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溪客家话
✍ dations ◷ 2025-10-21 15:56:26 #明溪客家话
邵将语,又称邵将话、闽赣语,是汉语族闽语支的一种语言,流通区域包括中国福建省的邵武、光泽、顺昌、将乐、明溪、泰宁等县、市。邵将语通行地区处于福建、江西和客家三个文化圈交界处,这一带通行的众多方言被中国大陆学者笼统地称为闽赣过渡方言和闽客赣过渡方言。其中,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四县市属“闽赣方言”过渡区,将乐、顺昌、明溪三县属“闽客赣方言”过渡区。邵将语各方言的归属曾存在过争议。语言学界早期曾一度将这一带的众多方言归属于赣语或闽北语之下,但后来被单独划出,列为闽语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这一带地区虽属于闽北的建州管辖,但与建州治所建瓯交通不便。反倒与江西地区交通更为便捷,来往密切。在加上宋、元期间大量江西人南下定居,这一带的闽语融入了大量赣语元素,便被赣化了,形成了今日的邵将语。闽赣方言过渡区中,建宁话赣化最彻底,保留的闽语成分最少;光泽话的赣语成分也多于闽语,与资溪一带的赣语很接近;唯邵武话和泰宁话保留了大量闽北语成分。邵武话和光泽话比较接近,与建宁话、泰宁话之间皆存在沟通困难。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建宁话和泰宁话已被剔出邵将语片区,当作赣语的一种方言。在这区域里,邵武曾长期作为当地的行政中心,因此学界将邵武话定为代表方言。将乐县全境、顺昌县西部以及明溪县北部,则是闽客赣方言过渡区。这一地区属于武夷山南脉,在1.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低山地大约有人口100万。这一地区受到赣语和闽西客家语的影响,但相对于邵武一带的闽赣方言过渡区,保留了很多闽北语的特色。将乐话与顺昌县西部通行的顺昌话相差不远,但明溪县的明溪话存在较大差异,难以互通。在《中国语言地图集》里,已将明溪话剔除出邵将语片区,划归客家语汀州片。这一带一直缺乏有影响力的一种方言,而历史上将乐县是最早建县的,因此学界便将将乐话定为代表方言。由于这一带地区方言之间都难以互通,当地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加上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今日这一带的方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语言地图集》和ISO 639-6,将邵将语(闽语邵将区)划分为以下四种方言:
相关
- 亨利三世亨利三世(英语: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但却是英格兰历史上最不出名的国王之一。亨利三世的父亲是英格
- 氨基葡聚糖糖胺聚糖(英语:Glycosaminoglycan,简称为GAGs,旧称为黏多糖(英语:mucopolysaccharides))是蛋白聚糖大分子中聚糖部分的总称。由糖胺的二糖重复单位组成,二糖单位中通常有一个是含氨
- 巴陶氏症候群巴陶氏症候群(Patau syndrome),又称13-三体症候群,染色体三倍体症之一,少见,患者多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13-三体症候群早在1657年便由丹麦医学家托马斯·巴托林发现,但其染色体性质
- WSRI网络科学是从交叉学科研究成长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致力于研究复杂网络的性质,并且应用这些性质去研究一些具有网络特点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网络,计算机网络,生物圈网络,学
- 头足动物头足纲(学名:Cephalopoda)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化石种在一万种以上,现仅存786种,主要是各类乌贼和章鱼。头足纲可分为两个到四个亚纲,其中现存两个亚纲。一个是蛸亚纲(Coleoidea)
- 羽鳃纲羽鳃纲(学名:Pterobranchia)是半索动物门的一个纲。大多数生活在较深的海水中,种类仅有3个属。体外有分泌的管,以柄附着在海底。例如头盘虫(Cephalodiscus)、无管虫(Atubaria)。在电
- 环意大利赛环意自行车赛(意大利语: Giro d'Italia)是公路自行车运动界中的年度大赛,UCI的三大自行车环赛之一。起初,是米兰体育报为了增加销量而在1909年透过借贷与募款举办,然而目前则由RC
- 三蝶烯三蝶烯(英语:Triptycene)是一种由蒽和苯炔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合成的芳香烃。三蝶烯还具有三重对称性和桨状结构,是一种桶烯的相似物。三蝶烯的碳架结构十分稳定,所以三蝶烯及
- 钩恙螨属钩恙螨属(学名:Leptotrombidium;(/ˌlɛptoʊtrɒmˈbɪdiəm/),又名纤恙螨属,是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恙螨目恙螨总科恙螨科之下的一个属,可透过叮咬人类而令人类感染恙虫东方体(O
- 苏克萨哈苏克萨哈(满语:ᠰᡠᡴᠰᠠᡥᠠ,转写:Suksaha;?-1667年),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或称苏克沙哈。康熙帝亲政之前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为鳌拜所害,绞死。父苏纳,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