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动说
✍ dations ◷ 2025-09-28 22:14:15 #热动说
热动说是一种解释热现象的学说,由伦福德伯爵于1798年引入,并由法国物理学家尼古拉·卡诺进一步发展。这一学说指出热量与机械功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价的。这一学说的验证与热功当量的测定密切相关。而在接下来的整个19世纪,随着 鲁道夫·克劳修斯于1850年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一学说又进一步发展成为较为完备的热力学理论。在1851年,在其著作《论热的动力学理论》(On the Dynamical Theory of Heat)中,开尔文勋爵,基于当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等人的实验,如是概括了这一学说:“热并非一种物质,而是一种运动现象,我们认为在机械功和热量之间必存在着一如因与果一般的等量关系。”随后,“热动说”这一名词逐渐被新的“热力学”这一名词取代,如1876年,理查德·西尔斯·麦卡洛在其热力学专著中提及:“热动说,又称热力学,是一将热现象当作物质运动体现的科学分支”这一学说在19世纪被引用来解释与热相关的大量概念、理论、定律、关系以及实验现象等,比如测温学(英语:thermometry)、量热学、燃烧、比热、以及对气体压缩或膨胀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讨论等等。而这一方面最为有名的专著之一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于1871年发表的《热理论》(Theory of Heat),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麦克斯韦妖。 而在此之前,在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于1850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中,熵这一概念开始被引入。“热动说”通常与解释热现象的另一种学说——热质说——形成对比。依照热质说观点,热是一种可以从物体表面流进或流出并可在组成物质的原子间找到的一种无质量的流体。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热与机械功之间的等价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们本质上完全等同。他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异在光谱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关
- 原核翻译启动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膨压膨压(英语:turgor pressure)是细胞内推动细胞膜对细胞壁的力。它也被称为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静液压、流体静力压),和更复杂地定义为流体测量的压力,在平衡时在其自身内
- 西非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
- 社会生活生活是人类活着的期间所做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都市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
- 对氨基水杨酸钠4-氨基水杨酸(英语:4-Aminosalicylic acid,又名对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或PAS)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菌药。 它也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它通过抑制NF-κB及清除自由基而发
- 吴语字吴语字,又称吴语正字或吴语字,是一种符合吴语语法、词汇、句式,混用传统汉字和吴语汉字行文的吴语书写系统。经典吴语著作,如《海上花列传》,作者为真实展现吴语面貌,运用了大量的
- 脑部肿瘤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大川周明大川周明(1886年12月6日-1957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形县酒田市,日本作家、思想家、极端民族主义者、大亚细亚主义者、印度教、回教学者。二次大战日本投降后,被东京军事法庭列为甲
- 帕克斯电视网艾恩电视台(英语:Ion Television)是一家美国无线电视网,为艾恩传媒网络公司拥有。
- 维克托·安布罗斯维克托·安布罗斯(英语:Victor Ambros,1953年12月1日-),美国发育生物学家。他发现了第一个已知的微RNA。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2008年曾获拉斯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