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胡刀

✍ dations ◷ 2025-10-16 23:56:28 #刮胡刀
刮胡刀,亦称为剃须刀,是用来刮胡须的刀,最早在1800年出现,但是由于使用上容易伤人,需要抹上刮胡泡软化胡渣以便刮除。金·坎普·吉列改良刮胡刀,使刮胡刀在使用上更安全,并于1903年创立吉列公司生产制造,经过不断的沿革之后,刮胡刀变得更便利,如电动刮胡刀的发明;具有更佳的刮胡品质,如改多刀头设计。早期安全型的刮胡刀,内只有一块刀片,可以替换。具有三刀头的刮胡刀最早期的刮胡刀电动刮胡刀,又称电动剃须刀、电动须铇,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包括旋转式与往复式(振动)刀头。电动刮胡刀跟一般刮胡刀比起来,不易刮伤皮肤,比刮胡刀在使用上安全许多,需经由充电、接上电源或者装配电池才能使用,但清理较刮胡刀费时。旋转式剃须刀是由飞利浦于1928年11月6日发明。其作用原理是将刀片套上马达置于不易形变的硬网之下,以马达的转动替代手动的刮除动作,达成刮除体毛的效果,硬网用来保护使用者不被旋转中的刀片割伤。

相关

  • 链球菌等链球菌(学名:Streptococcus)是一类球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厚壁菌门的一个属。这些细菌细胞分裂时总是沿一个轴,所以通常成对或者链状的。因为这些特征,他们被称作“链球菌”,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痂(音jiā)指伤口或疮口表面形成的块状物,质硬,主要成分为血小板、纤维蛋白、细菌残骸等。结痂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伤口或疮口继续出血,在伤口或疮口愈合后会自行脱落
  • 果胶果胶(英语:pectin),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是植物细胞间质的重要成分。果胶沉积于初生细胞壁和细胞间层,在初生壁中与不同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 误诊医疗疏失,又称医疗过失、医疗错误、医疗失误,通常指可以被避免的医疗照护不良反应,无论它是否明显的被证明对病人有危害。它可能是源自于不精确或错误的诊断、或疗法。造成严重
  • 土豆土豆可能表示:
  • 匡廷云匡廷云(1934年12月29日-),四川资中人,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1962年于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毕业,获副
  • 拉尔夫·本奇拉尔夫·约翰逊·本奇(Ralph Johnson Bunche,1903年8月7日-1971年12月9日),美国政治学家、外交家,由于1940年代后期在巴勒斯坦的调停工作而获得1950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第一位获
  • 对马海峡对马海峡(日语:対馬海峡/つしまかいきょう Tsushima kaikyō */?;朝鲜语:쓰시마해협/쓰시마海峽 Sseusima haehyeop */?),西方历史作品常译作Tsu Shima Strait或Tsu-Shima Strai
  • 吉列尔莫·哈罗吉列尔莫·哈罗(西班牙语:Guillermo Haro,1913年3月21日-1988年4月26日),墨西哥天文学家,生于墨西哥市。赫比格-哈罗天体的发现人之一。哈罗生于墨西哥市,童年经历了墨西哥革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