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澳洲热浪

✍ dations ◷ 2025-04-04 14:42:01 #2009年澳洲热浪
2009年澳大利亚热浪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州有气温记载150年以来最炎热的热浪袭击,其中墨尔本市气温自2009年1月28日开始至2月3日一直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上,维多利亚州部分地区更是录得48度高温。热浪导致澳大利亚政府损失高达1亿澳元以上,25人因为天气过度炎热死亡,墨尔本等大城市的城市捷运系统多班停止运行。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电力是此次热浪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此次热浪被认为是对身处与全球金融海啸中的澳大利亚经济的一次打击。热浪持续数日导致城市交通系统陷入严重的瘫痪状态中,墨尔本市多处捷运系统的路轨严重变形,需要工作人员使用水龙头将路轨降温,导致控制墨尔本市捷运的CONNEX公司损失惨重。由于持续的高温,墨尔本和阿德莱德等大城市的多处建筑工地停工,工期被迫拖延,令多个建筑公司蒙受损失。热浪对于电力行业的影响巨大,根据维多利亚州工商总会指出,2009年1月30日墨尔本市北部部分地区大停电,导致超过50万居民以及商户无电可用,损失巨大。热浪袭击维多利亚州时,正值著名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墨尔本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进一步导致澳网多个比赛时间被迫调整,令世界各地的电视转播机构不得不临时调整转播时间,并且多位著名运动员亦提出不满,包括费达拿等巨星,而澳网主赛场的罗德·拉沃竞技场亦在部分比赛中关闭顶棚,全场被迫开启空调。根据澳大利亚的部分传媒报道,热浪导致的死亡人数截止2009年2月4日多达25人。其中大部分为老年人,过度的炎热导致年老体弱人士产生心脏病等幷发症死亡。而年龄最小的受害者是一位24岁的青年,当时其正在有轨电车的车站等车,在突然休克后被路人送至医院不治身亡。产生热浪的原因是多方位的。自2000年以来,欧洲,北美,亚洲,澳大利亚等频频发生被严重热浪袭击的状况,汽车尾气的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以及因为多方位原因的全球变暖是导致热浪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热浪发生后再次呼吁全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深关注并及早解决日后人类必须面对的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州位于地中海气候带与副热带的交叉地带,亦极易产生热浪。

相关

  • 心脏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心脏病学(英语:cardiology)亦称心脏学,为
  • 消毒剂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化学品或其他方法消灭大部分微生物,使常见的致病细菌数目减少到安全的水平。然而,与杀菌(Sterilization)相比,部分细菌孢子、滤过性病毒、结核杆菌及真菌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可以指:
  • 再献圣殿节灯台光明节灯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华盛顿州华盛顿州(英语:State of Washington),简称华州,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北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接俄勒冈州,东临爱达荷州,西邻太平洋。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
  •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症候群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Chromosome 5q deletion syndrome、5q综合征、5号长臂染色体单体症(monosomy)、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是一种后天性血液疾病,特征是人类5号染色体
  • 布若卡氏区布洛卡区(英文:Broca's area)也译为布罗卡区是大脑的一区,它主管语言讯息的处理、话语的产生。与韦尼克区共同形成语言系统。布若卡氏区与韦尼克区通常位于脑部的优势半脑(通常位
  • 乍得语族乍得语族(Chadic languages)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语言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非的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及喀麦隆。乍得语族大致上可以分为比乌
  • 暗星暗星(dark star)可能存在于宇宙形成之初,普通的恒星形成之前。大部分恒星都主要由普通物质构成,但暗星主要由中性微子构成,并通过暗物质的湮灭释放能量。这些热量能阻止暗星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