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圣餐日

✍ dations ◷ 2025-02-23 14:16:33 #设立圣餐日
濯足节(拉丁语:Dies Cenae Domini、天主教旧称“建定圣体瞻礼”,意大利语:Giovedì Santo、意思是“神圣星期四”)为复活节前的星期四,乃基督教(广义)纪念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设立了圣体圣事、濯足服事精神的重要日子。在亚洲的菲律宾、印度部分邦与地区,欧洲的丹麦、挪威、西班牙部分地区,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巴拉圭、乌拉圭等国,濯足节都是法定假日。依新约圣经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受难前,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约12:12),他安排两名门徒至城里准备逾越节的晚餐(可14:13~16)。当天晚上,耶稣和十二门徒到晚餐地点(可14:17),耶稣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把水倒在盆里,逐一为门徒洗脚,再用腰间所束的手巾擦干(约13:4~5),耶稣为门徒洗完脚后,穿上衣服坐了下来,对门徒解说:“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帮你们洗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吩咐你们照着我所作的去作(约13:13~15)。”席间耶稣指出门徒中有一人将要出卖他,他必如圣经预言所写死去(可14:18~21)。用餐时,耶稣拿起饼祝祷,剥开分送给门徒食用,并说“这是我的身体”(可14:22)。耶稣拿起酒杯祝祷,递给门徒们轮流饮用,又说“这是我立盟约的血,为世人所流”(可14:23~24)。餐后,耶稣被犹大引来的军队、祭司长、法利赛人差役等众捆绑带走(约18:2~12),第二天清晨,在犹太人的压力下,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执政官本丢·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十字架钉刑致死,这日是预备日(星期五)(约18:33~40、19:1~34)(可15:1~37)。早期基督教信徒,没有在明确的日期来庆祝与纪念耶稣复活,由于福音记载耶稣于犹太人预备日死亡,安息日的次日复活,也是圣经所说“一周的第一天”(如今的星期日),故基督徒称这一天为“主的日子”或“主日”,进行集会并纪念基督的复活。2世纪时东方教会习惯于犹太人的逾越节,其他教会则定于逾越节后两周的主日,来纪念耶稣的复活。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一世于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325年君士坦丁一世为了调停争论,选在尼西亚召开了“尼西亚第一届大公会议 ”,由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的代表维特(拉丁语:Vitus)及味增爵(拉丁语:Vincentius)共同任主席,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会中有两项重大决议,其一为明定了复活庆典的规定:4世纪晚期,一名来自西北方(据考证可能为高卢,即今西、葡、法境内)的女性朝圣者以婕莉亚(Egeria),她经康士坦丁堡到圣地(指故以色列王国国境)游历 3 年,写下许多信件,把她所见所闻传达给家乡的友人,是谓《以婕莉亚游记(Itinerarium Egeriae)》,其中描写到当时人们为期 8 天的复活节记念活动,从棕枝主日、圣餐日、受难日到复活节,详如时间、地点、环境、礼仪方式等,此为有关复活节的最早文献纪录,也是西方最早的女性文学作品。濯足礼,是天主教会(又称罗马公教会)、东方基督教(包含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等)、以及新教(圣公宗固定举行、其他教派没有一定),在濯足节当天的重要仪式。20世纪初期,皇室政权仍在时以前,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与西班牙王国的波旁王朝,也会在每年的濯足节,举行濯足礼活动。天主教会系据《罗马弥撒礼仪(拉丁语:Missale Romanum)》一书,自从1570年开始明订,各地教会于濯足节当天的圣体礼仪后,应举行濯足礼,后于1955年经教宗庇护十二世修订为在圣体礼仪中举行。仪式的进行,会在适当地点放置椅子,供选定受洗的人坐在椅子上,人数没有规定,然通常是十二人,由教役带领入坐,司祭在教役协助下,逐一替各人洗脚。东方基督教是在各区的大型或特定教堂,依循《圣经》记载,于濯足节当天“最后晚餐”仪式后,盛大进行濯足服事,由主教或资深教牧,为十二名长老或执事洗脚,重演耶稣为十二门徒洗脚的故事。

相关

  • 子宫颈子宫颈(cervix、cervix uteri)是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形状是圆柱形或圆锥形。突出于阴道壁的前上方。子宫颈大约有一半长度可透过适当医学仪器看见。子宫颈伸入阴道
  • 肌酸肌酸(英语:creatine),在生物化学中,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含氮的有机酸,能够辅助为肌肉和神经细胞提供能量。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于1832年首次在骨骼肌中发现肌酸
  • 二氧化硅无色无定形固体(玻璃体)2.533 g/cm3(β-石英,600 ℃时)2.265 g/cm3(鳞石英)2.334 g/cm3(方石英)2.196 g/cm3(玻璃体)867 ℃(β-石英转化为鳞石英)1470 ℃(鳞石英转化为方石英)1722 ℃(方石英
  • 坦克坦克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车辆作战的任务,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具威胁的反抗力量。坦克一般
  • 细胞质环流细胞质流(英语:cytoplasmic streaming;也称为原生质流)是细胞内物质在真核细胞中流动的现象,能将营养、代谢物还有基因讯息均匀分布到较大细胞的每个角落。膜状细胞器沿着细胞骨
  • 欧洲各共同体欧洲各共同体(英语:European Communities, EC; 法语:Communautés européennes, CE; 德语:Europäische Gemeinschaften, EG/EGen)是一个已不再被欧盟官方使用的制度名称(使用期
  • 印度皇帝印度皇帝(英语: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英语:Empress of India),是1876年到1947年开始实行印巴分治期间,英国君主作为英属印度最高统治者的正式头衔,这一头衔直到1948年才被正式
  • 威尔森氏症肝豆状核变性(英语: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亦称威尔森氏症(英语:Wilson's Diseas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体内会积聚铜。典型的症状都跟脑部和肝脏有关,肝脏相关症状有呕
  • Corey-Fuchs反应Corey–Fuchs反应,又称Ramirez–Corey–Fuchs反应醛与四溴化碳和三苯基膦反应,发生一碳同系化生成二溴烯烃,然后再用正丁基锂处理而得到末端炔烃。反应由美国化学家 E. J. Core
  • 他们的语言埃及语(圣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