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大地球仪

✍ dations ◷ 2025-08-03 06:32:17 #法拉盛大地球仪

坐标:40°44′47″N 73°50′41″W / 40.746426°N 73.844819°W / 40.746426; -73.844819

大地球仪(英语:Unisphere)是位于美国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内的大型装置艺术,是一座巨型不锈钢地球仪;球体高140英尺(43米),直径120英尺(37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球仪。地球仪下方则围绕着96座喷泉。

大地球仪由景观设计师吉尔莫尔·大卫·克拉克(英语:Gilmore David Clarke)设计,由于美国当时处于二次大战后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颠峰,登陆月球的梦想即将实现,为了庆祝太空时代的开始,这座大地球仪被构思及构建为1964-1965年纽约世界博览会的标志建筑。世博会的主题是“通过理解实现和平”(Peace Through Understanding),大地球仪则代表了全球相互依存的主题,其寓意为“人类在膨胀的宇宙中不断缩小的地球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象征了世界和平。

目前大地球仪已被视为皇后区以至于全纽约市的重要地标,多部电影均曾在该地取景,1995年5月10日,纽约市地标保护委员会授予该地球仪官方地标地位。

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以前是皇后区一座垃圾堆,后用于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世博会结束后,它改作公园使用。1959年,法拉盛草原获选为1964年世界博览会的场地。上次世博会的布局设计师吉尔莫尔·大卫·克拉克和迈克尔·拉普阿诺(Michael Rapuano)被留下来,为新的世博会,对1939年原始的公园布局进行量身定制。:3纽约市公园(英语: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的专员罗伯特·摩西是世博会公司(World's Fair Corporation)的总裁。在世博会结束后,该公司从市里租下了公园,一直租到1967年。

1961年2月,摩西宣布了大地球仪计划,并于次年发布了拟议工作的模型。在最初的概念性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将其设计为铝制、带金属网格的物体。它由彼得·穆勒-芒克合伙人(英语:Peter Muller-Munk Associates)的工业设计师进行了进一步的工业设计,细化为不锈钢构件,并由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美国桥梁公司(英语:American Bridge Company)进行工程制造。

该球体在110天内建成。最后一块陆地在1963年8月13日安装。

在1964年世博会上,夜晚的梦幻灯光带来的日出效果在整个地球表面移动。此外,各国的首都以灯光标示出来。其中一盏灯放置在卡纳瓦克(英语:Kahnawake)印第安人保留地的位置,莫霍克的工人要求放在这里,以纪念他们的劳动。

1966年,世博会结束后,美国钢铁公司捐赠了100,000美元,使大地球仪成为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的永久景点。

1989年,纽约市公园休闲局宣布投资数百万美元,对法拉盛草原可乐娜公园进行修复。工程包括完全修复大地球仪。1993年工程动工,包括大量的结构修复,以及清除钢结构上多年积聚的污垢。自1970年代起关闭的喷泉也进行更换,并安装了新的泛光灯。此外,旁边的两个草坪为玫瑰花园。修复工作于1994年5月完成。当年,皇后区的年度建筑奖将最佳修复奖授予了大地球仪。

1995年5月,纽约市地标保护委员会将大地球仪确认为正式的城市地标。

在斥资200万美元对泵、阀和油漆进行修复后,大地球仪的喷泉于2010年8月12日重新开放。此外,其它网站称,地球仪及其周围环境,包括其倒影池和喷泉,已进行了翻新,费用为300万美元。在2010年布鲁克林/皇后区龙卷风(英语:2010 Brooklyn/Queens tornadoes)中,代表斯里兰卡的陆地从大地球仪上被吹落;那一块在第二年又重新安装。

大地球仪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球仪,直径120英尺(37米),高140英尺(43米),重700,000英磅(317,515千克)。但有些来源称,大地球仪的重量为900,000英磅(408,233千克),其中包括了100短吨(91公吨)的倒三脚架底座。球体由304L型不锈钢构造而成。位于水牛城的刚性金属公司(Rigidized Metals Corporation)使用特殊的纹理图案制作了球体上的各大洲。该纹理是专为这个建筑项目而开发的,命名为“1 UN”,代表“1 Unisphere”。

三个大型的不锈钢轨道环以不同的角度环绕着大地球仪。这些轨道环被认为代表着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尤里·加加林、第一个绕地球轨道的美国人约翰·格伦和第一个主动通讯卫星电星1号的轨道。实际上,早期的设计是,世博会时所有的十二颗人造卫星,每颗都有一个环。但事实证明这不切实际,不仅因为卫星数量和它们的轨道高度,还因为对地静止卫星并不存在一条轨道。结果,出于美学原因选择了象征性的数字3。

大地球仪位于一个大的圆形倒影池的中心,周围环绕着一圈喷泉。96个喷头成对布置,设计是用来遮挡地球仪的三脚架底座的。该设计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使大地球仪看起来好像漂浮在太空中。

大地球仪建在支撑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封闭球(英语:Trylon and Perisphere)的结构基础上。1937年,在最初的封闭球建设期间,需要特别考虑法拉盛草原的沼泽土质。封闭球和后来的大地球仪使用的是同一个平台,其基础使用了528根95至100英尺(29至30米)长的压力矿物杂酚油花旗松木桩。在建造大地球仪之前,对三根木桩进行了结构完整性测试,结果发现它们在整个长度上结构都是完好的。

马里兰休闲世界(英语:Leisure World, Maryland)的正门有一座类似的金属地球仪。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使馆区的宪法大道(英语:Constitution Avenue (Islamabad))上也有一座类似的地球仪。法国的圣特罗佩也有一座。

1976年,乔治·威利格(号称“飞人”,后来又爬上了世界贸易中心)和杰瑞·休伊特(Jerry Hewitt)共同爬上了大地球仪,这是由保罗·霍恩斯坦(Paul Hornstein)执导的名为《第三块石头》(The Third Stone)的短片的一部分。之后没有人再爬上大地球仪,直到2019年9月6日,气候活动家组织反抗灭绝的成员格伦·施莱尔(Glen Schleyer)爬上大地球仪,悬挂横幅以抗议2019年亚马逊雨林野火。他选择大地球仪是因为,它庆祝了世博会的主题——“通过理解实现和平”。

大地球仪已作为许多电影和电视剧的背景,包括电影《黑衣人》、《法律与秩序:犯罪意图(英语:Law & Order: Criminal Intent)》第6季的一集、《风琴飞行(英语:Flight of the Conchords (TV series))》的音乐号,《黑雨》的开头和美国情景喜剧《皇后之王(英语:The King of Queens)》的开场白。世博会的场地和一些展览是加里·辛尼斯的系列剧《CSI犯罪现场:纽约》在几集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第6季第9集《曼哈顿悬日》中,而大地球仪则被作为显著特色。在漫威电影宇宙的《钢铁侠2》、《美国队长》和《蜘蛛侠:英雄归来》中,都在大地球仪举办了史塔克博览会(Stark Expo)。

2018年夏

大地球仪于1964年世界博览会

当时新建的大地球仪在1964–1965年世博会期间

非洲特写

相关

  • 克雅二氏症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英语: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简称CJD),或称克-雅氏症、克-雅氏病、克雅二氏症、克雅二氏病、库雅氏症、库贾氏症、克雅氏症、克雅氏病,是一种发生在
  • 苯乙胺衍生物苯乙胺衍生物(英语:Substituted phenethylamines)是以苯乙胺的衍生物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分类(英语:chemical class)。该分类中的化合物可以用取代基来取代苯乙胺核心结构中氢原
  • 瓦泽奈瓦泽奈是一位下埃及统治者,在巴勒莫石碑中被提及,统治时期为公元前3100年左右。由于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其他证据,他可能是神话中的国王,甚至可能是完全虚构的统治者。
  • 针状体针状体是从太阳的光球以每秒大约20公里向上,直径500公里的动态喷射物,这是在罗马梵蒂冈天文台的安吉洛·西奇神父在1877年发现的。整个色球层都布满了针状体。针状体的生命期
  • 瑞士奶酪瑞士奶酪(Swiss cheese)是一系列奶酪的总称,其中包括埃文达奶酪、格吕耶尔奶酪、阿彭策尔奶酪、拉可雷特奶酪等多种奶酪外,尚有Tilsit、Sbrinz、Tête de moine、Schabziger等多
  • 文康文康,生卒年月不详,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别号燕北闲人,清朝小说家,满洲镶红旗人。祖父为大学士勒保,父英绶。文康在世时间大致为道光初年到光绪初年,曾任理藩院郎中、驻藏大臣、徽
  • 叶澄衷叶澄衷(1840年-1899年),浙江镇海人,清末沪上巨贾,“五金大王”。是中国近代五金行业的先驱,并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原名成忠,幼时丧父,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做学徒。17岁在黄浦江摇舢
  • 尼夫基站尼夫基站(乌克兰语:Нивки,转写:Nyvky)是基辅地铁斯维亚托申-布罗瓦里线的一个车站,开通于1971年11月5日,站名取自于基辅的尼夫基区。尼夫基站是一个浅层地下车站。
  • 自由思想党自由思想党(希腊语:Κόμμα των Ελευθεροφρόνων),希腊极右翼政党,成立于1922年,在1936年颁布八月四日体制后被扬尼斯·梅塔克萨斯解散。
  • 阿布·巴卡尔号护卫舰阿布·巴卡尔号护卫舰是孟加拉海军的一艘导弹护卫舰,舷号F15。该舰是053H2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被命名为黄石号的军舰。该型舰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种采用全封闭结构、全舰空调化、具备“三防”作战能力的水面作战舰艇。该型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次装备“鹰击”8(YJ-8)系列反舰导弹。在053H1型首舰建造之际,海装向沪东造船厂提出了一张053H改进构想外形图,1982年2月20日海军以装订字026号文函告六机部,要求按汇报会确定的内容安排053H1型对海导弹护卫舰修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