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粒体肌病
✍ dations ◷ 2025-08-29 10:33:09 #线粒体肌病
线粒体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的代谢缺陷脱引起的肌病,属于线粒体病。这种疾病也是一种母系遗传病,可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再细分为几种疾病。1962年,Luft首次采用改良戈莫理氏染色法(Gömöri trichrome stain,MGT)发现。在活体检查中,线粒体肌病患者的肌肉组织中常带有“破碎红纤维”(ragged red fibers),这些肌纤维内含有轻度累积的糖原和中性脂。此外,破红肌纤维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则会减弱。线粒体肌病的大致病理是: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需的酶或载体等的先天性缺陷或活性降低,导致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不能充分利用底物或底物不能进入线粒体内使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成不足,细胞最终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功能衰竭。所以ATP阈值较高的系统与组织(如神经系统、骨骼肌、心肌、视网膜、胰岛等)最易受累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线粒体肌病根据临床不同综合征可分为:当下暂未研制出治疗线粒体肌病的药剂,一般应用较大剂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辅酶Ql0等;对某些酶复合物缺乏者给药物以建立代谢旁路(如呼吸链复合物Ⅱ和呼吸链复合物Ⅲ缺乏者给以维生素K和维生素C建立代谢旁路有一定疗效)。ATF、脂肪乳、素高捷疗等药物能明显改善肌无力、疲劳及胸闷等症状。也有科学家开发出以胚胎线粒体移植来治疗这一类遗传疾病的疗法。
相关
- 消化病学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病毒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viral infection;infectious disease)发生时,生物体被病原体侵入,感染性病毒颗粒附着并进入易感细胞。病毒性疾病通常通过临床表现来检测,例如发烧前的严
- 盛行率盛行率(英语:prevalence rate,又称流行率、患病率)在流行病学中是指某特定时间总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状的人口所占比例。盛行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研究中,发现有特定病症的人数除以
- 演化支演化支是一个分类学的类别,包含着单一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裔。任何一个演化支都可以说是一个单系群,并以种系发生学的树状图或支序分类学的演化树来表示。若一个演化支在不同
- 髋部在脊椎动物解剖学中,髋关节(英语:hip,拉丁语:coxa)既可指代一个解剖学区域,亦可指代一个关节。髋关节区位于臀部外前侧,髂嵴(英语:iliac crest)内侧,覆盖了股骨大转子(英语:greater trocha
- 类人猿类人猿下目(学名:Simiiformes)是一类高等灵长类,由旧世界猴及猿组成。它们比原猴亚目的要大。类人猿下目分成三类。阔鼻小目于约4000万年前分支出来,只余下狭鼻小目留在旧世界。
- 上胚层在羊膜动物胚胎学,哺乳动物的上胚层(epiblast)是从内细胞团中所分化的组织;鸟类、爬虫类则是从胚盘所发育出来的。位于下胚层的上方。在哺乳动物胚胎学,当下胚层的立方细胞逐渐靠
- 自然发生说自然发生或者异种生成是一套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认为现今的生物体是在无机物中自然产生的,此理论目前普遍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这个逻辑下,生物如跳蚤可能来自无生命物质如灰尘
- 海涅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德语: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里·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
- 地质时代表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地质年代共分为六个时间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是宙/元(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时 (ch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