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昆仑站

✍ dations ◷ 2025-04-04 06:43:16 #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简称昆仑站,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名称公布于2008年10月18日,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冰穹A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海拔4087米,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科考站,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当时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第25次南极考察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目前具体开展的是冰山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空间物理学的工作。因为“目前的建设是按照度夏科考站来设计的,没有计划越冬,也不具备条件进行越冬”。已建成的主体建筑由11个工程舱拼接而成,它包括了人员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场所、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场所、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表示,普通的集装箱式构件节能和保暖效果较差,而昆仑站的主体结构以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外包复合加芯的保温板的方式来减少油料消耗,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整个科考站从内外分的话被设计成内部功能舱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舱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集装箱式预制工程舱拼接而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设备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地区组装后,再现场安装外部保温围护层。经过后续几次考察队的不断完善,至2016年1月21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昆仑站队从昆仑站顺利撤出为止,昆仑站已经做到了动力设备和供氧生命保障系统联调并稳定运行,实现队员入住,标志着昆仑站满足队员度夏条件初期的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度夏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3至5年后,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初期计划完成后,该站将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正式落成。2009年2月2日,当地时间上午9:25,北京时间中午12:25,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开站仪式在南极中山站和昆仑站通过卫星电话连线同时举行,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在南极中山站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南极昆仑站开站。安装在昆仑站的南极巡天大视场折反射望远镜有效通光口径达50厘米,是目前南极最大的光学望远镜,由上海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学研究室管理。首任昆仑站站长为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副站长为内陆冰盖队副队长夏立民、李侍明。

相关

  • 氢离子泵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英语:Proton-pump inhibitor、缩写为PPI)或称氢离子帮浦阻断剂,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也长效的,可以说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
  • 对称性数学上,若对所有的 a 和 b 属于 X,下述语句保持有效,则集合 X 上的二元关系 R 是对称的:“若 a 关系到 b,则 b 关系到 a。”数学上表示为:例如:“和……结婚”是对称关系;“小于”不
  • 唇疮唇疮,学名复发性唇疱疹,是出现于嘴唇或鼻孔边缘的感染,由具有传染性的单纯疱疹病毒一型病毒所引起。唇疮出现初期,患处会出现痕痒和灼热,然后出现水泡,之后会演变成溃疡。
  • 行为神经学行为神经学是神经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行为、记忆、与认知的神经学基础,也探讨神经损伤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方法。与行为神经学相关的领域包括神经病学与神经心理学等。“行
  • 感官感官(sense)是泛指能接受外界刺激的特化器官与分布在部分身体上的感官神经(Sensory nerve),其运作依全有全无律,是生物体得到外界资讯的通道。就人类而言其包括眼睛的视觉、耳朵的
  • ΛLambda(大写Λ,小写λ,中文音译:兰布达),是第十一个希腊字母。大写Λ用于:小写λ用于:西里尔字母的“Л”字母是由“Lambda”演变而成。
  • 食品污染事件黑心食品,涉及食品污染(英语:Food Contamination)、微生物学或非法使用食品添加物事件时有发生,如因收获不佳或贮存的粮食衍生霉菌毒素(英语:Mycotoxin),使用违禁兽药产品,工业污染排
  • 穿孔素· protein binding· plasma membrane · membrane · integral component of membrane · cytoplasmic membrane-bounded vesicle · endosome lumen· immune respon
  • 平话字平话字(Bàng-uâ-cê),也称作“福州话罗马字”(Hók-ciŭ-uâ Lò̤-mā-cê),是19世纪早期来福州的英美传教士根据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英文也称作“Fo
  • 威斯特敏斯特坐标:51°29′58″N 0°07′39″W / 51.49944°N 0.12750°W / 51.49944; -0.12750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