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树

✍ dations ◷ 2024-12-23 06:03:47 #1902年出生,1983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艺术家,台湾画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第3届台北县议员,第2届台北县议员,

李梅树(1902年3月13日-1983年2月6日)是一位台湾著名美术家、画家、教授、议员,出生于日治台湾桃仔园厅三角涌(今新北市三峡区),1947年曾主持重建三峡祖师庙,对其建筑与设计颇下苦心,祖师庙因而名噪一时,甚至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殿堂”。现于三峡有纪念李梅树的李梅树纪念馆。

李梅树是在三峡经营粮行的商人李金印的次子:12,其上有一个比他大上17岁从母姓的兄长刘清港,刘是当地少见的西医医生:14,开设“保和医院”。

年少时李梅树即对三峡祖师庙里的雕刻与彩绘很有兴趣:14,并能用毛笔画出精致的工笔人物:16。而在就读三角涌公学校期间,李梅树从其日本老师远山巖那里开始接触了西洋绘画:12,而之后公学校毕业后,他升学就读台湾公学实业科农业课程,后来又进入了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就读。

在就读师范时期,李梅树与廖继春一样仍然持续绘画:22,并曾在17岁时(1919年)领导发起全校美展,而1920年黄土水以〈山地牧童〉入选“帝国美术展览会”(简称为“帝展”),成为第一位入选帝展的台湾美术家之事,令包括李梅树在内对艺术有兴趣的青年起了相当大的影响:20。20岁(1922年)毕业后,李梅树虽然想前往日本研读艺术,但遭到父亲的反对,后来李梅树选择去瑞芳公学校教书,并与林粒女士成亲:22。

而在1924年时,李梅树加入了台北师范学校嘱托石川钦一郎所开的“暑期美术讲习会”,继续在美术上精进:28,并结识了倪蒋怀、陈植棋、李石樵、陈澄波等有志于美术的同伴:29。后来这些同伴陆续走出自己的路,例如廖继春便前往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读书,而陈澄波则成为帝展西画部第一位入选的台湾人:32。后来李梅树也在1927年以〈静物〉一画入选了由石川钦一郎、盐月桃甫、乡原古统与木下静涯等人努力之下举办的第一届台湾美术展览会(简称“台展”),而隔年第二届又以〈三峡后街〉再次入选:32。这使得家人不得不正视其在绘画上的努力与才华,而其大哥刘清港更是力排众议,愿意赞助他弟弟所有的学习费用:32,于是在1928年11月27日李梅树与陈澄波一同便搭船前往日本求学。

抵达日本之后,李梅树先是进入了川瑞画学校、新宿同舟舍与本乡绘画研习所勤练素描,以准备东京美术学校的入学考试:38,最后他得以在1929年3月一试便进入该校就读:42。进入该校的西画科后,李梅树便受到长原孝太郎、小林万吾与冈田三郎助的教导,后来在陈植棋的介绍下,李梅树又在校外进了吉村芳松门下。而除此之外,陈植棋也希望李梅树能加入由留日同学所组成的画会赤岛社:42,而李梅树则在1930年加入该社。然而就在该年5月,支持着他的兄长突然去世,为此李梅树遂赶回台湾奔丧,并休学了一学期:42。而同年12月,台湾雕刻家黄土水去世,李梅树前去参与其火化仪式。

在日本留学时期,李梅树仍持续关注三峡的政治状况。当时三峡便有“长生会”与“寿生会”两大政治团体的存在,长生会成员以掌有实际行政权之势力为主,寿生会则主要为人民发声。当时寿生会的主要人物为刘清港。也因为家人与外在环境影响,李梅树留学返回台后参与地方事务的意愿强烈,最后他以家族支持和留学时的人脉开启了政治生涯。

1934年李梅树完成学业,回台后被日本政府委派为三峡庄第八届协议会议员。1935年庄协议会由全面官派改制为半官派半民选,当年11月22日台湾举行第一场选举,李梅树当选第九届庄协议员,1938年再度当选。1940年6月17日三峡由庄升格为街,其续任协议会议员。1942年他同时出任三峡街茶叶组合长,并在任期内大力推动合作生产,将三峡地方茶叶工厂合并,提倡企业化管理,提升茶叶的品质与产量,使三峡茶叶的销售大幅提升。1943年李梅树担任因皇民化政策而成立的“奉公壮年团”团长,义务帮忙维护地方秩序与安全。

在台湾脱离日本政府统治后,1945年李梅树被推举为三峡代理街长,后因局势与家庭期望而辞职。1946年三峡街改制为三峡镇,李梅树因其之前的政治表现与资历当选为镇民代表,进而被推选为镇民代表的大会主席。在228事件爆发之后他理性呼吁避免省籍冲突,使三峡民众免于伤亡。1948年他接手三峡农会理事长,改变农会经营模式、巩固基础、推广储蓄与金融观念,起初亏损的130余万,在他上任半年内便补足缺额,两年内转亏为盈。因此得到了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表扬为全省第一的模范农会。1950、1952、1955其连任三届台北县议员,并担任议会国民党党团干事。在任内提倡“贫民施医法案”,也对迎神会的浪费提出纠正。同时响应土地改革的推动,但在过程中也流失李家原有的40甲土地。李梅树原本打算参选第四届台北县议员以作为台北县长的进路,但因身兼艺术家、三峡祖师庙重建负责人、农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其次子李景光曾劝退他。最后在资金问题及国民党的建议下宣布退选,结束其公职的生涯。此后致力于艺术、教学及三峡祖师庙重建工作。

李梅树分别在1962年曾任中国文化学院艺术研究所教授,1964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兼美术科主任,1967年创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科并兼主任。

也因为担任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第一届雕塑科主任,李梅树把部分祖师庙建筑中的雕塑交给雕塑科师生创作,例如:前殿内壁铜浮雕,中殿八尊铜像(风、调、雨、顺及张、黄、苏、李四大护法),参与学生有黄源龙、方建明等人,此后亦成为知名的艺术家。

李梅树不仅在艺术上严格,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亦是如此,学生黄源龙回忆求学时期,受到李梅树老师指导训练美感的方式严格,不满意会叫学生重画,期望学生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艺匠。

淡出政治界之后,李梅树曾经担任中国文化学院研究所、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科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同时也继续处理画会的事务:98。1978年,李梅树因过度劳累而在家人劝说下前往日本日光地区休养,在那里画下了许多以枫林为主题的画作:104。但到了五年后的2月6日,李梅树因慢性阻塞性肺炎而在台大医院逝世,安葬于三峡。

三峡长福岩,即清水祖师庙之落成可追溯至乾隆34年(1769年),期间历经道光年间之震灾、光绪年间之火灾等,年久失修而有了两次整复,后至民国36年(1947年)祖师庙三度重修,庙方与当地人士共同推举了李梅树(时任三峡镇民代表会主席)作为工程主持人。

当时四十六岁的李梅树甫自日本返台三年,所接受之美术训练仍以西式美学为主,就修复东方庙宇一事而言,李梅树认为无论审美观点、统筹工作都有其困难之处,正当犹豫于此事,李梅树某日与地方相关人士在庙内商讨修复事宜时,偶然拾获了一张签诗,李梅树认为这是来自神明的指示,因而决定接受地方委托。

李梅树自1947年担任重修工作负责人,并担任长福岩清水祖师庙重修筹备委员主任委员;同年,李梅树提出重建三峡祖师庙的计划,遂将重修委员会更为重建委员会由李梅树任主任委员。1953年5月6日三峡清水祖师庙完成法人登记:财团法人台北县三峡长福岩清水祖师公,李梅树亦是董事会成员直至1983年过世为止。

李梅树有感于祖师庙是自己生长乡里的信仰中心,且期待祖师庙能成为东方历史与庙宇文化之象征,不仅亲手绘制设计图,更主张即便进展缓慢也要追求完美,无论是建筑型式或石雕等,都是李梅树亲力亲为指导,而这份坚持更是为当时诸多驻庙修复的匠师所知,比如:陈田、陈已堂、黄红圆、蒋银墙等人。

李梅树西学东用,庙中有不少中西方融和之处,其艺术价值奠定了三峡祖师庙“东方艺术殿堂”之美名。曾任国立台湾美术馆馆长的黄才郎更曾比拟李梅树所倾注的热情与毅力,有如米开兰基罗修建罗马新教堂,力求完美的修整工程一直到李梅树过世仍未完成,主持人过世因而造成祖师庙后续修复工程问题重重,不但因祖师庙管理委员会决定改采购中国进口石柱,导致同一间庙里两种不同形式的石柱雕刻共存,更曾因进口石栏杆的装设引起争议。

民国71年(1982年),三峡镇公所为解决车辆拥挤问题,预计在庙埕正前方新建一条桥梁横跨三峡河两岸,但预定桥梁比庙的屋顶还高,李梅树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无论基于风水学或美学的角度,一条笔直的大马路俯冲祖师庙而来,都是他无法容忍的。其后李干朗等多位学者专家也前往声援,地方耆老更认为长福桥不但缺乏艺术价值,还与三峡河在风水上形成有如射穿祖师庙之形势,因而被当地人士视为对于祖师庙景致之破坏。直至民国72年(1983年)李梅树去世,镇公所放弃原计划,将车行桥改为人行桥(即长福桥)。  

李梅树的作品风格依时间分早、中、晚期 :

早期(1924年-1948)是指李梅树在日治时期的创作,此时期被称为“外光派时期”(日本将印象派翻译成外光派),此时作品以自然客观的写实手法,描绘台湾的风土民情,而此期代表作有〈切蕃薯之女〉、〈编物〉、〈小憩之女〉等。

中期为二战后至1977年生病住院前的创作,称为“台湾本土时期”,不再师法西方画作,回到最真实的视觉经验,主题多为台湾民间人物,除此之外,此时期画作也从人物群像转变成传记式的肖像作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露台〉、〈春风〉等。

后期即为他出院后到过世前的创作,称为“回归自然时期”,不再刻意经营构图与主题,常以大自然风景入画,强调光与彩的调和,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太鲁阁(三)〉、〈清溪浣衣〉等画。


三峡梅树月,始于2012年,由李梅树纪念馆与众多当代艺术家合作,于每年三月(即李梅树出生的月份)举办。

相关

  • 叶尼塞语系叶尼塞语系(Yeniseic 或 Yenisei-Ostyak)是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的一个语族。包括7种语言:其中的Yug、Pumpokol、Arin和Assan早在18世纪消亡了,我们对这些语言所知甚
  • HIOsub4/sub高碘酸,也称过碘酸,是碘(VII)的含氧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IO4及H5IO6。高碘酸的稀溶液中存在H+和IO4−离子。随着浓度的上升,高碘酸开始以正高碘酸H5IO6的形式存在,可以从溶
  • 魏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德语: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于这段时间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
  • 北欧两项北欧两项(英文:Nordic Combined)是一项源于北欧的滑雪嘉年华活动,它是由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所组成的冬季运动项目之一,一直是北欧的传统强项,直至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中,单是挪威已
  • 卡塔哥市卡塔戈是哥斯达黎加的城市,也是卡塔戈省的首府,位于该国中部,始建于1563年,面积15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35米,每年平均降雨量1,402毫米,2008年人口156,600。
  • 南拉纳克南拉纳克郡(英语:South Lanarkshire),是英国苏格兰的32个一级行政区之一。地处最大城市格拉斯哥东南郊,人口众多,靠近格拉斯哥的地区镇落密集。面积1,772km²,人口302,216。行政中
  • 克里克语克里克语,又称穆斯科格语,是克里克族使用的语言,属于穆斯科格语系。19世纪晚期开始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不过其中c,e,i ,r和v有着独特的发音。克里克语有20个字母:克里克语的音韵
  • 先军思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题先军政治(韩语:선군정치),也译作先军思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主体思想并行的主要政治理论和指导方针。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策,其内容简单的说,就
  • 正癸醇在化学中,正癸醇,即1-癸醇,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十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醇。其示性式为C10H21OH,化学式为C10H22O,结构式为。它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无色粘稠液体,并具有具有蜡香
  • 杰·麦克莱恩杰·麦克莱恩(英语:Jay McLean;1890年-1957年11月14日)是美国医师。他最著名的贡献为与威廉·亨利·豪威尔共同发现肝素。杰·麦克莱恩于1890年生于旧金山,父亲约翰 T. 麦克莱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