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 dations ◷ 2025-07-06 03:42:31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英语: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是美国于1957年在南极点设立的科学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地球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也是世界纬度最高的考察站。其名称是为纪念在1911年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罗尔德·阿蒙森和1912年抵达的罗伯特·斯科特。为支持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此站在1956年开始建设,并自此一直有人居住于此,目前此站所在处距离地理上的南极点约100米,并以约每年十米的速度漂移远离南极点。虽然美国自1957年一直在南极点维持有基地,但中央建筑、厨房和通讯单元曾重建和迁移过数次,包含这些单元的基地就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海拔约2,835米,该站位置的冰盖厚度约2,850米,雪约以每年60–80毫米(换算成水)的速度累积。最早的此站是由美国海军的一个18人小组在1956年–1957年间构筑,此小组在1956年10月到达此地,并在此地度过1957年的冬天,成为第一群在南极点过冬的人。因为南极点的冬季状况从未被测量过,因此初始站部分被建在地下,以在能想像的最糟气候下保护它,1957年记录的最低温度是零下74.5°C,这样低的气温,再加上低湿度和低气压,使得只有在适当保护下人类才有可能应付。如同所有在南极点的建筑,初始站使得雪在风吹下不断累积在周遭,更以约每年1.2米的速度将此站不断埋深,因此此站于1975年被放弃。现已被雪深埋,大半木制的屋顶也已被压崩,因而属危险区域并禁止人员进入。在1958年1月3日,英联邦横南极探队中的新西兰部分在艾德蒙·希拉里爵士领导下从斯科特站到达此地,卫维恩·福斯爵士(Vivian Fuchs)领导的英国科学小组随后。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位于南极高原,属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一年有8个月(3月至10月)的平均气温在-50°C以下。寒季(4月至10月)时,最低气温低于-70°C的情况十分常见,可偶尔降至-80°C以下。即便在最热月,气温也鲜少高于-20°C。最冷月为7月,平均气温-60°C,极端最低气温-82.8°C(1982年6月23日)。最热月为12月,平均气温-28°C,极端最高气温-12.3°C(2011年12月25日)。由于地处南极洲内陆,阿蒙森斯科特风速不高,强风少见。年平均风速约5.5米/秒,最大风速为25米/秒。该站的极昼极夜现象十分显著,极夜现象从3月下旬开始,延续到9月下旬,长度几近6个月,极昼时间同等。

相关

  • 卡尔·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潮气量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对于健康的年轻人而言,潮气量为每次呼吸500毫升,或者是身体重量乘以7毫升每千克
  • 乙糖乙糖(Diose),又称为二碳糖,是含有两个碳原子的单糖。因为一般被确立的单糖化学式为(C·H2O)n,且n为3或以上,所以乙糖并不在单糖的正式定义下。无论如何,即使它并不符合化学式(C·H2
  • 派地亚派地亚(英语:Paideia)古典希腊与希腊化文化的教育和训练体系,包括体操、语法、修辞、音乐、数学、地理、自然史与哲学等课程。在早期基督教时代,又称为人文学,成为基督教高等学府
  • 安培安培,简称安,是国际单位制中电流强度的单位,符号是A。同时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安培是以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安德烈-马里·安培命名的,为了纪念他在经典电磁学
  • 阴阳家阴阳家,是中国东周战国中期主要学派之一。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阴阳家”为六大学派之首。《汉书·
  • 蔚山广域市坐标:35°33′N 129°19′E / 35.550°N 129.317°E / 35.550; 129.317.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
  • 月球旅游月球旅游,指的是在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或是附近进行的太空旅游。有些太空旅游的新创公司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便可以提供月球旅行,而也有些公司预估、或是声称:在2020到2043年
  • 共轭酸共轭酸碱对(conjugate pairs)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一分子或离子 X− (以负一价离子为例)的共轭酸是该分子或离子得到一个质子后的产物 HX,而 X− 则为 HX 的共轭碱,X−和 HX 组成一
  • 盖亚理论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