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宫调

✍ dations ◷ 2025-08-02 14:12:35 #中国音乐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曲艺,中国古典文学

诸宫调是中国于北宋出现的一种说唱文学或叙事韵文,起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进入元朝后渐与元朝当时更受欢迎的体裁融合。

诸宫调或源自山西。北宋后期,诸宫调由山西泽州人孔三传在开封首创。现存《刘知远诸宫调》在山西平阳刊印,《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故事都发生在今山西境内,其押韵均属山西方言。故调宫调或起源于山西。

北宋后期,孔三传在开封的瓦肆勾栏中演出诸宫调,颇为流行,“士大夫皆能诵之”。宋室南渡,诸宫调由南迁的艺人带到南方。南宋时,临安有男女艺人效法孔三传,演出诸宫调;其他大城市中,也偶有女子以诸宫调卖艺维生。入元后,诸宫调曾在忽必烈宫中演出。

诸宫调消亡于14世纪,无人演出,作品逐渐散佚。明代重刊《西厢记诸宫调》时,题目已不用“诸宫调”之名。

诸宫调采用不同的宫调与曲子,合成一组,加插说白,说故事与唱曲合而为一,从而讲唱故事。以《西厢记诸宫调》为例,共用15宫调,129曲子。

诸宫调开首有开场诗。早期诸宫调的曲子,采用词的两片结构,套数组织较简单,多由一支双片曲子与一支结朿曲组成。后期诸宫调,曲子则多采用曲的单片结构,套数组织转趋繁复。

诸宫调中的套数,包含一支或一支以上的曲和一支“尾”。(若套数中只有一支曲时,这支往往是双片曲。)“尾”的发明是诸宫调的主要特点。诸宫调的“尾”必由三句七言诗组成,句句押韵。最后一句往往是点明题旨、引人发笑的妙语。

孔三传的诸宫调,以“灵怪”和讥诮讽刺读书人为主题,题目失传。今可考诸宫调仅有4部:《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双渐小卿”及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刘知远诸宫调》作者不详,原有12卷,今存5卷,1907-1908年间由俄国考古探险队在张掖发现。

故事讲述刘知远由贫贱而发迹,位至九州安抚使,夫妇兄弟子母团圆。作品文风俚俗,语言明显带北方方言特色。

《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约撰于12世纪晚期,长约5万字,故事改编自唐传奇《莺莺传》,作者题“董解元”。“解元”可指未出仕的士人或职业艺人。在元代,董解元以为人乐天知命、恬静闲适而著名,有两部杂剧以董解元为主角。

《董西厢》文字熟练,人物描写绘影绘声,深刻精细,内容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人的爱情冲破礼法藩篱,其婚姻却又建立在门第功名之上,反映士大夫的思想。

《董西厢》现存最古版本刊于1557年,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诸宫调。

此诸宫调原名不详,12世纪中张五牛原著,13世纪中期商道(1190?-?)改编,今佚,情节讲述书生双渐和名妓苏小卿的爱情故事。双渐与苏小卿山盟海誓,鸨母却将苏小卿卖给富商,双渐高中科举后携苏小卿逃走,团聚结合。

作者元代涿州人王伯成,成书于13世纪后半期,今无完帙,部分曲子辑入明代的《雍熙乐府》。这部诸宫调中曲子与套数的排列,与元代杂剧分别不大。

南宋戏曲《张协状元》的开场诗自称为诸宫调,但这部戏曲没有诸宫调的一般特征。后世把《张协状元》划为南戏(或称戏文),而只有其开场诗部分被视为诸宫调的残篇。

诸宫调多在大都市的娱乐场所“瓦肆勾栏”中演出,男女艺人以此卖艺维生,演出时一人讲唱。明代时有官员家中唱《董西厢》,则数十人轮唱。

诸宫调唱曲,以用鼓、锣、板或琵琶伴奏。作品卷中或每卷之末,往往都制造悬念。演出时,往往在悬念处暂停,以便演员将周围的听众吸引过来。

《董西厢》英译本由陈荔荔译出,1976年于剑桥出版;荷兰文译本由Wilt L. Idema(伊维德)译出,1984年于阿姆斯特丹出版。

相关

  • 德拜德拜(符号为D)是一种CGS制的矢量单位。 它是偶极矩(或称电偶极矩)的非国际制单位(non-SI metric system|metric unit)。这个单位为纪念物理学家彼得·德拜而以其名字命名。德拜被
  • 北碚北.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
  • 德鲁德模型电传导的德鲁德模型在1900年 由保罗·德鲁德提出,以解释电子在物质(特别是金属)中的输运性质。这个模型是分子运动论的一个应用,假设了电子在固体中的微观表现可以用经典的方法
  • 波希米亚公国波希米亚公国(拉丁语:Ducatus Bohemiæ;捷克语:České knížectví;德语:Herzogtum Böhmen),亦称为捷克公国(英语:Czech Duchy)是一个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君主制国家,1002年后也是神圣罗
  • 包新第包新第(1911年-2000年1月24日),英文名:Sandys Bao,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台糖”重要人物,台湾制糖工业奠基人物之一。又作包新弟,浙江鄞县人。大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鄞县
  • 世纪报世纪报(英语:),是费尔法克斯传媒时代有限公司在185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发行的每日新闻报纸。该报纸主要在维多利亚州发行,但也可以在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南澳大利亚州
  • 寡妇和不义的官的比喻寡妇和不义的官的比喻是《路加福音》第18章第1-9节记载的一个耶稣的比喻。在这个比喻中说到某城里有一个“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的审判官,一位寡妇坚持不断地要求为她伸冤,起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语:)是一部1985年英国拍摄的电影长片,由露丝·鲍尔·贾华拉(Ruth Prawer Jhabvala)编剧,詹姆斯·艾佛利导演,伊斯梅尔·莫尔昌特(Ismail Merchant)监制。电影
  • 升阳举经汤升阳举经汤属于中医方剂的经产剂,来自李东垣,由10味中药组成,是用以治疗由于劳伤所导致崩漏的常用方剂。症状常见崩漏,身热自汗,短气,倦怠懒食。《医方集解》将本方归于足太阴阳明
  • 22毫米枪榴弹22毫米枪榴弹是一种内径为22毫米的后部尾管式枪榴弹。22毫米的尾管内径是枪榴弹当中最广泛使用的标准,并且在后来成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缩写:NATO;法语缩写为OTAN)的标准。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