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系统

✍ dations ◷ 2024-09-20 07:58:44 #恒星系统
恒星系统或恒星系是少数几颗恒星受到引力的拘束而互相环绕的系统,为数众多的恒星受到引力的约束一般称为“星团”或“星系”,但是概括来说都可以称为恒星系统。恒星系统有时也会用在单独但有更小的行星系环绕的恒星。由两颗恒星组成的恒星系统称为联星、联星系统或物理双星。如果没有潮汐效应、其它力量的摄动、和从一颗恒星至另一颗恒星的质量的传输,这样的系统是稳定的,并且两颗星会在以质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互绕着 (参见二体问题) 。联星的例子有天狼星、南河三和天鹅座X-1,而最后的这个可能是一个黑洞。聚星或物理聚星是超过两颗以上恒星组成的系统。聚星系统如果由三颗恒星组成,就称为三合星、三重星或三元星;四颗星的系统称为四重星或四合星;五颗星组成的称为五重星;六颗星组成的称为六重星;七颗星组成的称为七重星,依此类推。这些系统都远小于有100至1,000颗恒星,动力学系统更复杂的疏散星团。理论上,模拟一个聚星系统比模拟联星系统更困难,当多体问题的动力系统介入时,可能呈现浑沌的行为。 许多小集团的恒星被发现是不稳定的,一旦发生一颗星与另一颗星过度的接近,便会发生加速而会从系统中逃逸掉。如果这个系统出现埃文斯所谓的阶式模型,还是有可能稳定。在阶式模型系统内,恒星被分成两个小集团,各自在较大的轨道上绕着共同的质心运转;每个小集团也都是阶式模型,意味着小集团又必需再分为更小的次集团,而且一直如此的细分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恒星的运动将持续的以接近稳定的轨道,遵循开普勒的轨道绕着系统的质量中心。不同于拥有数量庞大恒星,且动力学系统更为复杂的星系和星团。许多已知的聚星系统都是三合星;更多星的聚星系统则随着恒星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性的减少。 例如,在1999年修订的Tokovinin目录中列出的物理聚星, 728个系统中有551个是三合星。但是因为选择效应,我们在这些知识上的统计常是残缺不全的, §2.。由于前面提到在动力学上的不稳定,三合星通常都是阶式模型:它们包含两颗靠近的联星对和一颗距离较远的伴星。有着更多恒星的聚星系统也都是阶式模型。目前所知最多的是六重星系统,例如北河二(双子座α),它是一对联星以更远的距离绕着另一对各自也是联星的联星系统。另一个六颗星的系统是ADS 9731,它由两对三合星组成,每一对都是伴随着一颗单独恒星在轨道上运转的光谱联星。

相关

  • 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英语:Biological Half-Life)是一个物质(如代谢物、药、讯息分子、放射性核种)失去一半的药理、生理、或放射性效应所需的时间。通常这个词用来描述肝、肾或排泄过程将
  • 汉诺威汉诺威(德语:Hannover)位于莱讷河畔,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处,既处于德国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的交叉口,又濒临中德运河,是个水陆辐辏的交通枢纽。汉诺威
  • 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英语: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又译“第二语言获得”、“二语习得”),指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获得(常缩写为SLA)同时亦指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学科。第
  • 成人电子游戏成人电子游戏,指不适合未成年人玩的游戏,并禁止未成年人购买。通常包括色情、血腥、暴力、猎奇的元素。行内使用“18+”为标注,称为“18禁”。Microsoft Windows的普及令日本的
  • 炭疽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
  • 欧文·朗缪尔欧文·朗缪尔(英语: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发表的文章"电子在原子与分子中的排列"("The Arrangement of E
  • 阿兰查·桑切斯·维卡里奥阿兰扎祖·伊莎贝尔·玛丽亚·桑切斯·维卡里奥(西班牙语:Aránzazu Isabel Maria Sanchez Vicario,1971年12月18日-),西班牙退役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第7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4
  • 奥斯鲍恩·雷诺奥斯鲍恩·雷诺(英语:Osborne Reynolds,1842年8月23日-1912年2月21日),英国物理学家,在流体动力学有独到的见解。另外,他研究固体和流体之间的热传递现象也改善了锅炉和冷凝器的设计
  • 伊留申-62M伊尔-62(Ilyushin Il-62/Ил-62)(北约代号“文豪”Classic)是首款由苏联伊留申设计局设计的四发动机远程窄体客机。伊尔-62于1960年宣布其计划,用以宣扬苏联的民用航空业,于1963
  • 土卫土星拥有82颗已确定轨道的天然卫星,其中52颗已命名,大部分体积都很小。另外还有几百颗已知的“小卫星”(Moonlets),位于土星环内。有7颗卫星的质量足够大,其重力使其坍缩成近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