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德模型

✍ dations ◷ 2025-10-16 07:20:04 #德鲁德模型
电传导的德鲁德模型在1900年 由保罗·德鲁德提出,以解释电子在物质(特别是金属)中的输运性质。这个模型是分子运动论的一个应用,假设了电子在固体中的微观表现可以用经典的方法处理,很像一个弹珠台,其中电子不断在较重的、相对固定的正离子之间来回反弹。德鲁德模型的两个最重要的结果是电子的运动方程:以及电流密度 J {displaystyle J} 与电场 E {displaystyle E} 之间的线性关系:在这里, t {displaystyle t} 代表时间, p {displaystyle p} 、 q {displaystyle q} 、 n {displaystyle n} 、 m {displaystyle m} 和 τ {displaystyle tau } 分别代表电子的动量、电荷、数密度、质量,以及与离子碰撞之间的平均自由时间。后一个表达式尤其重要,因为它用半定量的术语解释了为什么欧姆定律,电磁学中最普遍存在的一个关系,应该是正确的。德鲁德模型最简单的分析,假设了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既是均匀的又是恒定的,且电子的热速度足够大,使得它们在碰撞之间仅仅积累了无穷小的动量 d p {displaystyle dmathbf {p} } ,这平均每隔 τ {displaystyle tau } 秒发生一次。于是,在时间 t {displaystyle t} 分离的电子自从它上一次碰撞将平均运动了 τ {displaystyle tau } 秒,因此将积累了动量:在它上一次碰撞期间,这个电子向前面反弹的机会将刚刚与向后面反弹的机会相等,因此所有对电子动量的之前的贡献都可以忽略,便得到表达式:代入以下关系:便得出上面提到的欧姆定律的表述:电子的运动也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效的阻力来描述。在时间 t = t 0 + d t {displaystyle t=t_{0}+dt} ,电子的平均动量将为:由于平均来说, ( 1 − d t / τ ) {displaystyle (1-dt/tau )} 个电子将不经历另外一次碰撞,而那些经历另外一次碰撞的电子将对总的动量仅有可忽略的贡献。经过一番计算,便得出以下的微分方程:其中 ⟨ p ⟩ {displaystyle langle mathbf {p} rangle } 表示平均动量,m表示有效质量,q表示电子的电荷。这是一个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于是,稳态解( d d t ⟨ p ⟩ = 0 {displaystyle {frac {d}{dt}}langle mathbf {p} rangle =0} )为:像上面一样,平均动量可以与平均速度有关,而这又可以与电流密度有关:于是可以证明,物质满足欧姆定律,其直流电电导率为 σ 0 {displaystyle ,sigma _{0}} :德鲁德模型还可以预言在角频率为 ω {displaystyle ,omega } 的时变电场的响应下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这里假设了还存在另一种惯例,所有方程中的 i {displaystyle ,i} 都用 − i {displaystyle ,-i} 来代替。虚数部分表示电流落后于电场,这是由于电子大约需要时间 τ {displaystyle ,tau } 来对电场的变化作出响应。这里德鲁德模型是应用于电子的;它既可以应用于电子,又可以应用于空穴,也就是说,半导体中的正电荷载流子。这个简单、经典的德鲁德模型提供了金属中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传导、霍尔效应,以及热传导的非常好的解释。这个模型也解释了1853年发现的魏德曼-弗朗茨定律。然而,它大大高估了金属的电子热容。实际上,金属和绝缘体在常温下的热容大致上相等。虽然模型可以应用于正电荷(空穴)载流子,像霍尔效应所验证的那样,它并不预言它们的存在。德鲁德在最初的论文中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他估计电导率仅有实际值的一半。

相关

  • 戴维·巴尔的摩戴维·巴尔的摩(英语:David Baltimore,1938年3月7日-),美国生物学家,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并曾在1997年到2006年期间担任校长。他还
  • 盐桥盐桥 (Salt bridge) 在化学上是指一种实验装置,用以连接贾凡尼电池(伏打电池,一种电化电池)的氧化半电池和还原半电池。盐桥通常分为两类:玻璃管型和滤纸型。此型盐桥由U型管和填
  • 弗朗兹·鲍尔弗朗兹·鲍尔(Franz Andreas Bauer,1758年3月14日-1840年12月11日)是一位奥地利植物画家,在他的家族中也有多位画家。他为许多植物构造与花朵绘制了精细的插图,且其中包括一些显微
  • 亨利·艾林亨利·艾林(英语:Henry D. Eyring,1901年2月20日-1981年12月26日),墨西哥出生的美国理论化学家。艾林曾任1963年度美国化学会主席和1965年度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66年因为对反应速
  • 赵继宗赵继宗(1945年-),北京人,中国神经外科专家,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2012年成为“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
  • 姊(姐),通常在口语中多称为姊姊、姐姐或家姐,中国古代又称女兄。一般来说是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而又是同一父亲或母亲所生的女性。有时也有用作较自己年长的女性朋友的称呼,或用
  • 郁金香革命郁金香革命(亦作“黄色革命”,“柠檬革命”,或称第一次吉尔吉斯革命),指2005年2月27日和3月13日的议会选举之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阿斯卡·阿卡耶夫及其政府的倒台。
  • 利贝昆氏腺利贝昆氏腺是位于十二指肠壁和空肠壁的一种外分泌腺,在不同的位置,其功能不尽相同。
  • 能级能级(英语:Energy level)理论是一种解释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轨道的一种理论。它认为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分立的轨道上运动,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具有分立的能量,这些能量值即为能级。电子
  • 中药列表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辛夷 苍耳子 藁本 葱白 灯盏细辛 鹅不食草薄荷 柴胡 葛根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升麻 淡豆豉 蔓荆子 浮萍 木贼 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