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物理学

✍ dations ◷ 2025-05-10 12:14:18 #天体物理学

恒星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恒星内部的结构与物理过程、恒星的演化、脉动与大气内辐射以及致密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等,它奠定了当代天体物理的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次颁给了恒星物理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者。

1920至1940年间,学术界出现了有关恒星内部结构、恒星大气的著作,并定下了恒星物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之后的进展则主要是观测手段与数据分析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有一段飞速发展。如今,此学科已趋于成熟。

恒星的起源是本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也关乎行星与生命的起源。目前研究者仅较为了解质量较小的行星形成过程,而对质量较大者仍不甚了解,不过近年来有一些进展。

此分支主要研究恒星内部的物理过程、结构与演化。在20世纪这部分内容乃是天体物理中成功的理论体系,应用也非常广泛。进入21世纪后,由于恒星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多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这部分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

恒星的振动指恒星光度、视向速度、谱线轮廓等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相关理论主要研究恒星振动的原因、规律、传播范围与方式等内容。许多新兴观测方法与技术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如今赫罗图上多种位置、质量、演化阶段的行星振动都已被观测到。

这个领域通过分析恒星的光谱来了解恒星的大气结构以及化学组成。其研究成果或可对恒星起源问题(以及一些宇宙学问题)的解答有帮助。

其主要研究恒星大气层的结构特点、辐射转移和光谱特性。

相关

  • 上消化道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莫瓦桑亨利·莫瓦桑(法语:Henri Moissan,1852年9月28日-1907年2月20日),法国化学家,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莫瓦桑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他在不良的实验室条件下,首次成功地离析了元素
  • x-ray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马萨诸塞州行政区划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共有14个县,其中的8个县没有自己的政府,只有5个县拥有自己的独立政府,分别是巴恩斯特布尔县、布里斯托尔县、杜克斯县、诺福克县和普利茅斯县。而楠塔基特县则
  • 铁离子三价铁离子(Fe3+)是一种常见的铁的离子,主要存在于铁盐及其溶液中,如氯化铁。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Θ=+0.77V)。虽然常见的含三价铁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但这并不是Fe3+自
  • 反鸟亚纲反鸟类(学名:Enantiornithes)又名反鸟亚纲,是已经灭绝的原始鸟类,也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初鸟类。跟其他原始的鸟类一样,它们几乎都拥有牙齿与爪状的肢体。从化石中发现反鸟亚
  • 电波望远镜射电望远镜(英语:Radio telescope)是一个专门的天线和无线电接收机,在射电天文学用来接收天空中从天文射电源的无线电波。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差别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
  • 蓝烟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菜根谭《菜根谭》,明代洪应明著。揉合儒家中庸、释家出世和道家无为等思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形塑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书名取自宋朝作家汪信民:“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洪应明,字
  • 维基词典维基词典(英语: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姊妹工程,它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基于所有语言的自由的词典。该项目于2002年12月12日启动,发起人是维基人Daniel Alston。维基词典旨在收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