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史

✍ dations ◷ 2025-08-13 22:30:26 #性别研究,女性主义与历史,各种主题的历史

性别史(Gender history)或译社会性别史,是指以性别概念来探讨历史,为历史学和性别研究的子领域,很多方面是脱胎自于女性史 。该学科从很多角度探讨思考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对男性和女性造成的不同影响。例如 琼·凯莉在1977年的文章〈女人有文艺复兴吗?〉(Did Women have a Renaissance?)探讨文艺复兴这个概念与女人的关系。 性别史家也对于在不同的时代、地区,人们如何看待性别差异感兴趣,这常与性别差异的社会建构相关。

虽然尚历史不长,性别史(及其前身的女性史)对历史研究造成不少影响 自1960年代开始,相关的一些领域逐渐被学界接受,之后经历了数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挑战和结果,并对历史学造成了影响。明显的影响是产生了关于著名女性的著作,以及许多女性加入历史学职业,其他较细微的政治方面影响,是到了1970年代,性别史转向记录一般女性的地位和期待。到1980年代则随着女权运动兴起,专注于女性的压迫和歧视。到现今,性别史进一步重视在男性主导领域中的女性主体性和女性成就。

根据历史学家琼·瓦拉赫·斯科特所述,女性史史家和其他史学家有几个冲突的点。 在美国历史学会中,当女性主义者主张女性史家在领域中被不平等对待,且在组织中无法有效发声时,常被传统史家所忽略。虽然仍是对专业的强调,但被指控有偏见在其中。

根据斯科特的看法,女性史作为其他历史的“补充”造成类似的影响。乍看之下这补充仅是增加之前的大历史中缺少的资讯,但斯科特指出,它也进一步探讨这些资讯当初为何会被遗漏。当发现某个女性被发现被记录的历史忽略时,女性史首先描写她的地位、其次探讨因何机制其地位受到忽略,最后了解因这个机制还造成哪些资讯未被察觉。

之后,性别理论的出现再次挑战了该学科(也包括女性史学者)的一些概念, 后现代主义批评了本质论的社会建构群体,并指出了许多种历史研究的弱点。过去,史学家试图描写许多种人群的共同经验,视之有同一的感受。但同为女性,其实有多种的认同或经验,包括种族、阶级素都会造成不同的经验,因此并不容易对她们提供单一精确的描写。

男性史在199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专业,出现了许多男性团体、男性特质形塑和男性价值观的研究。Gail Bederman 指出了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来自于女性史,一种是忽略女性史:其中一种基于过去二十多年的女性史研究,将男性特质作为更大性别文化架构的一部分来分析。另种方式回去看早期的男性如何理解男人,后者常较忽略之前已有的女性史成果和方法。

在全世界,宗教被形塑为神圣、超自然的。但其中也会与性别的认知相关。进一步说,一个文化中的宗教会受到该文化的性别结构影响,例如家庭结构。性别文化和宗教文化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架构。

相关

  • 氰化物中毒氰化物中毒(英语:Cyanide poisoning)是接触多种形式的氰化物而中毒。早期症状为头痛、头晕、心率快、呼吸困难和呕吐等。之后可能会癫痫发作、心跳过缓、低血压、意识丧失和心
  • 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有两种定义。狭义的、现代国际政治学上比较广为接受的,是指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广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使用的,是泛指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以及相类似的左派
  • 龚自珍龚自珍小像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曾字尔玉 ,曾更名易简,字伯定,再更名为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生于乾隆五
  • 日本交通日本交通以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为主,首都东京是日本的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总枢纽,以及重要的航空转口港和港口。日本的高速公路收费和征税都较其他国家高,但同时亦在公路
  • 朱迪·加兰朱迪·加兰(英语:Judy Garland,1922年6月10日-1969年6月22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童星出身的美国女演员及歌唱家。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选她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8名。嘉兰45年
  • 密特朗弗朗索瓦·密特朗(法语:François Mitterrand,1916年10月26日-1996年1月8日),法国政治家,曾任法国总统和法国社会党第一书记。1934年曾参与极右运动,当时属于一个反犹太人与火十字团
  • PATHPath、PATH或路径可能指:
  • 顾圣婴顾圣婴(1937年7月2日-1967年1月31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无锡,中国女钢琴家,文革受难者。顾圣婴3岁开始学钢琴,后师从杨嘉仁、李嘉禄。1954年入上海交响乐团,1956年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去
  • 卡罗尔·布朗卡罗尔·伊迪斯·布朗(Coral Edith Browne 1913年7月23日-1991年5月29日)是一名澳大利裔美国女演员,出演过不少戏剧和电影,1984年凭借《英国人在国外》获得英国电视学院奖最佳女
  • 南爱沙尼亚语南爱沙尼亚语(lõunaeesti kiil),或称南爱沙尼亚语方言群,通行于爱沙尼亚东南部,包括四个方言或变体:塔尔图方言、穆尔吉方言(Mulgi)、沃罗方言和塞托方言。在学术上其地位并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