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V病毒

✍ dations ◷ 2025-11-20 17:58:37 #EBV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年由Epstein, Achong及Barr等人在伯奇氏淋巴瘤病人的细胞所发现。此后被认为和许多疾病有关,全世界有超过90%的人口受到EBV的感染。而根据研究学者的发现,在接近6000年前就已发现有人口感染EBV的证据。在1980年代晚期和1990年代初期,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疲劳症候群。最近EBV被指出与侵入型乳癌有关。在非洲,EBV与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有关联性。EBV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经由唾液传染,常发生在未开发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家庭拥挤的幼儿身上,在欧美国家中,常发生于青少年,经由接吻而传染。潜伏期约4-7周。感染可蔓延到全身的各个器官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一般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等。有些还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期较长,一般需2-4周。以血清学诊断为主,目前开展的血清免疫诊断项目主要有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VCA-IgA)及EB病毒核抗原-免疫球蛋白A(EB NA-IgA),EB病毒DNA酶抗体等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关

  • 西北部美国西北部包括从美国西北直至大平原的地区,包括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可能包括爱达荷州、蒙大拿州、阿拉斯加州东南,有时也可能包括怀俄明州;偶尔北加利福尼亚州也包括在内。西北
  • 刚果克拉通刚果克拉通(Congo craton)是个远古克拉通,形成于前寒武纪,与卡普瓦克拉通、津巴布韦克拉通、坦桑尼亚克拉通、西非克拉通构成现今的非洲。这些克拉通形成于36亿年前到20亿年前,并
  • 革马拉《革马拉》(英语:Gemara,英语:Gemora或英语:Gemorra),犹太教经典,是《塔木德》的一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在于解释《密西拿》中犹太口传律法的意义。革马拉,源自于亚拉姆语的 גמרא(ga
  • 身心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身心医学(英语:Psychosomatic medicine),
  • 亚伯拉罕诸教亚伯拉罕诸教,又称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天启宗教、天启诸教、沙漠一神诸教、闪族一神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世界主要的三个有共同源头的一神教─
  • 面粉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类磨成的粉末,是最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大约距今三万年前,已有将小麦磨粉制成发酵的粮食饼之考古证据。小麦和大麦在新月沃土被驯化
  • 活化石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
  • 北方园林三山五园是指北京西北部的皇家园林群的统称。这些园林兴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有关三山五园的具体所指,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
  • 斯图尔特·A·赖斯斯图尔特·阿兰·赖斯(英语:Stuart A. Rice,1932年1月6日-),美国理论化学家和物理化学家。他现在是芝加哥大学弗兰克·P·希克森杰出服务名誉教授。1999年获国家科技奖章。
  • 聚丙烯腈聚丙烯腈(英文:Polyacrylonitrile,PAN)是由单体的丙烯腈经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高分子材料。聚丙烯腈为白色粉末状,密度为1.14-1.15g/cm。常压下,220-300℃时会软化分解。纯聚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