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物理学

✍ dations ◷ 2025-11-22 01:20:40 #天体物理学

恒星物理学,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恒星内部的结构与物理过程、恒星的演化、脉动与大气内辐射以及致密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等,它奠定了当代天体物理的基础。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次颁给了恒星物理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者。

1920至1940年间,学术界出现了有关恒星内部结构、恒星大气的著作,并定下了恒星物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之后的进展则主要是观测手段与数据分析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有一段飞速发展。如今,此学科已趋于成熟。

恒星的起源是本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也关乎行星与生命的起源。目前研究者仅较为了解质量较小的行星形成过程,而对质量较大者仍不甚了解,不过近年来有一些进展。

此分支主要研究恒星内部的物理过程、结构与演化。在20世纪这部分内容乃是天体物理中成功的理论体系,应用也非常广泛。进入21世纪后,由于恒星观测数据的不断增多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这部分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

恒星的振动指恒星光度、视向速度、谱线轮廓等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相关理论主要研究恒星振动的原因、规律、传播范围与方式等内容。许多新兴观测方法与技术促进了该领域的发展,如今赫罗图上多种位置、质量、演化阶段的行星振动都已被观测到。

这个领域通过分析恒星的光谱来了解恒星的大气结构以及化学组成。其研究成果或可对恒星起源问题(以及一些宇宙学问题)的解答有帮助。

其主要研究恒星大气层的结构特点、辐射转移和光谱特性。

相关

  • 爱德华四世爱德华四世(Edward IV,1442年4月28日-1483年4月9日),英格兰国王,由1461年3月4日到1483年4月9日在位。玫瑰战争中约克家族的主要领导者。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之子,出生于法国的鲁昂
  • Insub2/subOsub3/sub氧化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In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且为铟最稳定的氧化物。块状样品可通过铟(Ⅲ)的氢氧化物、硝酸盐、碳酸盐或硫酸盐的热分解来制备。氧化铟的薄膜可以通
  • 十大弟子十大弟子是佛陀在世时十个主要弟子。
  • 诸罗县诸罗县(闽南语:Tsu-lô-Kuān)为台湾清治时期之行政区划,1683年明郑灭亡,经施琅力陈,次年(1684年)4月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并将明郑时期承天府、天兴州、万年州的行政区域略加
  • 太阳质量太阳质量(符号为M☉)是天文学上用于表示恒星、星团或星系等大型天体质量的质量单位,定义为太阳的质量,约为2×1030千克,表示为:1个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3000倍。太阳质量也可以
  • 小行星肖邦3784小行星3784(3784 Chopin)是位于小行星带主带中的一颗直径约为28.53km(±4.4km)的小行星。该小行星于1986年被Eric W. Elst发现,并以19世纪波兰的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弗雷德里
  • 体心立方立方晶系,也叫等轴晶系,它有4个三重对称轴以及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其中的3个互相垂直的4次对称轴或者3个相互垂直的二重对称轴是晶体结晶轴
  • 申润福申润福(1758年-?),字笠父,号蕙园,朝鲜王朝晚期著名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描绘男女间的情爱,据传因此被逐出图画署。他与同一时代的金弘道(号檀园)、张承业(号吾园)并称朝鲜王朝画坛“三
  • 苏门达腊苏门答腊(印尼语:Sumatera)是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也是全球第六大岛屿。全岛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苏门答腊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在中间与赤道相交叉,由两个地区组成:西部巴里散山脉
  • 322国道322国道(或“国道322线”、“G322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浙江瑞安,终点为广西凭祥友谊关。这条国道经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和广西5个省份。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