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勒布尔热战役

✍ dations ◷ 2025-09-09 13:41:36 #普法战争

第一次勒布尔热战役 (法语:Première bataille du Bourget)是1870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的普法战争期间。法国与普鲁士王国在勒布尔热发生的一场战役。

自1870年9月19日以来,法国首都巴黎被北德意志联邦与其同盟国军队围困。巴黎国防政府随着组织由多达12万名士兵和33万名国民自卫军士兵组成巴黎国防军。其中,由阿德里安·亚历山大·阿道夫·德·卡里·德贝勒马雷(法语:Adrien Alexandre Adolphe de Carrey de Bellemare)将军指挥着巴黎北部的圣但尼 (塞纳-圣但尼省)的要塞,这是巴黎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堡垒城镇之一。由于要塞的大炮可以到达勒布尔热城镇,因此该镇本身只驻有一个普军军团,由属于后卫军的第4奥古斯塔女王近卫掷弹兵团驻守。同时,普鲁士的巡逻队占据了蒙马尼镇和欧奈苏布瓦之间的路线。

1870年10月28日凌晨,德贝勒马雷未经路易·朱尔·特罗胥的批准下,派出300名特立独行者前往勒布尔热,成功占领了该城镇并进行防御工事。虽然普军最初对收回这个阵地不感兴趣,但萨克森州的阿尔贝对此下令进行反击。为了巩固当地的防御力量,德贝勒马雷要求路易·朱尔·特罗胥从巴黎调动部队增援,但被后者拒绝。

普鲁士通过武力侦察后意识到当地已经被强大的法军部队占领,只靠第4奥古斯塔步兵团已不太可能击退法军。1870年10月29日,普军调来大量炮兵部队,对勒布尔热进行了一整天炮击,但法军并没有因此撤出城镇。

1870年10月30日,普鲁士奥托·冯·布德里茨基亲自率领第2步兵师的9个营对勒布尔热的德朗西、迪尼,勒布朗梅尼勒三个方面发起进攻。法军在勒布尔热的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被普军同时包围后,许多法国士兵开始逃往西南部拉库尔讷沃和欧贝维利耶。经过长达四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后,勒布尔热几乎每座建筑物都被摧毁 ,该地最终被普军重新占领。

勒布尔热失败的消息与10月27日的梅斯围城战役投降的消息同时传达巴黎后,在巴黎引起了民众的起义,促使了巴黎公社的成立。同时,法国在勒布尔热的失败也标志着德朗西的军事撤离。到了11月,德国人加强了勒布尔热的安全后,炸毁了当地火车站和摧毁了拉库尔讷沃一侧的铁路线。这一行动的后果导致了1870年12月21日的第二次勒布尔热战役。

相关

  • 异位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英语:plasma proteins)——又被称为血液蛋白(英语:blood proteins)——是血浆中的蛋白质,是血液中除了血红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有时也有人用血清蛋白来称呼它,但是血浆蛋白
  • 志愿役志愿兵役制或称志愿役(又称为募兵制)是指符合条件之人民志愿投入军队,以军人作为职业。人民自愿加入军队的原因众多,可以是基于爱国、宗教意识或兴趣,如义勇兵;或是纯粹为报酬而参
  • 角分辨率一个光学仪器的角分辨度(英文:angular resolution),指仪器能够分辨远处两件细小物件下,它们所形成的最小夹角。角分辨度是光学仪器解像能力的量度,角分辨度愈小,解像能力愈高。角分
  • IASTIAST是国际梵语转写字母的英语名称(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缩写,是学术上对于梵语转写的标准,亦变成了一般出版界,如书籍及杂志的非业界标准。随
  • Jacq.尼古劳斯·约瑟夫·冯·雅坎 (Nikolaus Joseph von Jacquin,1727年2月16日-1817年10月26日)是荷兰科学家,研究医学、化学和植物学。他出生于荷兰的莱顿,在莱顿大学学习医学,然后先
  • 长崎长崎(日语:ながさき)可能是指:
  • 约翰·希尔约翰·西尔 A.C.S. A.S.C., (John Clement Seale,1942年10月5日-) 是一名澳大利亚电影摄影师,他是澳洲摄影师协会和美国摄影师协会会员。凭借1996年的《英国病人》获得奥斯卡奖
  • 广义频谱图广义频谱图(Generalized spectrogram),为频谱图的通用型。为了得知信号随着时间的频率分布状态,以频谱图观察时,其分辨率受到测不准原理影响,频率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相乘为定值。
  • 马兰 (植物)马兰别名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鱼鳅串,螃蜞头草等,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做食用,称“马兰头”,中国江南地区常用做蔬菜,多清炒或凉拌,与枸杞头、菊花脑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