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迷思

✍ dations ◷ 2025-08-19 11:09:38 #小组过程,从众行为,心理学,社团主义

团体迷思(英文:Groupthink,亦作团体盲思、集体错觉)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是在提出之后,遭到其他团体成员的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坏的决定。部分成员即使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团体迷思的影响下,也会顺从团体。

一般认为团体迷思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尔芬·詹尼斯(英语:Irving Janis)首先提出。但William Safire于2004年8月8日《纽约时报杂志(英语:New York Times Magazine)》()撰文指出,团体迷思一词实为William H. Whyte于1952年在《财富杂志》中首先提出。

1972年,詹尼斯利用“团体迷思”一词形容团体作出不合理决定的决策过程。詹氏对“团体迷思”的原定义为“一种思考模式,团体成员为维护内团体的凝聚力、追求团体和谐共识,而不能现实地评估其他可行办法”。

及后于1982年,詹尼斯再探究美国入侵猪猡湾事件、偷袭珍珠港事件、韩战、越战、古巴导弹危机、马歇尔计划的发展、水门事件等美国政府历年外交决策事件,参照各个事件的环境、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归纳出团体迷思的模型。

团体迷思模型包括8项诱发的前置因素、8项表现形式、及7项对群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2004年,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的伊拉克情报失误报告,严厉批评美国情报部门在伊拉克战争前,夸大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美国情报部门的过失,是归咎于团体迷思。

一个实际的例子群体思维(英文)

相关

  • 超时工作工作狂(英语:Workaholic)指过度投入甚至沉迷于工作的人。工作狂不一定喜欢工作,可能只是强迫性地感到需要工作。虽然这个称呼通常带有贬义色彩,但有时也被用来形容某人对工作高度
  • 王阳明《新建伯赠侯王文成公像》,明·沈俊绘现藏于绍兴博物馆王守仁,世称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
  • 线性变换向量 · 向量空间  · 行列式  · 矩阵标量 · 向量 · 向量空间 · 向量投影 · 外积 · 内积 · 数量积 · 向量积矩阵 · 行列式 · 线性方程组 · 秩 · 核 · 迹
  • 远流出版社远流出版公司,全名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远流,为台湾相当著名之大出版社。1975年王荣文创办独资商号远流出版社,1981年2月24日改组为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毛子蟹总科毛子蟹科(学名:Trichodactylidae),亦作毛指蟹科或毛肢蟹科,是短尾下目(螃蟹)蟹派异孔亚派的一个科,是毛子蟹总科(Trichodactyloidea)旗下唯一的一个科。本科所有生物均在中美洲及南美
  • 原子谱线物理学中,原子谱线是指原子内部电子跃迁形成的谱线,可分为两类:这两类谱线中所对应的两个跃迁能级需要对应着电子的束缚态,因而这类跃迁有时也被称为“束缚态-束缚态”跃迁,与之
  • 尼马·阿尔卡尼-哈米德尼马·阿尔卡尼-哈米德(英语:Nima Arkani-Hamed,1972年4月5日-),加拿大/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研究方向为高能物理、弦理论和宇宙学。曾任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现为普林斯
  • 威廉·狄尔泰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他于海德堡大学学习神学,后转赴柏林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柏林大学(186
  • 阿肯语阿肯语(Akan,又译阿寒语、阿坎语)是一种中部塔诺语,为加纳和科特迪瓦阿肯人所使用。在迦南,约58%的人民使用阿肯语。在科特迪瓦,大约有30%的人民使用。合计使用人数约1100万人。
  • 2017年澳洲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比赛诺瓦克·乔科维奇是上届冠军,却在第二轮败给排名117名的丹尼斯·伊斯托明这是诺瓦克·乔科维奇自2008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以来第一次,未能超过第二轮的大满贯赛事,也是自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