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 dations ◷ 2025-07-27 12:31:28 #阿蒙森-史考特南极站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英语: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是美国于1957年在南极点设立的科学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地球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也是世界纬度最高的考察站。其名称是为纪念在1911年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罗尔德·阿蒙森和1912年抵达的罗伯特·斯科特。为支持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此站在1956年开始建设,并自此一直有人居住于此,目前此站所在处距离地理上的南极点约100米,并以约每年十米的速度漂移远离南极点。虽然美国自1957年一直在南极点维持有基地,但中央建筑、厨房和通讯单元曾重建和迁移过数次,包含这些单元的基地就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海拔约2,835米,该站位置的冰盖厚度约2,850米,雪约以每年60–80毫米(换算成水)的速度累积。最早的此站是由美国海军的一个18人小组在1956年–1957年间构筑,此小组在1956年10月到达此地,并在此地度过1957年的冬天,成为第一群在南极点过冬的人。因为南极点的冬季状况从未被测量过,因此初始站部分被建在地下,以在能想像的最糟气候下保护它,1957年记录的最低温度是零下74.5°C,这样低的气温,再加上低湿度和低气压,使得只有在适当保护下人类才有可能应付。如同所有在南极点的建筑,初始站使得雪在风吹下不断累积在周遭,更以约每年1.2米的速度将此站不断埋深,因此此站于1975年被放弃。现已被雪深埋,大半木制的屋顶也已被压崩,因而属危险区域并禁止人员进入。在1958年1月3日,英联邦横南极探队中的新西兰部分在艾德蒙·希拉里爵士领导下从斯科特站到达此地,卫维恩·福斯爵士(Vivian Fuchs)领导的英国科学小组随后。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位于南极高原,属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一年有8个月(3月至10月)的平均气温在-50°C以下。寒季(4月至10月)时,最低气温低于-70°C的情况十分常见,可偶尔降至-80°C以下。即便在最热月,气温也鲜少高于-20°C。最冷月为7月,平均气温-60°C,极端最低气温-82.8°C(1982年6月23日)。最热月为12月,平均气温-28°C,极端最高气温-12.3°C(2011年12月25日)。由于地处南极洲内陆,阿蒙森斯科特风速不高,强风少见。年平均风速约5.5米/秒,最大风速为25米/秒。该站的极昼极夜现象十分显著,极夜现象从3月下旬开始,延续到9月下旬,长度几近6个月,极昼时间同等。
相关
- 代谢中间产物代谢中间产物(英语:Metabolic intermediates)是指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虽然这些中间产物通常对于细胞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他们可能在酵素的别构调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
- 国会法国会法案,或国会法,可以指:
- 碳酸锂碳酸锂(Li2CO3)是一种无色至白色结晶,能溶于水,但溶解性不佳。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多用于躁狂症的治疗。白色单斜,碱性晶体,无潮解性,在空气中是稳定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可以通
- 腋下腋窝(Axilla)是一个解剖构造,又称腋下、胳肢窝。腋窝位于肩关节下方,是描述躯干与手臂连接并接触的部位,腋窝内具有许多血管及神经经过,并具有许多汗腺。在人体中,腋臭最常发生于腋
- 炸药爆炸物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包
- 莫斯科运河莫斯科运河(俄语:Канал имени Москвы,至1947年称莫斯科-伏尔加运河Канал Москва-Волга)是连接莫斯科河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交通大动脉伏尔加河
- 斯蒂芬·库夫勒斯蒂芬·威廉·库夫勒(匈牙利语:Stephen William Kuffler,1913年8月24日-1980年10月11日),生于匈牙利塔普,匈牙利籍-美籍神经生理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1966年,库夫勒
- 孟安明孟安明(1963年7月-),四川大竹人,中国发育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现任
- 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佛教中认为的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卢洲,分别住着四大天王。另外还有八小部洲。《西游记
- 矢状面矢状面(英语:Sagittal plane)是指将躯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解剖平面。从中间将躯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称为正中矢状面(英语:Mid-sagittal plane),其他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矢状面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