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液化

✍ dations ◷ 2025-07-26 16:08:49 #气体液化

气体液化是指将气体转变为液体(凝结)的过程。气体液化是复杂的程序,为了达到高压以及非常低的温度,需要许多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其中也可能会用到涡轮膨胀机(英语:turboexpander)。

液化过程可以用在科学、工业或是商业的应用上。许多气体在一般气压下冷却就可以成为液体,有些气体(例如二氧化碳)需要在冷却时再加压。气体液化会用在分析气体分子的基本特性(分子间作用力),或是将气体液化后储存(例如液化石油气),或是用在制冷和空气调节(暖通空调,HVAC)。气体会在冷凝管中液化,释放汽化热,之后再蒸发器中蒸发,再吸收汽化热。氨是最早使用的制冷剂,仍常常用在工业冷冻中,不过在住家和商业应用上,已被由石油和卤素制成的冷媒(例如氟氯碳化合物)所取代。

在医院中,液氧是用来提供给有呼吸问题的病患,液氮会用在需要低温手术(英语:cryosurgery)的场合,例如在授精器中冷冻精液,科学家和实验室也会用液氮来保存样本。液氯会用在水处理的最后方案,也用在水的净化、工业废料、污水和泳池的净化,纸浆和纺织品的漂白、制造四氯化碳、二元醇以及其他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光气)。

氦的液化(4He)是用林德-汉普逊循环进行预冷,这使得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奖。一般大气压力下,液氦的沸点是4.22 K(−268.93 °C)。若低于2.17 K,液态的4He会变成超流体(超流体氦-4(英语:Superfluid helium-4),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在1978年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而且有特殊的特性,例如透过第二类声(英语:second sound)进行热传、零黏度、喷泉效应等。

空气的液化也可以得到氮、氧、氩以及其他大气中的稀有气体,方式是透过空气分离装置进行分馏。

空气可以透过林德-汉普逊循环液化,在循环中会反复将空气压缩、冷却再膨胀,每一次膨胀后的空气温度都会下降。在温度较低时分子的活动较慢,所占的体积也比较小,因此最后会液化成液态空气。

也可以透过克洛德(英语:Georges Claude)过程来液化空气,其中会将空气在二个腔室中进行二次等熵膨胀。在膨胀过程中,空气会对外作功,因此带动膨胀涡轮(英语:expansion turbine)。此时的空气还不是液态,因为液态的空气会破坏涡轮。商用的空气液化装置会直接在超临界压力下压缩空气,以避免液态空气破坏涡轮的问题。最后空气会在热膨胀阀(英语:thermal expansion valve)中进行等焓膨胀,并且液化。

相关

  •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能受体(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s,或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类接受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所接受的儿茶酚胺类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尽管
  • 急救包急救包,是一种装有急救药品或医疗器械的容器,根据急救包的形式,可以有急救箱、急救袋等不同称呼。急救包为急救的实施者提供保障。急救实施者可以从中获得药物和医疗器械,还可以
  • 螯虾科螯虾科可以指:
  • 美国领土变迁美国领土变迁(英语:Territorial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列出美国领土内外边界的变更,以及地位和名称的变化。领土地图上也包括最终成为美国一部分的周边地区。并附有地
  • 基因捕获基因捕获(gene trapping)是一种检测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办法是将带有报告基因的DNA片段随机性导入基因组序列中,使其破坏靶细胞的功能,从而了解
  • 克萨韦尔·沙尔文卡弗朗兹·克萨韦尔·沙尔文卡(德语:Franz Xaver Scharwenka,1850年1月6日-1924年12月8日),波兰血统的德国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沙尔文卡生于当时西普鲁士境内的一个波兰人家庭,1
  • LibreCADLibreCad,是一个能运行在Windows、MAC、Linux上的自由的开源个人CAD应用程序。原先是QCad社群版的一个分支。
  • 罗伯聃罗伯聃 (英语:Robert Thom; 1807年-1846年) 是19世纪英格兰的翻译家,为广州的怡和洋行工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被借调到英国武装部队。1807年出生在英国,罗伯聃在怡和洋行工
  • 矮岭站矮岭站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矮岭村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541804。车站建于1939年,有湘桂铁路经过该站,现仅办理货运,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未电气化。车站距离衡阳站436公里,隶属南宁铁路局,是四等站。
  • 祖钦舜祖钦舜(1938年12月-),江苏阜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祖钦舜曾就读于南京大学、意大利罗马但丁学院、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罗马大学。1963年,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1987年9月,任驻意大利大使馆政务参赞兼驻圣马力诺总领事。1991年6月,自驻圣马力诺总领事离任。1998年3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大使。2000年6月,自驻马耳他大使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