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迷帚

✍ dations ◷ 2025-08-21 20:17:18 #清朝小说

《扫迷帚》,晚清小说,作者署名壮者,一说即丁逢甲,共二十四回。

《扫迷帚》最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绣像小说》第43号至52号上连载,隔年又在《广益丛报》第4期至27期转载。内容主要叙述苏州(旁及他省)的迷信风俗,并劝世人反对迷信,这本书基本上缺乏小说的结构,全文仅是透过兄弟两人的辩论,来说明迷信的害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即典出自《扫迷帚》第24回。“疗疮剜肉”一词亦出自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相关

  • 天冬酰胺天冬酰胺(英语:Asparagine,简称为Asn或N;而Asp或D代表天冬氨酸)。它是20种最常见的氨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氨基酸,合成的密码子是AAU和AAC,可用于制作代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天冬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瑜伽论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称、释迦光、功德光 【其他】─《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现观庄严论》《戒律本论》【其他】─ 《《瑜伽师地论》(梵语:Yogācāra
  • 防己防巳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之名称为防巳(汉语拼音:si),晋、唐、宋等均以防巳为名。防已(汉语拼音:yi)则为明朝李时珍之本草纲目(1578年)始误植,至民国复刻之本草纲目进一步错植为防己(汉语
  • 去极化在生物学中,去极化(英文:Depolarization)指的是细胞的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变化。在神经元和其他的细胞中,一个足够大的去极化作用将会导致动作电位。过极化与之相反并抑制
  • 吐伦试剂银氨溶液(英语:Tollens' reagent),也称氢氧化四氨合银、苛性银、多伦试剂、吐伦试剂、土伦试剂,指含有二氨合银(I)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用作银
  • 香瓜茄香瓜茄又名人参果,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水果。香瓜茄属于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甘肃武威地区等地引进栽种。近年来依据神话中的人参果改名。台湾台南市左镇区、
  • 十六酰胺乙醇十六酰胺乙醇(Palmitoylethanolamide,缩写PEA),又名棕榈酰胺乙醇,是一种内源性脂肪酸酰胺 ,属于核转录因子激动剂的一类。 PEA已被证明可与细胞核的一种受体(核受体)结合,对于多种慢
  • ATA航空 (伊朗)ATA航空 (波斯语:هواپیمایی آتا‎,IATA代码:I3;ICAO代码:TBZ,呼号:ATALAR)是一家枢纽机场设在大不里士的大不里士国际机场(英语:Tabriz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伊朗航空公
  • 克拉克森峰坐标:83°19′S 164°34′E / 83.317°S 164.567°E / -83.317; 164.567克拉克森峰(英语:Clarkson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海拔高度2,825米,处于罗布冰川源头,在1958年1月由新西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