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系统

✍ dations ◷ 2025-07-18 14:57:45 #恒星系统
恒星系统或恒星系是少数几颗恒星受到引力的拘束而互相环绕的系统,为数众多的恒星受到引力的约束一般称为“星团”或“星系”,但是概括来说都可以称为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有时也会用在单独但有更小的行星系环绕的恒星。由两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称为联星、联星系统或物理双星。如果没有潮汐效应、其它力量的摄动、和从一颗恒星至另一颗恒星的质量的传输,这样的系统是稳定的,并且两颗星会在以质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互绕着 (参见二体问题) 。联星的例子有天狼星、南河三和天鹅座X-1,而最后的这个可能是一个黑洞。聚星或物理聚星是超过两颗以上恒星组成的系统。聚星系统如果由三颗恒星组成,就称为三合星、三重星或三元星;四颗星的系统称为四重星或四合星;五颗星组成的称为五重星;六颗星组成的称为六重星;七颗星组成的称为七重星,依此类推。这些系统都远小于有100至1,000颗恒星,动力学系统更复杂的疏散星团。理论上,模拟一个聚星系统比模拟联星系统更困难,当多体问题的动力系统介入时,可能呈现浑沌的行为。 许多小集团的恒星被发现是不稳定的,一旦发生一颗星与另一颗星过度的接近,便会发生加速而会从系统中逃逸掉。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埃文斯所谓的阶式模型,还是有可能稳定。在阶式模型系统内,恒星被分成两个小集团,各自在较大的轨道上绕着共同的质心运转;每个小集团也都是阶式模型,意味着小集团又必需再分为更小的次集团,而且一直如此的细分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恒星的运动将持续的以接近稳定的轨道,遵循开普勒的轨道绕着系统的质量中心。不同于拥有数量庞大恒星,且动力学系统更为复杂的星系和星团。许多已知的聚星系统都是三合星;更多星的聚星系统则随着恒星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性的减少。 例如,在1999年修订的Tokovinin目录中列出的物理聚星, 728个系统中有551个是三合星。但是因为选择效应,我们在这些知识上的统计常是残缺不全的, §2.。由于前面提到在动力学上的不稳定,三合星通常都是阶式模型:它们包含两颗靠近的联星对和一颗距离较远的伴星。有着更多恒星的聚星系统也都是阶式模型。目前所知最多的是六重星系统,例如北河二(双子座α),它是一对联星以更远的距离绕着另一对各自也是联星的联星系统。另一个六颗星的系统是ADS 9731,它由两对三合星组成,每一对都是伴随着一颗单独恒星在轨道上运转的光谱联星。

相关

  • 詹纳爱德华·詹纳(英文: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FRS,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是一名英国医生,生于英国告罗士打郡伯克利牧区一个牧师家庭,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
  • 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一般是指人类出现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代,意即历史记载(信史)前的时代。由于各地人类发明文字的时间都有不同,所以史前时代没有一个适用于各地的特定时间。不过,作为一个泛
  • 操作定义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指将一些事物如变量、术语与客体等以某种操作的方式表示出来。操作定义与概念型定义(英语:conceptual definition)相区别,强调确立事物特征时
  • 嫁接嫁接是园艺技术,其中植物的组织被结合以便一起继续其生长。组合植物的上部称为接穗(/ˈsaɪən/),而下部称为砧木。该技术最常用于园艺和农业贸易的商业种植植物无性繁殖。在
  • Radiolaria放射虫门(学名:Radiozoa)又名放线虫,为海中浮游生物,有如球形对称,带有硅壳,壳上有美丽的花纹。身体内有膜质中央囊,囊面穿有许多小孔,将身体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被胶状物质,多有液泡,内
  • 碧岳十一世教宗庇护十一世(拉丁语:Pius PP. XI,1857年5月31日-1939年2月10日),原名安布罗吉奥·达米亚诺·阿契尔‧拉蒂(Ambrogio Damiano Achille Ratti)。庇护十一世1857年5月31日出生于奥地
  • 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色素层,或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是一层紧贴于视网膜感觉神经之外的色素细胞,并营响视网膜视觉细胞。它与其下的脉络膜和其上视网膜神经细
  • 纳米布沙漠纳米布沙漠(Namib是纳马语(英语:Khoekhoe language))是纳米比亚西部的一个沙漠,位于非洲最大的国家公园——纳米布—诺克陆夫国家公园内。沙漠面积50,000平方公里,位于纳米比亚长1,
  • span class=nowrapSm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m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钐,可以得到硫酸钐。
  • 英国国家学术院英国国家学术院(英语:British Academy),又称不列颠学院,英国的国家学术机构,建立于1902年,以研究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为主。它的目的是支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以增进英国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