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苯甲地那铵
✍ dations ◷ 2025-04-25 18:19:49 #苯甲地那铵
苯甲地那铵(Denatonium benzoate)通常是以苯甲地那铵苯甲酸盐的形式提供(商品名称Bitrex或者Aversion),或者以该阳离子的糖精盐提供。如果以奎宁为基准1,其苦度为1000,该化合物是目前已知最苦的化合物。主要被用作厌恶剂和驱散剂。可由利多卡因(Lidocaine)和氯化苄等原料制得。1958年,苏格兰爱丁堡的麦克法伦·斯密斯(Macfarlan Smith)在研究局部麻醉剂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物质,并为其注册了Bitrex这个商品名称。浓度为10ppm的苯甲地那铵溶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苦得无法忍受。苯甲地那铵常温下是无色不挥发的固体,商品一般为溶液形式。它通常被用作厌恶剂,以避免人们误食其它有毒却无味的物质。例如添加到工业酒精、防冻剂、动物驱散剂、液体肥皂以及洗发精当中,除此之外还用于避免咬指甲。长期暴露在该物质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何种影响是未确定的。苯甲地那铵是一种由季铵盐阳离子与惰性阴离子如苯甲酸根离子或者糖精阴离子结合形成的季铵盐。该物质阳离子的结构和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类似,其差异仅仅是在氨基的氮原子上多了一个苄基官能团。该化合物的应用多与其苦味有关。例如,在工业酒精中添加该苦味盐,避免其被按照酒精饮品的类别征税。特别是SD-40B这种产品,就是用该苯甲酸盐来表明该乙醇液体是用作工业用途。苯甲地那铵的英文名称Denatonium中的“Denat”,实际上来自于英语的Denatured,而工业酒精的英文是Denatured alcohol。该化合物的英文名称Denatonium,实际上就是因为这种特殊应用而得名。在对人体有害的液体或溶剂中添加微量的苯甲地那铵,其苦味可以避免人误饮,如甲醇、乙二醇、油漆、指甲油、洁厕剂。自1995年起,美国俄勒冈州颁布法律,要求在防冻剂、玻璃水当中添加苯甲地那铵。此后,该化合物开始遍布于世界各地。这种添加剂可以避免儿童或者动物误饮防冻剂或者玻璃水,这些物质通常可能是甜的。添加到特殊的指甲抛光剂中,用于避免儿童咬指甲的不良习惯,以及驱逐大型野兽的驱逐剂。此外,由于不同动物对于苯甲地那铵的敏感度不一样,苯甲地那铵也会应用在一些动物毒药当中。例如,由于人类对于苯甲地那铵的敏感度大大高于鼠类,因此灭鼠药中会加入苯甲地那铵来避免人类误食,而与此同时却不影响其灭鼠功效。然而某些猫却不受苯甲地那铵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部分猫对其不敏感,甚至尝不出其味道。虽然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尚不明确,但人们猜测可能是基因表达差异造成的。因为人类中存在已知的基因导致的味觉差异,例如不同人对苯硫脲(PTC)以及丙硫氧嘧啶(PROP)的敏感性差异会比较大。任天堂在2017年3月推出的电子游戏主机任天堂Switch,于Switch的游戏卡带中添加了该化合物,避免因卡带过小(比一般相机使用之SD卡稍小)造成孩童吞食。
相关
- 乔治主义乔治主义是一种经济意识形态,由亨利·乔治提出。乔治主义的观点是每个人拥有他们所创造的东西,但是所有由自然而来的东西,尤其是土地,都属于全人类共有。乔治主义通常与对土地的
- 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常置入之大静脉包括有:全血 · PF24/新鲜冷冻血浆 (冷上清制剂 + 冷沈淀制剂)基于血红蛋白的
- 小亚基核糖体小亚基(英文:Ribosomal Small Subunit,简称“SSU”)是核糖体中较小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小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大亚基共同构成。小亚基在核糖体翻译过程中
- 成冰纪成冰纪(Cryogenian,符号NP2)又名南华纪,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720±0百万年(Ma),结束于635 Ma。成冰纪期间出现雪球地球事件,为生物低潮。整个成冰纪,地球处于冰河时
- 动质体锥体虫Trypanosomatida Bodonida动质体(Kinetoplastid)是一种附有鞭毛的原生动物,包含某些能使人类或其他动物发生严重疾病的寄生虫。这类生物具有许多不同型态,生活于水中或泥
- 身体不适身体不适、身体不舒服是一种全身不舒服的感觉、紧绷或疼痛。身体不舒服常常是身体受到感染或罹患某个疾病的第一个征兆。
- 天之蕉子《天之蕉子》,2019年三立台湾台周五台湾好戏系列之第十三部曲,原剧名为《金蕉岁月》。剧本历时10个月完成,2019年2月20日开镜,3月9日正式开拍,8月8日全剧杀青。三立台湾台于2019
- 潜在热带气旋潜在热带气旋(英语:Potential Tropical Cyclone)指的是近岸热带扰动将于48小时之内命名,并且有极大几率吹袭陆地的一种分级。美国气象局会对这种分级的热带系统发布预警信号。美
- 国书国书是当某国向别国派遣大使、公使时,由派遣国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国家元首的正式文件。即派遣国元首给接受国(地主国)元首的大使、公使介绍信或委任状。中文当中,把召回大使、公使
- 广 林广林(1790年-1858年),苏穆察氏,清朝官员,字艺圃,号乔庵、锄经,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嘉庆庚午科举人,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