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什

✍ dations ◷ 2025-04-25 09:05:38 #奥什
坐标:40°32′N 72°48′E / 40.53°N 72.8°E / 40.53; 72.8奥什(吉尔吉斯斯坦语:Ош、乌兹别克斯坦语:O‘sh)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亦是奥什州的首府,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在费尔干纳盆地东南端,阿克布拉河出山口附近。人口约有50万。该城可能是汉代被称为“贰师”的城市,城名在《西域图志》中写作“鄂什”,在《西域水道记》中写作“乌什”,还有卧什、鄂斯等写法。此外,中国民族史学家刘义棠认为,《元史》中提到的“倭赤”,即如今的奥什。它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个首都”,也是奥什州的行政中心。奥什市是一个满有生气的城市:它有中亚地区最大及最活跃的户外市集。奥什市的人口成分并非单一,有塔吉克斯坦族、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族人。1990年就曾发生过很严重的种族冲突。虽然奥什市是一个古城,但打从前苏联建立之时,就已经是一个工业城市。不过城内大部分的工业都在苏联解体之后倒闭,现在慢慢恢复元气。在费尔干纳谷地,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划分相当复杂。在许多情况下,认为划定的边界分开了有着长久历史联系的土地和城镇,这使得贸易和经济发展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奥什也失去了与其历史上控制的大部分地区的联系。通过每天来往于首都比什凯克和奥什之间的班机,吉尔吉斯斯坦南北部分得以联系。另外,两城市间的长途艰险的道路,也得到了现代化,交通因此便利了许多。帖木尔的后代,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创立者巴卑尔出生在费尔干纳谷地中离奥什不远的安集延(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从那里开始,他走上了征服德里苏丹国,并开创莫卧儿帝国的征程。

相关

  • 亚历山大·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FRS(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苏格兰生物学家、药学家、植物学家。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这一发现开创了抗生素领域,
  • 嗜中性白细胞低下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裂殖体顶复门物种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各个阶段:作为一组细胞内寄生虫,顶复门的生命周期阶段让它们透过演化去适应它们所暴露于的各种复杂的环境下生存。簇虫亚纲的身细胞内都有营养体
  • 结构域蛋白质结构域(英语:protein domain)是蛋白质中的一类结构单元,是构成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基本单元。有些球形蛋白的一条肽链,或以共价键相连的两条或多条肽链在空间结构上可以区分为
  • 木糖醇木糖醇(Xylitol),即(2R,3R,4S)-戊五醇,为糖醇的一种,是一种可以作为蔗糖替代物的五碳糖醇,是木糖代谢的产物,木糖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可从白桦、覆盆子、玉米等植物中提取,目前主要
  • 上腹壁动脉在人体解剖学中,上腹壁动脉(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指的是由内胸动脉(英语:internal thoracic artery)延伸入腹腔的动脉,并会与下腹壁动脉于肚脐形成动脉吻合(英语:anastomoses)
  • 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Carboniferous rainforest collapse)是一个小型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3.05亿年前的石炭纪末期。它改变了覆盖欧洲和美洲赤道地区的广阔煤炭森林。 这一事件可
  • 标准状况标准状况(英语:standard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P,标准温度与标准压力),简称“标况”。由于地表各处的温度、压强皆不同,即使是同一地点的温度压强也随测量时间不同而相异,因
  • ω-9 脂肪酸Ω-9脂肪酸(英语:ω−9 fatty acids或n−9 fatty acids)是一种非必要的脂肪酸,可以在人体内自行合成。可减少患上管道硬化、及减低心血管道及脑管道梗塞的机会。橄榄油、芝麻油
  • 张 经张经(1957年10月-),中国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山东龙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