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

✍ dations ◷ 2025-10-16 02:40:38 #五刑
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在西汉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后,五刑则指笞、杖、徒、流、死。五刑是对中国古代刑罚的部分概括,并不代表全部刑罚制度。五刑最早源于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说源于上古时代蚩尤领导的九黎族。有苗氏亡于夏启后,夏启将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损益,形成了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并使之成为主要的刑罚体系。自夏以后、商、周及春秋之际,五刑一直被作为主体刑而广泛使用。先秦时期的五刑在汉文帝时期因为缇萦上书而被废除,由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取代。先秦时期的五刑中,除大辟为死刑,其余四种皆为肉刑,并对人体造成不可回复之伤害。对女性犯人,五刑是指:

相关

  • 胃灼热胃灼热(英语:heartburn),亦称为"酸消化不良"(acid indigestion) 是指在中胸部或上中腹部(epigastrium)所产生的灼热感。疼痛往往源于胸部且可放射到颈部,喉部,或下颌角。胃灼热通
  • 生成文法在理论语言学中,生成文法(英语:generative grammar)是一种尝试接近语法学(英语:Syntax)的方式 。生成文法尝试给出一套规则,其能正确的预测,在一个语言中,什么样的词汇组合能成为正确
  • 语义元语义元,或称语义素,是在先天上能够直接理解而无法以更简化的用词来表述的一组语义的概念。语义元能够表述透过后天习得,但不能被具体定义的单词或短语。 例如,英语 "touch" 最直
  • 有生性有生性(英语:Animacy)是一种基于名词所指称对象的知觉度和是否有生命等而来的、与语义和语法相关的范畴。有生性对一个语言的语法可产生影响,诸如代词选择、格位标记、语序或哪
  • 意大利-西罗曼语根据某些分类法,意大利-西罗曼语支(Italo-Western languages)是罗曼语族最大的一个分支。它又可进一步分为意大利-达尔马提亚语支与西罗曼语支,前者主要包括意大利语、西西里语
  • 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缶部归于六划部首。缶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碳的同位素碳(原子量:12.0107(8))共有15个已知同位素,其中有2个(12C与13C)是稳定的,其他都具有放射性。14C是碳唯一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在宇宙线作用下发生14N + 1n → 14C + 1H反应而产生,半衰
  • 刚刚形成恒星形成是分子云的高密度区崩溃成为球形的等离子体形成恒星的过程。作为天文物理的一个分支,恒星形成的研究包括作为前导的星际物质和巨分子云,到恒星形成过程,早期型恒星和行
  • 海录海录是中国清代的一部地理著作,由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于1820年刻印发行。书中介绍了全世界九十五个国家,是研究18世纪后期中西交通史和东南亚华侨史的重要资料。林则徐在广
  • 巴黎凯旋门巴黎凯旋门(法语: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