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柏拉图主义
✍ dations ◷ 2025-10-20 01:44:14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纪由亚历山大城的普罗提诺发展出的哲学派别,是古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流派主要基于柏拉图的学说,再加上斯多葛学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为一个体系。但在许多地方进行了新的诠释。在《新约圣经》时代的哲学本身包含一种宗教态度,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学的缘故。这种宗教哲学就称新柏拉图主义,也就是以希腊思想为基础而创建的宗教哲学。主义主张所有存在皆来自一源,借此个别灵魂能神秘地重返为一;亦强调存在层级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体世界处于最低层级。新柏拉图主义最早产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新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英语:Ammonius Saccas)(175-242),没有留下著作。不过最重要的人物则是他的学生普罗提诺(204-269)。普罗提诺早年在亚历山大学习、研究,直到公元243年到罗马定居。普罗提诺的作品主要都是他晚年的讲课笔记,并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神秘主义色彩。普罗提诺发展了这哲学体系。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人物还有普罗提诺的学生波尔菲里(Porphyry, 232-304)、叙利亚学派的扬布里柯(Jamblicus, 330以前)、雅典学派的小普鲁塔克(350-433)和普洛克罗(Proclus, 411-485)。教父们为了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并使知识更充实,教父开始将《圣经》教训与古希腊哲学融合。而在早期基督教时期(公元2-5世纪)的教父思想,由于是根据《圣经》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建立的,一般称为“教父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相当重要,不只是因为它影响了提出第一个神学体系的俄利根,它还借由狄奥尼修斯的著作,影响了之后一切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形式,以及大多数的古典基督教神学形式,特别是关于上帝、世界和灵魂的学说。普罗提诺认为它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净化(Katharsis)灵魂的宗教体系。普罗提诺认为上帝是超越的The One(太一、元一、一),是至高的善,他包括一切存在的事物,不能说他是什么只能说他不是什么。这无限者是任何事物的根源。他是永恒的、不改变的。普罗提诺比喻,上帝像无限的喷泉,并永不枯竭。又像是太阳,从中辐射光芒,而无损于太阳。宇宙是出自上帝的流射物,是祂无限全能不可避免的漫溢,流射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纯粹的思想或精神(nous)、或译为心灵(mind),第二个阶段是灵魂(soul)和第三阶段是物质(matter)。而流射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原因。纯粹思想是现象世界的模型或标准,不占时间、空间;是完美、永恒又和谐的;是可以用智力理解的世界。上帝在nous中显出他自己。nous就是柏拉图所称为理念的一切形式和结构。任何真的、美的都包含在其中,是一个永恒的普遍本质。灵魂起源于纯粹思想,只要有理念或目的,他就力图实现自己,产生某种东西。他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趋向纯粹思想,是一个拥有“观念”的灵魂。一方面又趋向感官世界,是一个怀有欲望的灵魂。灵魂产生了物质。物质的本身,既没有形式、性质、权能,他是绝对的贫乏,是邪恶的基质,离上帝最远。恶不是一种肯定的力量,它是精神的东西的否定,当灵魂趋向到非存在就产生了恶。恶不是一种本体论的实在,而是一种“非存在”(non-being)。当灵魂追求到来源本身,达到最后目的,他变成与上帝合而为一。这个道路是艰辛的,是一种借着禁欲主义的进化过程。在最高的出神入迷的状态时,就是普罗提诺所谓的飞向元一,什么是人存在的目的(telos),这个问题柏拉图已经给予了回答:尽可能变的与上帝相似(o`moiwsij tou deou kata to dunaton)。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只是缺乏亮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照耀着神圣之光,但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普罗提诺认为,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而柏拉图所提出的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而为一。在一些偶然的时候,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新柏拉图主义与柏拉图之上帝观有些不同之处。柏拉图的上帝就是至善的理型(the Form of the God),这样的上帝是非人格化的。另有一造物者称为巨匠造物主,按照至善理型将世界造出来。普罗提诺的上帝则是太一(the One),是绝对超验的(transcendent),任何描述都不适合他。即使太一与至善也只能算是类比的描述。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上帝,当然也是非人格化的,但比起柏拉图更把上帝的超越性推到极点。普罗提诺又认为太一流溢(emanates)出心智(Mind)与世界魂(World Soul)。但柏拉图从来没有用过发散这个词,也没有明说众理型是如何从太一而出(Copleston, 1946, p.177)。
相关
- SSTAR小型、密封、便携式自控反应堆(英语:Small, Sealed, Transportable, Autonomous Reactor,缩写:SSTAR)是一种已提出的由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为主体设计及研发的一款设计
- 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简称RBBB)是一类心脏电传导系统阻滞疾病(英语:heart block)。乃肇因于心脏的右束支传导阻断,进而造成电讯号无法经由此途径传入右心室,而
-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作用(英语:Biomagnification),也叫生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例如DDT或汞的浓度沿生物链的递增。
- 毒液毒液(英语:venom)是一种由动物分泌出来的毒素,目的是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不同毒液造成的伤害也会不同;那些会致死的毒液通常会用半数致死量(LD50、LD50 或 LD-50)来测量其毒性。许
- 词形变化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又译作形态变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词(或词根)的变化,以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印欧语屈折变化又可以分为变位
- 核糖核酸酶P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简写为RNase P)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P也是一种核酶,即由一个RNA分子发挥催化活性,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蛋白质以外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 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bupivacaine 发音为/bjuːˈpɪvəkeɪn/)是一种氨基酰胺类的局部麻醉药。阿斯利康制药以多个商品名称进行销售,包括Marcain、Marcaine(麻卡因)、Sen
- 结晶学晶体学,又称结晶学,是一门以确定固体中原子(或离子)排列方式为目的的实验科学。“晶体学”(crystallography)一词原先仅指对各种晶体性质的研究,但随着人们对物质在微观尺度上认识
- 朱鹮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又名朱鹭、鹮、日本凤头鹮、红鹤、朱脸鹮鹭。根据2014年统计,朱鹮数量现在2000多只,其中野生朱鹮1000只左右。与大部分鹭科鸟类相似,朱鹮的栖息地和取
- 热绝缘热绝缘(Thermal insulation)是减少因物体之间热接触或辐射范围影响产生的热传递(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热能的传递)。使用特别设计的方法或工艺以及适当的物体形状和材料可以实现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