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 dations ◷ 2025-08-14 10:18:13 #佛教并称名词,梵语词汇,巴利语词汇,佛教头衔

僧伽(巴利文: सन्घ,Saṅgha;梵语:संघ,Saṃgha),简称为僧,又译为僧众、僧侣、僧团、僧尼、教团、和合众、出家众,印度宗教术语,意译为大众,源自古印度传统,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组成的团体。在各沙门传统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称为僧伽。佛教也传承了相同传统,将信奉佛教的出家、在家弟子皆统称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别指定,僧伽大部分用来泛指佛教僧侣,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众。

读音方面,“僧伽”的传承音“僧茄”(ㄑㄧㄝˊ,qié),“घा”(ghā)之声母为牙音,音译之“伽”当为牙音,唯后颚化为“ㆢ”(jj),平声全浊归次清(ㄑ,q)。不过,也有人撇开音韵学传承规律,读如全清“僧加”(ㄐㄧㄚ,jiā),这样读虽然在北方话的听感上更接近原音,但却无法通过音韵学推断原音,更会使吴赣方言区人士错将其认作Sangka。

僧伽,原意是众人集会,用于指代信奉教法的出家、在家弟子之集合,特指出家弟子之集合。。其梵文samgha的本意是集合,印欧语同源词包括拉丁语assimulare(相似集合,相同),英语assemble(集合,收集)、similar(相似的)等。

它原是古印度时代,各城邦中的贵族集会所。在佛陀时代,各个不同派别的沙门修行者,也各自设立自己的僧伽,来聚集弟子。释迦牟尼在证悟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僧伽,并制定了学处(戒律),来规范弟子。

佛教僧伽,分成出家众与在家众两大部分。佛教出家众,依性别,可分为比丘、比丘尼,称为出家二众,为僧伽的主体。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之后,称为出家五众。传统上,比丘与比丘尼不能居住在一处,但是在每月诵戒时,比丘尼可请上座比丘加入诵戒,并进行说法。在家众,依性别,分为优婆塞与优婆夷二者,称为在家二众。与出家众合称为七众弟子。

广义来说,僧伽可以包括出家众与在家众,也就是七众都可称僧伽。狭义来说,僧伽只用来指出家众,特别是比丘与比丘尼,因为沙弥、沙弥尼与式叉摩那三者皆依附于比丘与比丘尼团体中。最狭义的僧伽,只指特定的比丘与比丘尼团体。

释迦牟尼佛传正法,由僧伽守护,使正法传承不绝,僧伽又可被尊称为僧宝,意即僧团内的四双八辈圣弟子为珍宝。

上座部佛教的《清净道论》记载:

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五比丘跟随释迦牟尼出家,这是出家众的开端。耶舍与其五十四名友人加入僧团,耶舍的父母成为首位优婆塞与优婆夷,以在家身份护持出家僧团,为在家众的开端。

随着佛教传布,出家众与在家众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在家众之中,有高层的贵族王者,例如瓶沙王,也有一般的农民、牧民、商人,也有出身低微的贱民,甚至奴隶、妓女等。

为了使正法久住,未生信者生信,已生信者增益,释迦牟尼制定尸罗与学处,作为僧团修行共居的规范。其堂弟提婆达多,提出天授五法,希望用此来规范僧团,遭到释迦牟尼的拒绝。他于是决定另立僧团,这是僧团分裂的开端。

在释迦牟尼般涅槃后,大迦叶联同五百阿罗汉在王舍城召开第一次结集,由尊者优婆离诵出戒律,集结成在会中将波罗提木叉集结成戒经,尊者阿难诵出经。经与律形成出家僧侣与在家居士共同遵守的最高成文规章。但是僧团中对于戒律仍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释迦牟尼般涅槃后百年,僧团中因为十事非法的争议,召开了第二次结集。僧团在第二次结集中,分成两派,造成僧团根本分裂。随着佛教广泛被传播到印度各地,上座部与大众部又各自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僧团,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在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兴起,但是大乘佛教僧团并没有订定自己的戒律,他们仍然遵守着部派佛教的戒律。大乘佛教僧团,其他部派佛教的僧团,主要是基于经典教义及对戒律的解释不同而分隔的。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合称出家五众。

汉传佛教将比丘戒称为“大戒”,出家人还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在日本,由于历史关系,出家人只需要接受三归五戒,可以食肉娶妻。因违背佛制戒律,其他国家地区的佛教不认同此种僧为真正的出家人。

优婆塞、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

对在家众最低的要求是接受三皈依,可视个人决心,进一步由出家众为他们授五戒,合称三归五戒。五戒是否需要全受,还是可以只受持其中一两条,自古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以受持五戒为圆满;但若信徒自认无法全受持,则可自行决定,选择其中几条戒来受。受五戒者称为五戒优婆塞或五戒优婆夷;如果受三到四条者,称为多分优婆塞或多分优婆夷;受三条以下者,称为少分优婆塞或少分优婆夷。

佛教戒律有“开、遮、持、犯”四种情况,佛陀为每种情况详细地制定了各自因缘条件。如,受戒后在守戒过程中需要临时“开遮”,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不破掉“戒体”,继续保持受戒身;如果不满足开遮条件而毁犯戒律,则称为“犯戒”,甚至完全破掉戒律成“不可悔”,则为“破戒”。破戒会招引更严重的恶业,但只要诚心忏悔,仍可以在下次重新再受戒一次。在大乘佛教中,在家众也可进一步受菩萨戒。

因为在家众平日需要经营生活杂事,无法精进。在布萨日,信徒可以进入寺院,与出家僧众共居一日一夜,在这一日一夜中,信徒需受持八戒,这称为八关斋戒。这是在家众精进用功的方法。

虽然在家众可以参加出家僧众的活动,但是一般来说,僧团诵戒时,在家众不能参加。在某些部派戒律和大乘佛教传统中,有在家居士不能阅读出家人毗奈耶(律藏)的禁忌。

相关

  • 2s2 2p22, 4第一:1086.5 kJ·mol−1 第二:2352.6 kJ·mol−1 第三:4620.5 kJ·mol−1 (钻石六方主条目:碳的同位素碳(Carbon,拉丁文意为煤炭)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
  • 欧盟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欧洲联盟(英语:European Union;西班牙语:Unión Europea; 法语:Union européenne;德语: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英语:EU;西班牙语:UE;法语:UE;德语:EU),是欧洲多国共
  • 春宫图春宫图是指东亚汉字文化圈以性交为主题的传统绘画,又名“秘戏图”、“春宫画”、“春宫儿”、“春画”、“春册”。中国的春宫画起源很早,根据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考证,《汉书》中
  • HER2/neu1MFG, 1MFL, 1MW4, 1N8Z, 1QR1, 1S78, 2A91, 2JWA, 2KS1, 2L4K, 3BE1, 3H3B, 3MZW, 3N85, 3PP0, 3RCD·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 transmembrane receptor pro
  • 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德国联邦行政法院(德语:Bundesverwaltungsgericht)为德国五个终审法院其中一个。其负责审理关于全国与行政法相关的争讼事件,大部分的案件都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行政争讼事件。对
  • 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或恒星系是少数几颗恒星受到引力的拘束而互相环绕的系统,为数众多的恒星受到引力的约束一般称为“星团”或“星系”,但是概括来说都可以称为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有时也
  • 卫可以指:
  • 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是一部1972年的超现实主义电影,路易斯·布纽尔执导。影片叙述客人们来夏内加尔家参加晚宴,抵达之后才发现第二天才能举行。他们本准备去小酒馆,没能成功
  •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位于浙江杭州城西,距离西湖5公里处,是一块城中次生湿地,曾与西湖与西泠合称三西。湿地占地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目前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溪
  • 双桅纵帆船双桅纵帆船又称斯库那或斯库纳帆船(schooner),是一种帆船,所有桅杆均挂纵帆。桅杆多于两根时可称为多桅纵帆船或多桅斯库纳。双桅纵帆船的前桅较主桅小,前桅可张挂一面或多面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