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萤火一号
✍ dations ◷ 2025-08-08 18:54:46 #萤火一号
萤火一号是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因为此时俄方火星计划中中国航天共同参与,也是中国首次与欧洲、俄罗斯等国一起,进行国际性的深空探测合作,于是加速开发出萤火一号,以便安装在福布斯土壤号里面前往火星。2011年11月成功发射,但俄方探测器未能成功变轨,2012年1月坠毁于太平洋。火星古称荧惑,所以作为中国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它以谐音命名为“萤火一号”。为了顺便搭乘俄方火箭的发射周期,被提出的萤火一号加速发展,以较快速度开发完毕。其属于微小卫星级别。2008年4月完成初样并公布于众。萤火一号并不大,探测器长、宽各约75厘米,高60厘米。两侧装有太阳帆板,展开近8米,重约115公斤,设计寿命2年。探测器上的有效载荷包括等离子体探测包、光学成像仪、磁通门磁强仪、掩星探测接收机。因为地面测控网的天线发射功率和直径达不到技术要求等原因 ,作为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之一,搭载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中 ,由天顶-2SB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原定经历约10至11个半月的飞行后,萤火一号将与福布斯-土壤分离,进入火星轨道进行轨道探测,福布斯-土壤则将在火卫一表面软着陆,采取土壤样品后返回地球。萤火一号主要研究火星的电离层及周围空间环境,火星磁场等。原定任务流程,以下时间均为协调世界时:萤火一号2009年6月完成正样并赴俄罗斯联合测试。协调世界时2011年11月8日20:16(北京时间9日凌晨4:16)成功发射,但俄方探测器未能成功变轨,以至于未能脱离地球轨道。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称,莫斯科时间2011年11月9日凌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搭载有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未能按计划变轨,被困在距离地表206到340公里的太空中。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Roscosmos)先后两次抢救都未成功,有专家概算此卫星可能坠毁地球的时间和地点,尤其它载有12吨有毒燃料撞地球后可能引发的灾难。该卫星部分碎片于2012年1月15日17时45分坠于太平洋海域,燃料在大气层全部烧毁,未构成危险。
相关
- 醛类.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多囊性肾病变多囊性肾病变(英语: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又称多囊肾、泡泡肾,多囊性肾病变是一种遗传病的肾病变,人、猫、狗等多种动物都可能发病,其中猫的发病率高达6%。人类的多囊性肾病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泼尼卡酯泼尼卡酯是一种新型外用药物,属于皮质类固醇,其药效与皮质醇类似。和其他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如倍他米松)相比,重复使用泼尼卡酯不会很快导致皮肤萎缩。皮质类固醇向来是治疗皮肤病
- 鼠尾草鼠尾草(学名:Salvia japonica),又名
- 莫尔纳尔威廉·艾斯科·莫纳(英语: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Harry S. Mosher Professor)。2014
- 美洲原住民神话美洲原住民神话是美洲原住民的神话与故事,由于原住民神话身受萨满巫术文化影响,因此主要信仰与大自然的神灵相当接近,美洲原住民不仅敬畏神明,也敬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相信即使
- QT间期延长综合症长QT症又名长QT综合症(Long QT syndrome),全称是QT间期延长综合症,简称LQTS,是一种跟心律或心血管有关的心脏病。这一种病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治疗其他心脏病的药物而引起
- 云孙孙是指子女的子女,男性称孙儿或孙子,女性称孙女。在父系社会,儿子的子女称为“内孙”或者“孙”,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而自己的孙或外孙就称自己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另外,闽
- 康氏症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