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谱线

✍ dations ◷ 2025-08-05 20:17:31 #发射光谱

物理学中,原子谱线是指原子内部电子跃迁形成的谱线,可分为两类:

这两类谱线中所对应的两个跃迁能级需要对应着电子的束缚态,因而这类跃迁有时也被称为“束缚态-束缚态”跃迁,与之对应的是电子从束缚态获取足够的能量从而从原子中完全逸出(“束缚态-自由态”跃迁)。自由态的电子具有连续谱,此时的原子被电离,而过程所辐射的能谱也是连续的。

跃迁中辐射或吸收的单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等于电子跃迁的两个能级之差,用普朗克关系式即描述为能级差 E = h ν {\displaystyle E=h\nu \,} ,其中 ν {\displaystyle \nu \,} 是光子的频率,而 h {\displaystyle h\,} 是普朗克常数。

原子谱线中发射谱线的辐射能量可用一个发射系数 ϵ {\displaystyle \epsilon \,} 来表示,其含义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能量。由此, ϵ d t d V d Ω {\displaystyle \epsilon dtdVd\Omega \,} 则是在单位时间 d t {\displaystyle dt\,} 内从单位体积 d V {\displaystyle dV\,} 中朝单位立体角 d Ω {\displaystyle d\Omega \,} 方向上所辐射的能量。对原子发射谱线,发射系数为

其中 n 2 {\displaystyle n_{2}} 是处于发射状态的原子的数密度,而 A 21 {\displaystyle A_{21}} 是自发辐射的爱因斯坦系数,这个系数对于任意两个特定的能级是定值。根据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空间一定区域内的吸收特性是与它的发射特性密切相连的,因此我们也要同时考虑吸收谱线的吸收系数。吸收系数 κ {\displaystyle \kappa \,} 具有“1/长度”的量纲,从而 κ d x {\displaystyle \kappa dx\,} 给出的是频率为一定的光在行走了距离 d x {\displaystyle dx\,} 后被吸收的光强占总光强的比例。吸收系数的表达式为

类似发射系数, n 1 {\displaystyle n_{1}} 是处于吸收状态的原子的数密度, B 12 {\displaystyle B_{12}} B 21 {\displaystyle B_{21}} 分别是爱因斯坦系数中的自发吸收和受激辐射的系数,它们对于任意两个特定的能级也是定值。

当系统处于局部的热平衡状态时,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各自的数密度满足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但对于非热平衡状态的情形(例如激光),原子的数密度分布计算会相当复杂。

上面列出的公式都假设了谱线对应的频率是单一的,即谱线是无形状的几何线,忽略了实际中不确定性原理及多普勒效应等因素造成的谱线展宽,实际的谱线是覆盖一段频率带宽的,具有一定的谱线形状。精确计算时要求这些公式乘以归一化的谱线形状,从而得到带有“1/频率”的量纲。

191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指出在原子谱线的形成中存在三种基本过程,它们分别被称作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每一种过程都对应着一个所谓爱因斯坦系数,表征着该过程所发生的几率。

自发辐射即是电子在不受外界影响下自发地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描述这一过程的是爱因斯坦系数 A 21 {\displaystyle A_{21}\,} ,它具有秒-1的量纲,表征的是在单位时间内电子从高能级 E 2 {\displaystyle E_{2}\,} 向低能级 E 1 {\displaystyle E_{1}\,} 自发跃迁并释放出能量为 h ν = E 2 E 1 {\displaystyle h\nu =E_{2}-E_{1}\,} 的光子的几率。由于能量-时间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这一过程产生的光子实际占据了一段很窄的频率范围,即具有一定的线宽。如果假设处在两个能级的原子数密度分别为 n 2 {\displaystyle n_{2}\,} n 1 {\displaystyle n_{1}\,} ,则自发辐射导致的低能级原子数密度 n 1 {\displaystyle n_{1}\,} 变化率为

受激辐射是指当原子接受到外界的电磁辐射,而外界电磁辐射的频率恰好等于(或接近)电子在某两个能级跃迁时释放光子的频率时,符合这样条件的电子受到激发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描述这一过程的是爱因斯坦系数 B 21 {\displaystyle B_{21}\,} ,它具有球面度·米2·赫兹·瓦特-1·秒-1(相当于球面度·米2·焦耳-1·秒-1)的量纲,表征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场的单位辐射亮度下电子从高能级 E 2 {\displaystyle E_{2}\,} 向低能级 E 1 {\displaystyle E_{1}\,} 受激跃迁并释放出能量为 h ν = E 2 E 1 {\displaystyle h\nu =E_{2}-E_{1}\,} 的光子的几率。如果假设处在两个能级的原子数密度分别为 n 2 {\displaystyle n_{2}\,} n 1 {\displaystyle n_{1}\,} ,则受激辐射导致的低能级原子数密度 n 1 {\displaystyle n_{1}\,} 变化率为

其中 ρ ( ν ) {\displaystyle \rho (\nu )} 是辐射场的辐射密度,它是受激频率 ν {\displaystyle \nu \,} 的函数(参见普朗克定律)。

受激辐射是激光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吸收是原子吸收光子,使其内部的一个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的过程。描述这一过程的是爱因斯坦系数 B 12 {\displaystyle B_{12}\,} ,它也具有球面度·米2·赫兹·瓦特-1·秒-1(相当于球面度·米2·焦耳-1·秒-1)的量纲,表征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场的单位辐射亮度下电子吸收能量为 h ν = E 2 E 1 {\displaystyle h\nu =E_{2}-E_{1}\,} 的光子并从低能级 E 1 {\displaystyle E_{1}\,} 向高能级 E 2 {\displaystyle E_{2}\,} 跃迁的几率。如果假设处在两个能级的原子数密度分别为 n 2 {\displaystyle n_{2}\,} n 1 {\displaystyle n_{1}\,} ,则吸收导致的低能级原子数密度 n 1 {\displaystyle n_{1}\,} 变化率为

爱因斯坦系数对于每一个原子而言代表了确定的跃迁几率,而与原子所组成的气体所处的状态无关。从而,我们在热平衡条件下从这些系数所作的推导具有普适性。

在热平衡状态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简单的情形,即处于任何激发态的原子的总变化率为零,也就是说通过所有的辐射和吸收过程达到激发态和离开激发态的原子数量保持相等。由于这些跃迁都属于束缚态-束缚态之间的跃迁,我们认为这种平衡是一种细致平衡,也就是说任意两个能级间的总交换保持平衡,这是由于电子跃迁的几率不会受到其他激发态原子存在与否的影响。细致平衡(仅在热平衡状态下成立)要求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密度因三种基本过程引起的变化恒定为零:

在细致平衡的情形下,我们可以使用平衡态下的原子按能量的分布规律(遵循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以及平衡态下光子的分布(遵循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来推导爱因斯坦系数间的普适性关系。

对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我们将原子的任意激发态记作i:

这里 n {\displaystyle n\,} 是包括处于激发态和基态的原子的总数密度; k {\displaystyle k\,} 是玻尔兹曼常数; T {\displaystyle T\,} 是温度, g i {\displaystyle g_{i}\,} 是激发态i的简并度; Z {\displaystyle Z\,} 是系统的配分函数。根据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我们有在频率 ν {\displaystyle \nu \,} 下黑体的辐射亮度为

其中

其中 c {\displaystyle c\,} 是光速, h {\displaystyle h\,} 是普朗克常数。注意在某些计算中使用的是黑体的能量密度而不是辐射亮度,能量密度的形式为

将这些表达式代入细致平衡方程并利用 E 2 E 1 = h ν {\displaystyle E_{2}-E_{1}=h\nu } 可得到

上面的方程必须对所有温度都成立,从而三个爱因斯坦系数之间可建立如下关系:

如果把这个关系代入初始的方程,也可以得到 A 21 {\displaystyle A_{21}} B 12 {\displaystyle B_{12}} 的关系式,这个关系式将普朗克定律蕴含在其中(参见光子#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

相关

  •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英语:Ecosystem diversity),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或一个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此词语和生物多样性不同,生物多样性是指是生物或物种变化的程
  • V03AG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3(其它各种治疗用药品)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 官僚官员,亦称官僚、官宦,在传统东亚是指有官品的政府人员,相较于没有品秩的政府人员称作吏,官和吏的另一个重要的分别是官有固定的薪水,而吏则大多情况下没有(少数例外,如在王安石变法
  • 彼得·塞勒斯理查德·亨利·谢勒,CBE(Richard Henry Sellers,1925年9月8日-1980年7月24日),为人熟知的是他艺名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是位演技极为精湛的得奖影星、喜剧演员,自1950年代至19
  • 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语/印地语:छत्तीसगढ़,拉丁字母转写:Chattisgarh)是位于印度中部的一个行政邦,它于2000年11月1日从中央邦脱离,成为印度的第26个邦,全国第十大邦,首府
  •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Comparative Education)是为了要了解本国与他国教育之间的异同,借由发现各国之间的不同,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风格,而本国也可斟酌他国成功的教育经验来弥补本国教育上
  • F6F地狱猫式战斗机F6F地狱猫,是二次世界大战服役于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F6F在外观上与格鲁曼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前代主力战机F4F野猫式高度类似,故此也被戏称为“野猫的大哥”(Wildcat's big bro
  • 冲积扇冲积扇(alluvial fan)是山地河流出口处的堆积地貌。山地河流流过山麓后,因为坡度变缓,流速降低,河道变宽,河水携带的砂石大量堆积,使河床抬高,因此河流不断地变迁改道,或分成多股水流
  • 历法改革历法改革是一种对日历系统的重大修正。这个词有时适用于切换至不同的日历,以取代现行的日历。大多数日历有可能改变或改革的几个规则: 历史上,大多数的历法改革都是为了与天文
  • 普拉塔 (德克萨斯州)普拉塔(英语:Plata)是美国德克萨斯州普雷西迪奥县一个非建制地区,位于德克萨斯农场路(Texas Farm Road)169号,距离县治马尔法(Marfa)以南约25英里(40公里)。普拉塔在西班牙语解作“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