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龙
✍ dations ◷ 2025-09-08 01:55:12 #基龙
基龙属(学名:Edaphosaurus)又名棘龙,是种原始的草食性合弓动物,属于盘龙目基龙科,生存于石炭纪末期到二叠纪早期,约3亿到2亿8000万年前。基龙的第一个化石是在19世纪晚期发现于北美洲,1882年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地面蜥蜴”。近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现新的基龙化石。基龙的最明显特征是背部的背帆,同时期的异齿龙、楔齿龙有类似背帆,但基龙的背帆形状、形态并不相同。基龙与阔齿龙是已知最早的草食性四足动物。早期研究根据基龙的锐利牙齿,认为它们是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软体动物。但近年研究多认为基龙是草食性动物。基龙有者明显的短、狭窄的小型头颅骨。基龙有大量的锐利牙齿,下颌可以容纳强壮的颌部肌肉,使基龙可以坚硬的植物为食。基龙的背部有多条神经棘,从颈部延伸到臀部。与异齿龙相比,基龙的脊椎神经棘较短、较重而且承载者众多的小十字状分叉。基龙的身长从1米到3.5米,重量超过300公斤。基龙具有宽广的身体与粗厚的尾巴,显示它们的行动缓慢。已知最早的物种生存于石炭纪末期,是种小型动物,化石破碎、不完整。在早二叠纪,后来的物种体型增大,直到身长3.5米,像是E. cruciger与E. pogonias。这些大型物种的特征是,从颈部与前胸伸出的神经棘负载更大型棒状分叉。模式种是E. pogonias,化石发现于德州的二叠纪早期的红色岩层,是种大型动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发现基龙的化石。一种称作Naosaurus claviger的较小的物种,生存年代较早,也被归类在基龙属。基龙重建图基龙的大小基龙的头颅骨基龙出现在《与巨兽共舞》(Walking with Monsters)电视节目,节目提及对基龙最不利的敌人为异齿龙。
相关
- 红疹疹为皮肤感染疾病的病征之一,疹通常是皮肤上的红肿、痒或皮肤粗糙。疹并没有特定的病因,可以是任何疾病所引起的。通常的病因包括病毒、免疫系统过量、食物或环境过敏所引起的
- 阿拉伯沙漠阿拉伯沙漠是占据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区域的沙漠,由也门延伸至波斯湾、阿曼至约旦及伊拉克。其中心为空虚地带,世上最大的沙体之一。瞪羚、剑羚、沙猫和王者蜥为生存于此一极限
- 蒙古西征蒙古人占领大部分之欧亚大陆中亚(花剌子模) –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 – 伏尔加保加利亚(萨马拉弯 – 比拉尔) – 安纳托利亚(克塞山) – 欧洲(立陶宛(英语:Mongol invasions of L
- 泰妙菌素泰妙菌素又称为“硫姆林”“泰妙霉素”“泰妙林”“泰妙灵”“枝原净”“泰牧霉素”,是一用于猪和禽等动物的抗生素,属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为双萜类(英语:diterpene)
- 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
- 土库曼斯坦中央银行坐标:37°55′56″N 58°22′29″E / 37.93222°N 58.37472°E / 37.93222; 58.37472土库曼斯坦中央银行 (英语:Central Bank of Turkmenistan,简称CBT),成立于1991年,系土库曼斯坦
- 名词本列表列出日本动画、日本漫画及同人作品中的常见术语,这些术语在其他的领域可能有其它的涵义。
- 杀人回忆《杀人回忆》(朝鲜语:살인의 추억/殺人의 追憶,英语:Memories of Murder)是一部根据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所改编的电影(由奉俊昊执导),该事件发生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京畿
- 淡水礼拜堂淡水礼拜堂,是台湾新北市市定古迹之一,位于新北市淡水区马偕街上。目前的建物改建于1932年,由偕叡廉设计,为仿歌德式建筑的红砖建筑,有一方型钟塔,内部为木架天花板,且保存一个自19
- 迪克斯堡迪克斯堡 (Fort Dix)是美国陆军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基地,也是一个人口普查区。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有人口7,464人。该处先后在1970年和2007年受到恐怖袭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