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垂帘听政
✍ dations ◷ 2025-04-25 09:05:41 #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下的一种统治形式。通常指皇后或太后、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国政。由于在封建礼教制度下,女子不能直接面对臣下,因此女主在召见朝臣时,必须在座位前用纱帷、帘幕加以遮隔,因此称为“垂帘听政”。中国古代目前已知的垂帘听政的记载,最早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宣太后。在近代,以清朝的慈禧太后最为著名。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即宣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在历史上也有过垂帘听政的记载。秦汉时期,史籍中虽屡有女主称制记载,但并无“垂帘”二字。史书中首次出现“垂帘”二字是在唐高宗时期。时帝(即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即武则天)。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而“垂帘听政”一词,最早见于宋朝王偁所著《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宋代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仪制与皇帝相似。但皇帝与垂帘的母后亦有稍微的差别。太后下圣旨时,自称“予”,在便殿召见朝臣时,则称“吾”,而不能像皇帝那样自称“朕”。谒太庙时,太后穿的衮服,要比皇帝减少“二章”,不能佩剑,头上所戴之冠,“前后垂珠翠十旒”,亦比天子减少“二旒”。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在中国古代摄政女子通常被给予负面评价。《荀子·强国》中将女主、诈臣和贪吏并列:“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刘昫《旧唐书》:“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
相关
- 万乃洛韦伐昔洛韦(Vala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用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它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体内可转化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一种前药,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
- 团体保险责任保险(liability insurance),或称第三者保险(third-party insurance),通指承担第三者损失的保险。该损失系因受保人的行为而产生。受损范围通常包括人体受伤(bodily injury)及财
- 猎头/挖角猎头(Headhunting或Executive Search),是一种于欧美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意思即指“网罗高级人才”。猎头与一般的企业招聘、人才推荐和职业介绍服务的不同是,猎头追逐的目标
- 福岛县立医科大学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日语:福島県立医科大学,英语:Fukushima Medical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福岛县的一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944年,简称是福岛医大或县立医大。1944年建立,1950年开设大学
- 药学国际单位国际单位(英语:International unit,简写为IU;法语:unité internationale,简写为IU)是用生物活性来表示某些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及抗生素量的药学单位。
- 南德意志报《南德意志报》(德语:Süddeutsche Zeitung,读作.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
- dɮ浊齿龈边塞擦音(Voiced alveolar lateral affricate)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d͡ɮ⟩,并常常被简化为⟨dɮ⟩。浊齿龈边塞擦音的特征包括:浊齿龈
- 雷电闪电是在大气科学中指大气中的强放电现象。闪电或雷电还可以指:
- 切糕切糕,是用糯米或糯米面或黄米面做的,中间加入枣或红豆沙馅,蒸熟即可。因做熟后是一整大块,卖时根据需要切下一小块,所以叫切糕,口味是甜的。
- 昆虫采集昆虫采集是以兴趣、学术或商业等目的来采集昆虫的行为。昆虫采集在世界各地是一种不分老幼受到欢迎的嗜好。采集的目的通常是作为学术上的研究,不过也可以作为艺术上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