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颂龙旗
✍ dations ◷ 2025-09-02 13:24:45 #颂龙旗
清朝订定国歌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为国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不过6天后辛亥革命便爆发,所以《巩金瓯》没有流行起来。关于“普天乐”与“华祝歌”是否同一首歌,曾有不少争论。后世整理史料发现,《普天乐》和《华祝歌》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完全不同,应为两首歌曲。1878年(光绪四年),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年后又兼任驻俄公使,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过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节奏过于缓慢,经常受到批评。《普天乐》完整歌词已不可考,但其中包含了“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之类的词句,有救亡图存之意涵。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年(1884年)的《曾纪泽日记》里曾记述作“国调”词谱,名“华祝歌”。具体歌词如下:圣天子
奄有神州
声威震五洲
德泽敷于九有
延国祚
天长地久
和祥臻富庶
百谷尽有秋
比五帝
迈夏商周
梯山航海
万国献厥共球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因为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来宾的国歌,所以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配乐,临时作为国歌(一说在唱国歌的场合直接唱庐剧唱段),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注1:歌词里面的“兆”表示一百万。注2:在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位留学生任彬,从当地图书馆中找到的第一句歌词是“于万斯年”,由于“于斯万年”及“于万斯年”在古文中都有此讲法,所以很难确定哪一个正确。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正式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巩金瓯》:
相关
-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坐标:21°45′N 71°35′W / 21.750°N 71.583°W / 21.750; -71.583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语:Turks and Caicos Islands,/ˈtɜːrks/和/ˈkeɪkəs/ / /ˈkeɪkoʊs/ / /ˈke
- 安纳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颞叶.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白兰地白兰地(英文:Brandy,从荷兰文Brandewijn而来,意思烧酒),为以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制成的酒。广义而言,只要是以果酒为基底,加以蒸馏制成的酒都可以称为白兰地,不过在名称前面加上相应的
- 煤矿煤矿是指富含煤炭资源的地方,通常也指采用地下采掘或露天采掘方式生产煤炭的工厂。当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矿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
- 美国疾病与防治中心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语: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为CDC)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所属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作为美国联邦政府行政
- 高通CDMA芯片 BREW Eudora OmniTRACS MediaFLOSnapdragon处理器高通公司(英语:Qualcomm,NASDAQ:QCOM)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戴利侦测器戴利侦测器是一种由“门把”(doorknob)、闪烁器(荧光屏)与光电倍增管组成的真空离子侦测器。戴利侦测器的名称是依其发明者诺曼·理查·戴利(英语:Norman Richard Daly)(Norman Rich
- 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Eduard Freiherr von Böhm-Ermolli) (1856年2月12日 - 1941年12月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出生的奥地利军官,奥匈帝国中的一名陆军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