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里贾·柯伊拉腊
尼泊尔大会
曼·阿迪卡里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
1994年尼泊尔大选于当年11月15日在尼泊尔举行,改选众议院全部205个席位。本次选举起因为前任尼泊尔大会政府下台、国王毕兰德拉解散国会,最终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成为最大政党,其领导人曼·阿迪卡里就任总理,组成少数政府。
1990年人民运动(英语:1990 Nepalese revolution)促使尼泊尔国王毕兰德拉引入君主立宪制。尼泊尔大会在隔年大选(英语:1991 Nepalese general election)中胜选,吉里贾·柯伊拉腊成为总理。不过至1994年,尼泊尔经济状况恶化,在野党并批评政府腐败;柯伊拉腊亦被指控让时任尼大主席克里希纳·巴塔拉(英语:Krishna Prasad Bhattarai)在1994年2月补选中落选议员,造成党内矛盾。这最终使36位尼大籍众议员在1994年7月一次投票中弃权,使政府提案无法通过。柯伊拉腊为此辞职,毕兰德拉遂解散众议院,进行改选;柯伊拉腊续任看守总理至新任政府上台为止。
24个政党、约1,500位候选人参与了这场选举,争夺众议院205个席位。本次选举主要由尼大与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二大政党竞争:尼大呼吁选民继续支持,指责共产党不负责任,希望选民不要将权力交予他们。尼共(联合马列)则主张进行土地改革,拆散大型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分予无产农民;此外他们承诺普及自来水与电力供应,并让每个村落拥有至少一部电视机。尽管尼共(联合马列)希望限制外商投资和私有化,但同时支持混合经济体制,不支持全面国有化。他们批评当前政府无能、腐败,表示需要改革。
选举当日发生了些许暴力事件,共造成一人死亡、15余人受伤,涉及事件的31个选区为此进行重选;124位国际选举监察员监察了这场选举。
尼共(联合马列)取代尼大成为最大政党,不过没有政党取得绝对多数。君主主义政党国民民主党(英语:Rastriya Prajatantra Party)获得重大胜利,较上次选举多取得16席,成为第三大党。
选后,尼共(联合马列)领导人曼·阿迪卡里着手筹组少数政府。国王毕兰德拉要求尼共(联合马列)与尼大向他解释为什么应该允许他们组阁,之后他将决定总理人选。尼大尝试与国民公众党等小党达成协议以延续统治,不过最终失败;阿迪卡里就任总理,少数政府建立,成为各君主立宪制国家中第一个共产党政府,也是亚洲第一个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共产党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