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部时间

✍ dations ◷ 2025-04-04 23:41:57 #时区,欧洲

欧洲中部时间(英语:Central European Time,CET)是一个时区名称,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一个小时,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采用。

冬季时间为UTC+1,夏季欧洲夏令时为UTC+2。

下列国家全年使用欧洲中部时间:

下列国家冬季使用欧洲中部时间,从10月的最后一个周日1:00 UTC开始,到次年3月最后一个周日1:00 UTC结束。

纳米比亚在3月和10月之间使用UTC+1,其余时间使用夏令时(UTC+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立陶宛在1920年到1940年期间使用欧洲中部时间。二战期间,德国将欧洲中部时间执行到所有它占领的区域。

爱尔兰和英国在1968年到1971年之间试验性地采用欧洲中部时间。然而,由于冬季的早晨天色太黑,引起交通事故的增加(尤其是走路上学的儿童),最终试验没有成功。

葡萄牙在1966年到1976年期间,以及1992年到1996年期间使用欧洲中部时间。

地理因素以外,政治因素也是时区划分的原因。因此实际上的时区与经线并不完全吻合。欧洲中部时间(UTC+1)时区,根据地理学术语规定,位置为东经7°30'到东经22°30'之间的区域。而实际上,有些地理在UTC+1时区的地区,使用的是其它时区(如UTC+2时区)。与此相反,有些地理上不在UTC+1时区的地区,使用的却是UTC+1时区。下面列出了这些地区:

西班牙的时区非常奇怪,整个国家使用欧洲中部时间,然而所有生活中的时间要比其它使用欧洲中部时间的国家晚一个小时。

因此西班牙在名义上使用欧洲中部时间(UTC+1),实际上使用的是UTC。

相关

  •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泻盐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magnesium sulphate),或无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分子式为MgSO4。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其水溶液呈中性。但是硫酸镁常
  • 遗精遗精或梦遗是指在睡眠中自发的性高潮其中包括男性射精、女性阴道湿润或不高潮(或两者皆有),男性遗精亦有可能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发生。在青春期和青壮年中最常见,但它可能发生在青
  • 乌桕乌桕(学名:Sapium sebiferum),又名乌槔、乌臼、鸦臼。俗称木蜡树、桩仔、琼仔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北至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等国亦有分布。18世纪进入美国
  • 速写速写,指快速绘画。大部分的速写都是快速的素描,仅勾勒出轮廓,形体,而不加绘肌理,光影的细节。对于学习艺术的入门者来说,速写是大量练习的技巧,也是观察和美感培养的日记。对于设计
  • 川南行政区 (1950–1952)川南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立的省级行政区,于1950年至1952年存在。1949年12月,西南战役结束,解放军攻占四川全省。由于四川省地域较大,人口近八千万,为便利行政管理,分划
  • 双子座双子座(拉丁语:Gemini,天文符号:♊)黄道带星座之一,面积513.76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1.245%,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三十位。双子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47颗,最亮星为北河三(双子座
  • 今颚总目今颚类(学名:Neognathae),亦作新颚类,是鸟纲之下的一个支序。本支序原为总目或下纲级分类,具有充气性的骨骼,龙骨突发达,左右锁骨下端愈合,称之为叉骨,尾综骨发达。体表有羽区跟裸区的
  • 台湾梅花鹿台湾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 taiouanus,英文名:Formosan sika deer),鹿科,草食性动物,为台湾特有亚种。其野外族群已在1969年左右灭绝,目前垦丁国家公园及绿岛的野生族群来自人工
  • 重浸派重浸派(英语:Anabaptist,或称重洗派、再洗礼派),是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发生时,从瑞士苏黎世的宗教改革家慈运理所领导的运动中分离而出的教派。从奥古斯丁提倡原罪以后,婴儿洗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