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 dations ◷ 2025-09-08 23:26:16 #佛教并称名词,梵语词汇,巴利语词汇,佛教头衔

僧伽(巴利文: सन्घ,Saṅgha;梵语:संघ,Saṃgha),简称为僧,又译为僧众、僧侣、僧团、僧尼、教团、和合众、出家众,印度宗教术语,意译为大众,源自古印度传统,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组成的团体。在各沙门传统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称为僧伽。佛教也传承了相同传统,将信奉佛教的出家、在家弟子皆统称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别指定,僧伽大部分用来泛指佛教僧侣,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众。

读音方面,“僧伽”的传承音“僧茄”(ㄑㄧㄝˊ,qié),“घा”(ghā)之声母为牙音,音译之“伽”当为牙音,唯后颚化为“ㆢ”(jj),平声全浊归次清(ㄑ,q)。不过,也有人撇开音韵学传承规律,读如全清“僧加”(ㄐㄧㄚ,jiā),这样读虽然在北方话的听感上更接近原音,但却无法通过音韵学推断原音,更会使吴赣方言区人士错将其认作Sangka。

僧伽,原意是众人集会,用于指代信奉教法的出家、在家弟子之集合,特指出家弟子之集合。。其梵文samgha的本意是集合,印欧语同源词包括拉丁语assimulare(相似集合,相同),英语assemble(集合,收集)、similar(相似的)等。

它原是古印度时代,各城邦中的贵族集会所。在佛陀时代,各个不同派别的沙门修行者,也各自设立自己的僧伽,来聚集弟子。释迦牟尼在证悟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僧伽,并制定了学处(戒律),来规范弟子。

佛教僧伽,分成出家众与在家众两大部分。佛教出家众,依性别,可分为比丘、比丘尼,称为出家二众,为僧伽的主体。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之后,称为出家五众。传统上,比丘与比丘尼不能居住在一处,但是在每月诵戒时,比丘尼可请上座比丘加入诵戒,并进行说法。在家众,依性别,分为优婆塞与优婆夷二者,称为在家二众。与出家众合称为七众弟子。

广义来说,僧伽可以包括出家众与在家众,也就是七众都可称僧伽。狭义来说,僧伽只用来指出家众,特别是比丘与比丘尼,因为沙弥、沙弥尼与式叉摩那三者皆依附于比丘与比丘尼团体中。最狭义的僧伽,只指特定的比丘与比丘尼团体。

释迦牟尼佛传正法,由僧伽守护,使正法传承不绝,僧伽又可被尊称为僧宝,意即僧团内的四双八辈圣弟子为珍宝。

上座部佛教的《清净道论》记载:

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五比丘跟随释迦牟尼出家,这是出家众的开端。耶舍与其五十四名友人加入僧团,耶舍的父母成为首位优婆塞与优婆夷,以在家身份护持出家僧团,为在家众的开端。

随着佛教传布,出家众与在家众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在家众之中,有高层的贵族王者,例如瓶沙王,也有一般的农民、牧民、商人,也有出身低微的贱民,甚至奴隶、妓女等。

为了使正法久住,未生信者生信,已生信者增益,释迦牟尼制定尸罗与学处,作为僧团修行共居的规范。其堂弟提婆达多,提出天授五法,希望用此来规范僧团,遭到释迦牟尼的拒绝。他于是决定另立僧团,这是僧团分裂的开端。

在释迦牟尼般涅槃后,大迦叶联同五百阿罗汉在王舍城召开第一次结集,由尊者优婆离诵出戒律,集结成在会中将波罗提木叉集结成戒经,尊者阿难诵出经。经与律形成出家僧侣与在家居士共同遵守的最高成文规章。但是僧团中对于戒律仍然有不同的看法,在释迦牟尼般涅槃后百年,僧团中因为十事非法的争议,召开了第二次结集。僧团在第二次结集中,分成两派,造成僧团根本分裂。随着佛教广泛被传播到印度各地,上座部与大众部又各自分裂出许多不同的僧团,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在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兴起,但是大乘佛教僧团并没有订定自己的戒律,他们仍然遵守着部派佛教的戒律。大乘佛教僧团,其他部派佛教的僧团,主要是基于经典教义及对戒律的解释不同而分隔的。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合称出家五众。

汉传佛教将比丘戒称为“大戒”,出家人还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在日本,由于历史关系,出家人只需要接受三归五戒,可以食肉娶妻。因违背佛制戒律,其他国家地区的佛教不认同此种僧为真正的出家人。

优婆塞、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

对在家众最低的要求是接受三皈依,可视个人决心,进一步由出家众为他们授五戒,合称三归五戒。五戒是否需要全受,还是可以只受持其中一两条,自古有许多说法。一般认为,以受持五戒为圆满;但若信徒自认无法全受持,则可自行决定,选择其中几条戒来受。受五戒者称为五戒优婆塞或五戒优婆夷;如果受三到四条者,称为多分优婆塞或多分优婆夷;受三条以下者,称为少分优婆塞或少分优婆夷。

佛教戒律有“开、遮、持、犯”四种情况,佛陀为每种情况详细地制定了各自因缘条件。如,受戒后在守戒过程中需要临时“开遮”,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不破掉“戒体”,继续保持受戒身;如果不满足开遮条件而毁犯戒律,则称为“犯戒”,甚至完全破掉戒律成“不可悔”,则为“破戒”。破戒会招引更严重的恶业,但只要诚心忏悔,仍可以在下次重新再受戒一次。在大乘佛教中,在家众也可进一步受菩萨戒。

因为在家众平日需要经营生活杂事,无法精进。在布萨日,信徒可以进入寺院,与出家僧众共居一日一夜,在这一日一夜中,信徒需受持八戒,这称为八关斋戒。这是在家众精进用功的方法。

虽然在家众可以参加出家僧众的活动,但是一般来说,僧团诵戒时,在家众不能参加。在某些部派戒律和大乘佛教传统中,有在家居士不能阅读出家人毗奈耶(律藏)的禁忌。

相关

  • interleukin 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长臂猿长臂猿科(学名:Hylobatidae),哺乳纲灵长目的一科,即小型猿类。传统分类法只包括长臂猿属一属,现今根据其遗传演化之间的时间,可分为四属,分别为:长臂猿属(44对)、白眉长臂猿属(38对)、黑
  • 造纸造纸业(英文:Pulp and paper industry)是指以木材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纸浆、纸、纸板以及其他纤维基体产品的公司或企业。目前,全世界造纸业的生产基地以北美洲(美国与加拿大)、北
  • 瓦利斯和富图纳瓦利斯和富图纳 (法语:Wallis et Futuna),位于斐济和萨摩亚群岛之间。由瓦利斯岛、富图纳岛、阿洛菲岛以及周围小岛组成,面积264平方千米。属热带海洋性气候。人口1.5万。首府马
  • 圣马力诺指数在星际政治中,圣马力诺指数是一个评估从地球向可能的智慧生命发出信号带来的威胁程度的指数。该指数由伊凡·艾尔玛(匈牙利语:Almár Iván)在2005年圣马力诺的一个会议上提出。
  • 黎德英黎德英(越南语:Lê Đức Anh;1920年12月1日-2019年4月22日),越南原国家主席,越南共产党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黎德英生于越南承天顺化省。1945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前身)。
  • 英国独立党英国独立党(英语:UK Independence Party,缩写为UKIP)是英国的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该党主要的政治理念是推动英国脱离欧盟。该党成立之初便以使英国脱离欧盟为目标,支持透过举
  • 圣荷西州立大学圣荷西州立大学(英文:San José State University,常用缩写:SJSU)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公立大学。创立于1857年,圣荷西州立大学是美国西岸历史最悠久的公立高等教育
  • 安德拉德角安德拉德角(英语:Andrade Corner)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安德拉德角的座标为34°38′55″N 118°22′37″W / 34.64861°N
  • 休闲活动休闲活动(英语:recreation),又称康乐或消遣,一种在余暇时进行的活动。通常进行消遣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为了工作或一些正式的理由。在闲暇时会寻找消遣活动,被认为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