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嘉堡

✍ dations ◷ 2025-08-29 11:34:56 #士嘉堡
士嘉堡(英语:Scarborough,发音为 /ˈskɑrbəroʊ/ 或 /ˈskɑrbroʊ/ )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东部的一个地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士嘉堡曾一度于大多伦多市(Metropolitan Toronto)内具有市级行政地位,但自从1998年大多六市合并后已成为多伦多市的一部分。纵虽如此,“士嘉堡”一名仍受民众广泛使用,而加拿大邮政亦仍然接受只填上“Scarborough”而没有“Toronto”的地址。据2006年人口普查,士嘉堡区的人口有602,575人。“士嘉堡”一名是由上加拿大首任总督约翰·格雷夫斯·闪高的夫人伊利沙伯·闪高所取。士嘉堡濒临安大略湖湖岸的峭壁令闪高夫人想起英格兰约克郡士嘉堡一带的石灰岩悬崖,因而得名。在此之前,该带曾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为名。考古学家在士嘉堡发现游牧民营地的遗迹,推算人类最早于公元前8000年已于此处出没,但没有找到任何永久聚落的痕迹。到了17世纪,士嘉堡一带先后成为辛力加族和密西沙加族原住民的居所。1793年英国殖民政府在此展开勘探,再于1796年正式开放该带予英裔殖民定居。1832年,首座邮局于士嘉堡村启用。士嘉堡于1850年正式设乡,乡政府由一名乡长(reeve)、一名副乡长和三名乡议员组成,各职位每年由民选产生。随着多伦多市逐渐往东伸展,士嘉堡内的京斯顿路和丹福路走廊也相应发展成住宅区,并带动区内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多伦多与士嘉堡电力铁路公司遂于1893年开通一条市际电车线连接两地。该线一直维持服务,到1936年被巴士服务取代为止。1953年4月15日,士嘉堡联同包括多伦多市在内的另外12个城镇一起脱离约克县,并组成新的大多伦多市。士嘉堡乡议会获保留,而乡长则同时担任大多伦多市议会内代表士嘉堡的议员。士嘉堡于1967年改设区(borough),乡长一职被区长(mayor)取代。1973年杜林区成立之际,原属皮克灵的红河西区转交士嘉堡。士嘉堡再于1983年改设市。1998年,士嘉堡连同北约克、怡陶碧谷、约克、东约克和旧多伦多市合并成新的多伦多市。士嘉堡的西界是维多利亚公园大道;东界为红河、小红溪和士嘉堡-皮克灵镇线大道;北界为士刁士大道东;南临安大略湖。士嘉堡大致上是位于海伦溪和红河的流域。海伦溪主要是位于士嘉堡区的西部,其流域达士嘉堡区面积约70%;红河则主要流经士嘉堡东部。两条河流位于安大略湖的三角洲皆受加拿大国家铁路的湖滨线路轨所阻而成了狭窄的河道。海伦溪流域内85%的土地皆已开发,其都市化程度是多伦多地区内河川流域之首。相对而言,红河河谷的自然环境尚算保留完整,还是鹿、狐狸和郊狼等野生物的栖身之所。士嘉堡峭壁位于士嘉堡濒临安大略湖的湖岸,沿湖岸东西伸延约14公里,最高处有60米高。峭壁为末次冰期时易洛魁湖湖岸线的一部分。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部分位于峭壁边缘的建筑已因安全为由被拆除,而当局自1980年代起亦于峭壁底部的岸滩以石灰岩修筑防波堤以巩固峭壁。据2006年人口普查,士嘉堡区的人口有602,57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61人。士嘉堡区的人口在多伦多市内仅次于北约克,但若过往的发展趋势继续维持下去,士嘉堡可望于2010年超越北约克。士嘉堡区的居民中有不少是第一代移民或其子女。2006年士嘉堡区的人口中有57%于加拿大以外出生,更有67.4%为有色人种。居民中22.0%为南亚裔,19.5%为华裔,10.3%为黑人,菲律宾人则占6.5%;其他有色少数族裔则各占少于2%。移民人口众多令士嘉堡区趋向种族多元化,当中华裔商铺和食肆林立爱静阁区,而京士顿路、艾灵顿大道东和罗伦斯大道东等区内要道沿途亦布满加勒比式、中式和供应符合伊斯兰教规食物的餐馆,以及服务其他族裔的商户。士嘉堡区的居民中有60%信奉基督教,22%则信奉印度教。士嘉堡区内的公共交通由多倫多公車局(TTC)提供。TTC旗下的多伦多地铁布罗尔-单福线于士嘉堡区内设有三个车站(维多利亚公园站、窝顿站、坚尼地站),而士嘉堡轻铁全线六站(坚尼地站、罗伦斯东站、艾斯美站、密兰站、士嘉堡中心站、麦高云站)皆位于士嘉堡区内,两线于坚尼地站交汇。除轨道交通外,TTC亦于区内营运多条巴士线。GO运输公司旗下有两条通勤铁路线驶经士嘉堡,分别为湖滨东线和史托夫维尔线。安大略401号省道以东西向横跨士嘉堡,西通温莎市,东至魁北克省边界,是士嘉堡区内唯一一条高速公路。多伦多教育局负责营运士嘉堡区内的英语非天主教公立中小学校;1998年六市合并前这些学校由士嘉堡教育局营运。区内还有两家大专院校,分别为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和百年理工学院。

相关

  • 真空厕所真空厕所是厕所的一种,透过冲厕系统产生的气压差,以气吸形式把便器内的污物吸走,以达至减少使用冲厕水的目的。真空厕所多见于缺少冲厕水的环境,如民航客机、邮轮、旅客列车等。
  • 抗痉挛药物解痉药(antispasmodic、抗痉挛药物、同义词:镇痉剂(spasmolytic))是一种抑制肌肉痉挛的药物,或药草。解痉药的一种类型用于平滑肌收缩,尤其是在胃肠道的管状器官。其效果是防止
  •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IUPAC名:3-丁酮酸)化学式:C4H6O3,是最简单的β-酮酸,室温下为无色结晶。它有弱酸性,可以与水和醇混溶。与其他β-酮酸一样,乙酰乙酸不稳定,加热到100 °C时便迅速分解为
  • 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也写作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或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引起的猪的疾病,表现为猪的纤
  • 褐藻褐藻(学名:Phaeophyceae)是属较高等的多细胞藻类,属真核细胞生物,有1,500种左右,主要分布于大陆附近的水域,则淡水种罕见。褐藻纲外表从暗褐色的橄榄绿都有,其取决于褐藻素与叶绿素
  • 车轮虫属车轮虫属(英语:Trichodina)是纤毛虫类原生生物车轮虫科下的一属,常寄生或偏利共生于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
  •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论,又称国民主权说,主张国家主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应由人民产生并服从人民的意志。亦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论基础来源于启蒙运动,伴随18、19世纪民权思想而来。
  • 艾哈迈德·泽韦尔艾哈迈德·哈桑·泽韦尔(阿拉伯语:أحمد حسن زويل‎,转写:Ahmed Hassan Zewail,又译泽维尔、扎威尔,1946年2月26日-2016年8月2日),埃及化学家,飞秒化学上的专家。他研究的技
  • 宇宙膨胀宇宙加速膨胀是宇宙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的现象。以天文学术语来说,就是宇宙标度因子  a ( t ) {\displays
  • 两德分立德国历史(1945─1990)是指从1945年当纳粹德国于二战被击溃、两德分裂后至1990年重新统一的这段历史。当纳粹德国于二战被击溃后,德国因世界东西两大阵营对立而分裂,即两德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