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听政

✍ dations ◷ 2025-05-17 06:24:39 #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下的一种统治形式。通常指皇后或太后、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国政。由于在封建礼教制度下,女子不能直接面对臣下,因此女主在召见朝臣时,必须在座位前用纱帷、帘幕加以遮隔,因此称为“垂帘听政”。中国古代目前已知的垂帘听政的记载,最早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宣太后。在近代,以清朝的慈禧太后最为著名。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即宣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在历史上也有过垂帘听政的记载。秦汉时期,史籍中虽屡有女主称制记载,但并无“垂帘”二字。史书中首次出现“垂帘”二字是在唐高宗时期。时帝(即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即武则天)。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而“垂帘听政”一词,最早见于宋朝王偁所著《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宋代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仪制与皇帝相似。但皇帝与垂帘的母后亦有稍微的差别。太后下圣旨时,自称“予”,在便殿召见朝臣时,则称“吾”,而不能像皇帝那样自称“朕”。谒太庙时,太后穿的衮服,要比皇帝减少“二章”,不能佩剑,头上所戴之冠,“前后垂珠翠十旒”,亦比天子减少“二旒”。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在中国古代摄政女子通常被给予负面评价。《荀子·强国》中将女主、诈臣和贪吏并列:“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刘昫《旧唐书》:“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

相关

  • 费尔蒂综合征费尔蒂综合征(英语:Felty's syndrome,缩写作 F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别的三联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脾脏肿大(英语:splenomegaly)和血液的嗜中性白血球太少。它好发于
  • 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是作为激素的类固醇。 这些包括性腺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的皮质类固醇
  • 葵花籽油葵花籽,是指向日葵的果实 (连壳)或种子(去壳后)。颜色有黑色、白色和褐色,大部分种子都是多色于一体。可以做为零食,也可以榨油,葵花籽油可以用来煮菜,而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约90%,也是
  • 异氟烷异氟醚(或称异氟烷,英文Isoflurane,商品名Forane),是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可用于诱导或维持麻醉。但受制于异氟醚对气管的刺激性,一般会用其他药物诱导麻醉。异氟醚的给药方式为吸入
  • 卫星电视卫星电视(简称卫视)即通过接收人造卫星转播过来的电视信号节目的电视广播方式。卫星电视的传输过程一般为:通过卫星将地面基站发射的微波信号远距离传输,最终用户使用定向天线将
  • 奥布省奥布省(法语:Aube)是法国大东部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10。5个海外省及大区
  • 埃及埃及华人,是海外华人一部分,他们大概在百多年前来到埃及。埃及,特别是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学长期以来是回族的伊斯兰学习中心。中国政府在1931年曾资助一团回族学生到爱兹哈尔大学
  • 魏拉洛伯士海托尔·维拉-罗伯斯(葡萄牙语:Heitor Villa-Lobos,1887年3月5日-1959年11月17日),生于巴西,拉美最负盛名的古典乐作曲家,也是著名的指挥家和大提琴家。其音乐作品风格深受巴西民俗
  • 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简称运气,又称运气学说,为古人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的一门学问。方法为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干支系统进行演绎,总结人在宇宙中的生理、病理变化。运气学说为一
  • 佐料调味料或调味品是指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成分。如果细分,调味料可以分为作料和佐料。作料指的是在烹调食物之前和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比如腌制食物的料酒、炒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