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肠
✍ dations ◷ 2025-05-15 11:19:18 #回肠
在人体解剖学中,回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之一。回肠(Ileum)是小肠的最后一段,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下面。人的回肠约占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三,约有2-4米长。回肠多盘于腹腔右下部,借小肠系膜连于腹后壁,移动性大,在人体常为腹股沟疝囊中的主要内容。回肠粘膜的环状皱襞和绒毛都不如空肠发达,但孤立淋巴小结特别是集合淋巴小结的数量则远比空肠要多。下面与盲肠相接,回肠与盲肠之间有回盲瓣。回肠内的pH值通常在7至8(中性或略偏碱性)。回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如维生素B12、氨基酸等。动脉:上肠系膜动脉静脉:肝门静脉神经:vagus nerve
相关
- 趋性趋性(英语:taxis,或称为趋向性)是一生物(或细胞)天生的行为反应,指其对一指向性刺激(由特定方向给的刺激),而会有趋进(正趋性)或远离(负趋性)刺激源的动作。趋性和向性不同,生物的
- 前置胎盘前置胎盘(Placenta praevia)是指胎盘有植入于子宫壁内,但是位在子宫颈管开口(英语:Cervical canal)处或是邻近位置。症状包括在怀孕后半段的出血,血液多半是鲜红色,流血时不会疼痛。
- 消毒剂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内插子内含子(英语:Intron)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更精确的定义是: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
- 崇祯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朱由检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其兄长明熹宗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
- 人格解体障碍人格解体障碍(英语: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称人格解体神经症,简称DPD),是精神障碍之一,通常患者会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诊断标准包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克里米雅–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简称CCHF)是一种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呕吐、腹泻和皮肤瘀点,通常于暴露病原后2周内发
- 网状红细胞网状红血球,即未成熟的红血球,通常占人体总红血球数约1%。红血球生成的过程中,网状红血球会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并在完全转变成红血球之前,在血流中循环大约一天的时间。哺乳动物的
- 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又称铅蓄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一般分为开口型电池及阀控型电池两种。前者需要定期注酸维护,后者为免维护型蓄电池。
-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亦称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