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迷帚

✍ dations ◷ 2025-09-11 10:24:18 #清朝小说

《扫迷帚》,晚清小说,作者署名壮者,一说即丁逢甲,共二十四回。

《扫迷帚》最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绣像小说》第43号至52号上连载,隔年又在《广益丛报》第4期至27期转载。内容主要叙述苏州(旁及他省)的迷信风俗,并劝世人反对迷信,这本书基本上缺乏小说的结构,全文仅是透过兄弟两人的辩论,来说明迷信的害处。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一语即典出自《扫迷帚》第24回。“疗疮剜肉”一词亦出自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相关

  • 阳隧足海蛇尾,或阳燧足,是属于棘皮动物门的海蛇尾纲,是种类最多的一个纲,其下包括有220个属和2000个种。海蛇尾的结构与海星相似,但体盘相对较大,腕5个,盘与腕之间有明显交界,而后者腕与盘
  • MnO一氧化锰是锰的一种氧化物,化学式MnO,在自然界中以罕见的方锰矿(英语:manganosite)的形式存在。它在磁共振成像、电极材料制备等方面有着潜在应用。一氧化锰有着与氯化钠晶体相同
  • 极子极子是在凝聚态物理中使用的准粒子,用于理解固体材料中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Lev Landau于1933年首次提出极化子概念来描述在电介质晶体中移动的电子,其中原子从其平衡
  • 咬鹃目small/small咬鹃目(学名:Trogon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其下只有一个科咬鹃科(学名:Trogonidae),包括7属46种。其特点是羽色艳丽,生存在热带、亚热带的树林里。咬鹃科鸟分布在热
  • 蒙古国蒙古国教育近百年来经历了极大的发展。蒙古国的教育较大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出现在共产主义时期,而在此之前蒙古地区的教育皆为宗教性的佛教教育以及只限于王公贵族的传统教育。
  • 尸部尸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四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尸部归于三划部首。尸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英语: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电磁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跟变压器、电感元件及多种发电机的运作有密切关系。定律指出: 此定律于1831年
  • 奥拉瓦城堡奥拉瓦城堡(斯洛伐克语:Oravský hrad,德语:Arwaburg,匈牙利语:Árva vára)是位于斯洛伐克的一座城堡,也被认为是斯洛伐克最美丽的城堡之一。这座城堡始建于13世纪的匈牙利王国。19
  • 金塔欧石楠 F.W.Schmidt Salisb. var. Salisb. Lodd. (Andrews) Kuntze (Sol.) Kuntze 金塔欧石楠(学名:),是南非开普敦特有及灭绝的一种植物。该物种于20世纪早期因栖息地
  • 朴孝三朴孝三(朝鲜语:박효삼,1904年-?),朝鲜政治人物及共产主义者,延安派之一,后来消息不明。1904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1925年来到中国。1926年10月,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歩科毕业,担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