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

✍ dations ◷ 2025-09-06 19:37:48 #吏部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在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中改为考试院,后来一部分权力又归入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也设有吏部,其首长为吏部尚书。至朝鲜王朝时期,改称吏曹,首长改称吏曹判书。越南古代亦设有吏部的机构。高丽王朝的吏部属尚书省,设吏部尚书一名,次官为吏部侍郎。忠烈王时改制,与礼部合并为典理司,长官称判书。朝鲜王朝时期,吏曹的本曹设置官员九名,分别为判书一名(正二品)、参判一名(从二品)、参议一名(正三品)、正郎三名(正五品)、铨郎三名(正六品)。吏曹之下设有文选司、考勋司、考功司。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日本古代相应采取了二官八省制,设立式部省主管文官之人事、朝仪、学校等事务。758年至764年间改名为文部省,其后相沿至近现代。中书令(中书丞相)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尚书令(尚书丞相)尚书省左仆射尚书省右仆射尚书省左丞尚书省右丞侍中(纳言)门下侍郎给事中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吏部尚书吏部侍郎吏部司郎中司封司郎中司勋司郎中考功司郎中吏部司员外郎司封司员外郎司勋司员外郎考功司员外郎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户部司郎中度支司郎中金部司郎中仓部司郎中户部司员外郎度支司员外郎金部司员外郎仓部司员外郎礼部尚书礼部侍郎礼部司郎中祠部司郎中主客司郎中膳部司郎中礼部司员外郎祠部司员外郎主客司员外郎膳部司员外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兵部司郎中职方司郎中驾部司郎中库部司郎中兵部司员外郎职方司员外郎驾部司员外郎库部司员外郎刑部尚书刑部侍郎刑部司郎中都官司郎中比部司郎中司门司郎中刑部司员外郎都官司员外郎比部司员外郎司门司员外郎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工部司郎中屯田司郎中虞部司郎中水部司郎中工部司员外郎屯田司员外郎虞部司员外郎水部司员外郎吏部司主爵司司勋司考功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相关

  • 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是一种具有药理学或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可被用于开发新药,其化学结构可被进一步优化,以提高药力、选择性,改善药物动力学性质。通过高通量筛选(high-thro
  • 超低频音次声波(英文:Infrasound)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
  • 正规军正规军(英语:regular army),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按照统一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制度和纪律、服装和标志等原则实施组织、管理、教育、训练、补充和供给的军队。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军
  • 鸟母鸟母,又称婆者、婆姐、婆祖,为华人信奉的女神,专责保佑幼童,是七星娘娘、临水夫人、注生娘娘等神祇的从神,传说其鸟首人身,或者人身而附有羽翼,故称“鸟母”,有四位、六位、十二位、
  • 先进先出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先进先出法(英语:First In, First Out,FIFO)是一种存货记账方法,假设用于再加工、出售的原材料或产品存货是最早购入的存货,以最早购入的存货成本作为损
  • 小行星4179小行星4179 (4179 Toutatis)是一颗阿波罗型艾琳达族小行星,同时也是一颗火星轨道穿越小行星。小行星4179的轨道和木星形成3:1的轨道共振,和地球形成1:4的轨道共振。由于它的轨道倾
  • 石滩石滩可以指:
  • 强直阵挛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英语:tonic-clonic seizure),又称为大发作(英语:grand mal seizure),是最为常见的全身性发作类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强直-阵挛性发作包括强直期(tonic p
  • 105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10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