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湖清代采石场
✍ dations ◷ 2025-04-28 12:45:28 #内湖清代采石场
内湖清代采石场遗址位于台北市内湖区环山路136巷底,于清代及日治时期被称为北势湖采石场, 乃台北城筑城之官方采石场。 创建年代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为供应台北城建设城墙之需求而开发,出产石英砂岩石材。日治时期及战后还有零星开采,以供应当地民生建设为主。现已停止开发, 1998年5月4日, 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内湖清代采石场”为市定古迹, 因其乃台湾惟一因采石兴建台北城壁而被指定为古迹之案例, 具相异于一般古迹的独特性。台北盆地邻近蕴藏优良石材,包括八里的观音山,内湖的大金面山与小金面山。 清末光绪年间兴筑台北府时, 开采内湖及大直山区所产的石材作为城墙建材,亦为民间建材来源之一, 今日金山南路电信局旁旧监狱围墙, 尚可发现台北城墙的旧石料。近年为自然生态保护, 石场已废弃, 现场尚存当年开凿遗迹,与石料从山上运出专辟滑下斜坡道。内湖清代采石场开采的方法, 可能是将山石凿孔再进行裂解, 包含粗解(凿洞与劈开), 细解,再以槽状重力滑落运送下山, 抵达基隆河岸码头后, 以船运至台北城邻近码头上岸利用。 今日内湖清代采石场古迹范围, 只为昔日北势湖采石场之一部分, 日治时期北势湖出产之石条用途,主要为下水道侧石、障壁及石垣。 而后台北城壁拆除的石材转作他用,城为公共建筑物的石基、下水道石垣、铁道桥梁的石材、码头石材使用及家户民宅墙壁。1945年二战后,只剩零星采石商, 后由于不在具经济价值而荒废而被山林所掩盖, 渐渐被世人所遗忘。 1996年元旦在大金面山南侧山腰, 因为烤肉不慎引起的火烧山, 而使内湖清代采石场重见天日。内湖清代采石场位于金面山一带, 乃二千多万年以前所形成的‘木山层’, 由石英砂岩所组成,在阳光照射时会发出闪闪动人的光彩, 故称‘金面山’。 此处含石英结晶的砂岩,一般用来盖房子、修步道或为玻璃原料, 而台北城墙“灰黑色的石英砂岩”的基石,即采自大金面山一带。 此处所产北势湖石的矿物组成, 石英83.0%, 长石4.0%,岩屑8.0%, 胶结物占5.0%。坐标:25°05′36″N 121°34′14″E / 25.09333°N 121.57056°E / 25.09333; 121.57056
相关
- 疾病管制局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简称疾管署),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辖下的一个所属机关,负责建立现代化防疫体系。
- 5-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英语:fluorouracil,简写为5-FU或f5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5-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常与亚叶酸(leucovorin)合并使用。二氟化氙与尿嘧啶反应后,会
- 双受精双受精(英语:Double fertilization,或称作双重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当一朵花的雌蕊经授粉作用后,花粉粒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前端有管核引导生长,并经由
- 北极圈北极圈是指纬度数值为北纬66.5°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与黄赤交角(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所在的纬度数值)余角。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被称为“北极圈内”。通常,北极圈
- 巴比伦密码《生死新纪元》(英语:Babylon A.D.,港台译《巴比伦密码》)是一部于2008年上映的美、法合拍的科幻电影,由法国导演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执导,剧情改编自Maurice G. Dant
- 前mRNA前信使RNA(英语:Precursor mRNA,简称为前mRNA、mRNA前体)是一种未成熟的单链信使核糖核酸(mRNA)。前mRNA是从细胞核中的DNA模板通过转录而合成的。前mRNA构成了不均一核RNA(或称为
- 有氧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填字游戏填字游戏是一种常见的纸上益智游戏。游戏一般给出一个矩形的表格。这个表格被分割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方格,方格的颜色有白色与黑色两种。白色的方格组成一些交叉的行与列,行列
- 慈安孝贞显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ᠵᡝᡴᡩᡠᠨ ᡳᠯᡝᡨ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 jekdun iletu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jekdun iletu hvwangheu;1837
- 滨口滨口雄幸(1870年5月1日-1931年8月26日),日本大正、昭和初期政治人物,日本第27任内阁总理大臣,人称“狮子宰相”。高知県长冈郡五台山村出身,1895年东京帝国大学(今 东京大学)毕业,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