激素,其主要由肾上腺分泌,同时也由性腺和大脑分泌。它是人体外周循环中的最常见的甾体激素。
  •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古希腊语:Σοφοκλῆς,前496年/前497年-前405年/前406年),古希腊剧作家,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并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他的第一部作品
  • 血友病血友病多数是遗传性的疾病,造成人体无法凝血形成血块来止血。这致使病人受伤后流血时间更长,易于淤青,和增加关节积血或脑出血的几率。病情轻微的病人可能只有在意外或是手术时
  • 小角软骨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s、cartilages of Santorini (圣托里尼软骨)、小角状软骨、角质软骨)是由弹性软骨组成的两个小锥形结节,其与杓状软骨的顶端相关联、并于后方和
  • 威廉·詹姆斯威廉·詹姆斯(英语: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