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苏威火山
✍ dations ◷ 2025-04-24 19:01:36 #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Vesuvio)是欧洲的一座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湾东海岸,同世界名城那不勒斯相距不过20公里。海拔1,281米(4,203英尺)。维苏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大喷发,摧毁了当时拥有2万多人的庞贝城,其他几个有名的海滨城市如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也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世纪中叶,考古学家才将庞贝古城从数米厚的火山灰中发掘出来,古老建筑和姿态各异的尸体都保存完好,这一史实已为世人熟知,让今人明白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庞贝古城也成为意大利著名旅游胜地。维苏威火山的形成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非洲板块的富含水分的洋底地壳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其中的水分挥发,使得俯冲带后部(即北部)的上地幔融化,较轻的物质上升在地壳的薄弱处形成了弧后火山。根据在火山四周的钻探取样,该火山大约25,000年前开始喷发形成。维苏威火山在历史上喷发过一百多次。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44年,是欧洲大陆在近一百年内喷发过的火山之一。 即使到现在,游客们经常能在游览这座火山时看到火山口冒出白烟。公元62年5月,那不勒斯湾发生一次大地震。这是火山大喷发的前奏。公元79年8月20日开始一系列持续了4天的小规模地震,但古罗马人对这一地区的地震早习以为常。8月24日日中,维苏威火山突然开始喷发,火山灰云柱直冲33km高空,火山碎屑以1.5 Mt/s的强度喷出,随着当天的风向火山灰在庞贝城落下了3厘米厚,使得屋顶温度达140 °C ,这是逃生的最后机会。随着喷出的炽热水蒸汽的耗尽,火山烟云柱失去了内在支撑,在当夜或者次日早晨,发生了六次致命的炽热的火山碎屑流,赫库兰尼姆在第一波高达500摄氏度的火山碎屑流袭击下,尸骸瞬间碳化无存。而距离稍远的庞贝城是被第四次火山碎屑流袭击,这时温度仅300摄氏度,因此很多遇难者遗体甚至衣物都保存在火山灰下;据估计在倒塌的房顶下的温度也达到100 °C。8月25日下午火山喷发结束。小普林尼在那不勒斯湾西岸现今的巴科利目睹了35km外火山喷发全过程,并留下了书面报告。火山喷发致死了16,000人。卫星照片ASTER热辐射反射卫星图片,2000年地形图79年喷发维苏威火山与那不勒斯,1880年代1872年喷发2006年
相关
- NDL国立国会图书馆(日语:国立国会図書館/こくりつこっかいとしょかん Kokuritsu kokkai toshokan */?)是日本的国家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国会,除了主要为日本国会议员的调查、研究等立
- 布尼亚病毒目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泡轮虫属泡轮虫属(Pompholyxophrys)是有孔虫界下的一种属。泡轮虫属包括生物紫红泡轮虫(Pompholyxophrys punicea)。泡轮虫属则属于核形虫目。
- 虚弱虚弱、无力、乏力(英语:weakness或asthenia)是一种症状的统称,有着多种不同的用法。该症状的成因多种多样,可细分为真性肌无力(true muscle weakness),或者体感肌无力。真性肌无力是
- 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光气碳酰氯,俗称光成气(英语:phosgene;化学式:COCl2),简称光气,从化学结构上看是碳酸的二酰氯衍生物,是非常活泼的亲电试剂,容易水解,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性比氯气约大1
- 玻璃天花板玻璃天花板(英语:glass ceiling)是指在公司、企业和机关、团体中对某些群体(如女性、少数族裔)晋升到高级职位或决策层的潜在限制或障碍。它指正如玻璃一样,这个障碍虽然不会明文
- 外貌个人外貌可能是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社会学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在人格发展及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容貌的改变有一定的理论可做依循,主要取决于人类的遗传基因
- 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所涉及的物理学领域通常是一些在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之前发展出来的理论。经典物理学所概括的精确范围必须依上下文而定。当研讨狭义相对论时,经典物理学指的是在相对
- 热微菌热微菌门(Thermomicrobia)是一类绿非硫细菌。正如名字所说,是一类嗜热菌。一些学者认为热微菌不构成单独的一个门,而应该并入另一类绿非硫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