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 dations ◷ 2025-09-06 20:28:41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英语: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是美国于1957年在南极点设立的科学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地球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也是世界纬度最高的考察站。其名称是为纪念在1911年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罗尔德·阿蒙森和1912年抵达的罗伯特·斯科特。为支持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此站在1956年开始建设,并自此一直有人居住于此,目前此站所在处距离地理上的南极点约100米,并以约每年十米的速度漂移远离南极点。虽然美国自1957年一直在南极点维持有基地,但中央建筑、厨房和通讯单元曾重建和迁移过数次,包含这些单元的基地就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海拔约2,835米,该站位置的冰盖厚度约2,850米,雪约以每年60–80毫米(换算成水)的速度累积。最早的此站是由美国海军的一个18人小组在1956年–1957年间构筑,此小组在1956年10月到达此地,并在此地度过1957年的冬天,成为第一群在南极点过冬的人。因为南极点的冬季状况从未被测量过,因此初始站部分被建在地下,以在能想像的最糟气候下保护它,1957年记录的最低温度是零下74.5°C,这样低的气温,再加上低湿度和低气压,使得只有在适当保护下人类才有可能应付。如同所有在南极点的建筑,初始站使得雪在风吹下不断累积在周遭,更以约每年1.2米的速度将此站不断埋深,因此此站于1975年被放弃。现已被雪深埋,大半木制的屋顶也已被压崩,因而属危险区域并禁止人员进入。在1958年1月3日,英联邦横南极探队中的新西兰部分在艾德蒙·希拉里爵士领导下从斯科特站到达此地,卫维恩·福斯爵士(Vivian Fuchs)领导的英国科学小组随后。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位于南极高原,属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一年有8个月(3月至10月)的平均气温在-50°C以下。寒季(4月至10月)时,最低气温低于-70°C的情况十分常见,可偶尔降至-80°C以下。即便在最热月,气温也鲜少高于-20°C。最冷月为7月,平均气温-60°C,极端最低气温-82.8°C(1982年6月23日)。最热月为12月,平均气温-28°C,极端最高气温-12.3°C(2011年12月25日)。由于地处南极洲内陆,阿蒙森斯科特风速不高,强风少见。年平均风速约5.5米/秒,最大风速为25米/秒。该站的极昼极夜现象十分显著,极夜现象从3月下旬开始,延续到9月下旬,长度几近6个月,极昼时间同等。
相关
- 医师誓词希波克拉底誓词(希腊语:Όρκος του Ιπποκράτη,英语:Hippocratic Oath),俗称医师誓词,是西方医生传统上行医前的誓言,希波克拉底乃古希腊医者,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
- 爱奥尼亚伊奥尼亚(拉丁语:Ionia;古希腊语:Ἰωνία;土耳其语:İyonya;这三种语言的发音均为“伊奥尼亚”而非“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伊奥尼
- cytochrome P450结构 / ECOD细胞色素P450(英语:cytochrome P450)超家族(官方缩写为CYP)是一大类多种多样的酶。大多数细胞色素P450酶的功能是催化氧化有机化合物。细胞色素P450的受质包括有:如脂
- 在线百科全书列表网络百科全书是可以透过电脑在网络上浏览的百科全书。当中包括:
- 雪峰山雪峰山脉主体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是湖南境内重要的山脉,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崀山风景区为最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抗日战争
- 桥社桥社(Die Brücke)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个艺术组织,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发起者和代表人物有恩斯特·路德维希·克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905-1913)、施米特-罗特
- 真蜱科蜱(拼音:pí,注音:ㄆㄧˊ,音同“皮”),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仅约火柴棒头大小。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
- 传输在电信业中,传输是一种传输电学消息(连带经过媒介的辐射能现象)的行为。消息可以是一串或者一组数据单元,比如二进制数字,通常也称为帧或者块。传输可以分为两部分:在一般信息论中
-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82号(位于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左前方),以台湾原住民文物及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1994年6月在林迺翁文教基金会主持、顺益汽车
- 快捷飞兆半导体公司(英语:Fairchild Semiconductor),俗称“仙童半导体”,是美国的一家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公司,当前总部设在桑尼维尔。曾经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集成电路(略微领先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