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

✍ dations ◷ 2025-10-25 09:49:43 #叹息桥

坐标:45°26′02″N 12°20′26″E / 45.43389°N 12.34056°E / 45.43389; 12.34056

叹息桥(意大利语:Ponte dei Sospiri)是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在运河水道上有几条桥,而此条叹息桥是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叹息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通过此桥之时,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叹息桥是威尼斯多座建于16世纪的桥梁之一,完工于1600年,造型属于早期巴洛克式风格,封闭式的拱桥由石灰岩铸成,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的石梁上开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横跨在宫殿河(Rio di Palazzo)上,连接威尼斯公爵府的审讯室和老监狱,是由Antoni Contino设计的,他的叔叔Antonio da Ponte是里亚尔托桥的设计者。

叹息桥的名字是19世纪时,由英国诗人、“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拜伦勋爵所取的,囚犯们在总督府接受审判被宣判后,从总督府经由叹息桥走向死牢,他们面临的将是永别俗世,叹息桥有如隔绝生死两世,所以从密不透气的叹息桥走过时,从桥上的窗口望出最后一眼美丽的威尼斯,不禁一声长叹。

从水面望向叹息桥

19世纪时期的威尼斯叹息桥

从叹息桥上望外边

夜间的叹息桥

叹息桥和里约热内卢的船夫

从卡诺尼卡桥上看到的叹息桥

从里约热内卢的叹息桥

威尼斯当地有一个传说,日落时如果恋人们在叹息桥下的贡多拉上亲吻对方,就将会得到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这个传说使得叹息桥成为世界上最具浪漫色彩的桥之一。

这个传说在1979年的浪漫喜剧电影《情定日落桥》中得到了演绎,在影片中,住在巴黎的13岁美国女孩罗兰聪明而且富有,闲暇时光阅读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13岁的法国男孩丹尼尔同样聪明但是很穷,酷爱好莱坞电影,擅长喜欢利用自己的数学天赋来赌马。两个孩子相见后坠入情网,但是遭到罗兰母亲的极度反对和拆散,罗兰和丹尼尔最后决定私奔去威尼斯,“在日落时的叹息桥下接吻”,以求永不分离,于是这对小情人在老绅士朱赛的帮助下,不惜一切地要达成这个心愿。这部影片的主演是1948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获得者劳伦斯·奥利弗,导演是1973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获得者乔治·罗·希尔。

由莱斯·哈尔斯特龙导演、希斯·莱杰主演的2005年电影《卡萨诺瓦》中也有叹息桥的场景。故事发生在1753年,卡萨诺瓦是出生在威尼斯的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冒险家和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和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影片中,卡萨诺瓦曾被军队拘禁在叹息桥另一头的监牢,虽然人们说跨过了叹息桥的囚犯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世上来了,所以在桥上的小窗口边不由发出后悔而不舍的叹息声,但是机警聪明的卡萨诺瓦还是从监牢里成功越狱了。

威尼斯的叹息桥成名后,被世界各地所仿造,并且同样被命名为“叹息桥”,其中包括:

泰晤士河的滑铁卢桥

英国牛津大学的叹息桥

英国剑桥大学的叹息桥

德国法兰克福的叹息桥

美国阿利根尼县法院的叹息桥


相关

  • 指南宫坐标:24°58′45″N 121°35′13″E / 24.97917°N 121.58694°E / 24.97917; 121.58694指南宫,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木栅指南山一带山麓,为台湾道教圣地之一,俗称仙公庙,以主祀
  • 十四点协议十四点和平原则(英语:Fourteen Points)是为和平协商结束一战,以和平为原则的声明。它的大纲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于1918年1月在美国国会上关于战争目的和和平条款的演说中提
  • 米兰科·雷诺维察米兰科·雷诺维察(英语:Milanko Renovica;塞尔维亚语:Миланко Реновица;1928年10月19日-2013年11月2日),波黑塞族,是南斯拉夫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 郭襄郭襄,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为金庸小说中峨眉派的开创者,暗恋杨过。郭襄眉目娇美,神姿秀丽,可爱纯洁之中不失豪爽,天真烂漫之中又不失聪慧。个性我行
  • 内伊卡拉帕蒂内伊卡拉帕蒂(Neykkarappatti),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Sale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912(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912人,其中男性5068人,女性4844人;0—6岁人口1199人,其中男643人,女556
  • 阿伊努神谣集阿伊努神谣集(日语:アイヌ神謡集/アイヌしんようしゅう )是一本由知里幸惠编纂、翻译的阿伊努神谣(kamuiyukar カムイユカラ,英雄叙事诗的一种,讲述神以及神、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
  • 罗琦 (核动力专家)罗琦(1967年10月-),男,汉族,四川富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参加工作,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5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2008年9月主持全院行政工作。2019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3月调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罗琦长期从事核动力反应堆设计研发,是中国核动力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领军人之一。他提出先进反应堆技术方法,主持完成了中国新一代核动
  • 2007年12月阿尔及尔爆炸案2007年12月阿尔及尔爆炸案是2007年12月11日9时30—40分(当地时间),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宪法委员会附近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旁分别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至少造成67人丧生,170多人受伤,遇难者包括11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事后基地组织的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声称对两起事件负责。
  • 兽面瓦兽面瓦,又称脊头瓦、兽头砖,日本则称之为鬼瓦(おにがわら),指的是一种安装在屋顶边框上的装饰型瓦片,一般于东亚传统建筑中常见。现代意义上的兽面瓦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在亚欧大陆的各个古文明中都有类似的东西,例如罗马帝国的巴尔米拉式建筑、希腊神殿中的美杜莎瓦片(Gorgoneion)等,但是,目前最常使用这个建筑部件的是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韩国和越南的建筑上也有少量出现。这种瓦片还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传入了阿拉伯国家,最终演变成伊斯兰建筑的书法装饰之一。日本在奈良时代就积极吸收中国唐朝的文化,并且把原本的野兽纹样
  • 圣西门主义圣西门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政治、宗教、社会思想,以其创始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伯爵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