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巴文克(Herman Bavinck,1854–1921年)是荷兰改革宗的神学家和牧师。他与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和本杰明·华菲尔德(B. B. Warfield)都是加尔文主义传统的重要学者。
巴文克于1854年12月13日在荷兰的霍赫芬市出生。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扬·巴文克(Jan Bavinck, 1826-1909)。扬·巴文克在神学保守并持分离主义立场的荷兰基督教改革宗教会(Christelijke Gereformeerde Kerk in Nederland, CGKN)担任牧师。1873年高中毕业后,巴文克入学坎彭神学院,但在一年之后又转学莱顿接受更多的学术训练。他在学生日记中写道,转学是因为他被在莱顿服侍的牧师Johannes Hendricus Donner的讲道所激励。巴文克师从约翰内斯·舒尔滕(Johannes Scholten)和亚伯拉罕·库嫩(Abraham Kuenen)等重要学者,并于1880年完成了关于慈运理伦理学的论文从莱顿大学毕业。
一年后,巴文克被任命为坎彭神学院的教义学教授。他所在的宗派是由早期正统加尔文主义者从国家改革宗教会(Nederlandse Hervormde Kerk, NHK)分裂出的,这次教会分离被称为“ Afscheiding”(大分离)。之后国家教会又发生了第二次更大的分裂,在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的领导下许多教会离开了国家教会,史称哀恸者(Doleantie:历史上用来指称那些在多特会议之前反对阿民念主义的改革宗牧师)。在巴文克任职期间,他协助了他的宗派与第二次分离出来的教会的合并工作。
分离派与哀恸者派合并为荷兰改革宗教会(Gereformeerde Kerken in Nederland, GKiN)的结果是新教会继承了原先分离派的宗派神学院。巴文克留在坎彭来帮助他的同事和其他人适应这个更大的新教会。当分离派与哀恸者派合并时,有少数分离派教会退出了联盟。他们以基督教改革宗教会(Christelijke Gereformeerde Kerken, CGK)的身份成立了新的宗派,并在阿珀尔多伦(Apeldoorn)建立了自己的神学院。
在这些变动当中,巴文克继续他的讲授,研究,写作和出版,这些工作使他成为出众的正统加尔文主义神学家和牧师。
在亚伯拉罕·凯波尔(Abraham Kuyper)的领导下,新近成立的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旨在成为以改革宗理念在各个思想领域中做研究的堡垒。自由大学有自己的神学系来训练神职人员。它不同于坎彭神学院,自由大学既独立于政府,也不隶属于任何宗派。但神学仍然是自由大学数十年中的首要关注。因此当巴文克首次被邀请加入自由大学时,他必须考虑在看似如此独立的环境中教授他的神学关切的利弊。他可能觉得与凯波尔在一起任教有些过于拥挤了。
在多次拒绝后,巴文克终于答应了凯波尔的请求。 1902年,他接替凯波尔担任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神学教授。 凯波尔已经承担了其他的工作,只是想找一个最好的人选来代替自己。巴文克由此搬到了大城市,当时他的第一版多卷本的《 改革宗教义学》已经出版。在他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他留在了自由大学。 1906年,他成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会员。 1911年,他被任命为荷兰国会议员。在政府没有提供财政援助的情况下,他协助鼓励改革宗信徒建立自己的基督教学校,直到政府开始资助所有的学校并由此结束了长达80年的“学校战争”。
1908年他访问美国并在普林斯顿神学院的Stone讲座做演讲。
巴文克于1921年7月29日在阿姆斯特丹去世。
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将他与他的同侪亚伯拉罕·凯波尔相提并论。巴文克的第一位传记作者J. H. Landwehr谈到两者:“巴文克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凯波尔则具有柏拉图式的精神。 巴文克思路清晰,凯波尔思想活跃。 巴文克研究历史所传承的; 凯波尔以直觉做推测性的研究。巴文克主要用归纳思维。 凯波尔却主要使用演绎逻辑。” 巴文克和凯波尔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差异主要是用神学上所谓的“普遍恩典”的教义与“对立(the Antithesis)”的教义之间的对比来表述的。 巴文克强调普遍恩典,而凯波尔(有时非常严格地)强调对立的教义。雅各布·克拉普维克(Jacob Klapwijk)在改革宗哲学的重要著作《将所有的心意夺回》(Captivity Every Thought, 1986)中对这两个立场进行了比较,以此来表明在荷兰改革宗教会(GKiN)和新加尔文主义基督教社会运动中这两种交织又有张力的传统。
巴文克意识到了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启示教义的主观主义倾向所引起的未解的问题。他非常关注启示论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问题,并以自己的方式使用了施莱尔马赫的启示论,将圣经作为其神学工作的客观标准。 巴文克还强调了教会的重要性,教会塑造了基督徒的意识和经验。(来源:Byung Hoon Woo,赫尔曼·巴文克和卡尔·巴特)
本部分仅包括英文版本的Bavinck著作(字母顺序)。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