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之昆特牌

✍ dations ◷ 2025-04-11 06:38:48 #2018年电子游戏,巫师系列电子游戏,卡牌对战电子游戏,CD Projekt游戏,PlayStation 4游戏,Xbox One游戏,Windows游戏,St

《巫师之昆特牌》(英语:Gwent: The Witcher Card Game)是一款由CD Projekt RED为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开发的免费卡片对战游戏。本作于2016年6月在微软的E3 Xbox简报会上公布。封闭测试版于2016年10月25日在Windows和Xbox One平台开启,公共测试版于2017年5月24日在Windows PC、Xbox One和PS4上开启。中国大陆第一次先遣服务器测试“青草试炼”于2017年4月12日至18日进行,第二次先遣服务器测试“山岳试炼”于同年6月6日至19日进行,,中国大陆公开测试“梦境试炼”于同年8月29日正式上线

本作独立于同一开发商开发的《巫师3:狂猎》中的同名小型卡牌对战游戏,但与《巫师3》中的昆特牌游戏不同的是,《巫师之昆特牌》专注玩家对战部分。游戏的核心玩法依然是三局两胜,两军对垒,玩家代表《巫师3》里的不同派系。开始会有一套牌组,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卡桶获得卡牌,或是完成冒险模式赢得对战获得特定的卡牌。

《巫师之昆特牌:王权的陨落》(英语:Thronebreaker: The Witcher Tales)于2020年1月28日在任天堂Switch登陆并支持中文,不同于原版有角色故事及以角色探索体验巫师系列的世界观。

“昆特牌”对战采用1v1的轮流回合制。在正常情况下,每名玩家每回合可以从自己手中打出任意一张牌、使用自己的领袖牌,丢弃一张手牌、或是选择不出牌(放弃跟牌)。当一名玩家选择不出牌(放弃跟牌)时,在本局比赛中他将失去接下来的出牌机会。当两名玩家均选择不出牌(放弃跟牌)时,系统将结算双方玩家的总战力,总战力大或等于对方的玩家将获得本局比赛的胜利。

在一场比赛开始时,每名玩家可以从他们牌库中抽取10张卡牌,并最多交换(调度)其中的三张作为自己的起手牌。在第二局比赛开始的时候,每名玩家将从自己的牌库抽取2张牌,但只可以调度一张;相似的,在第三局比赛开始时(如果需要进行的话),每名玩家将从自己的牌库抽取1张牌,同样只能调度一张。

每场比赛第一局的先后手顺序随机决定,第二、三局则是由前一局的胜利者先手出牌。每局结束的时候,场上所有非坚韧(重置点数并留到下一场)卡牌都会进入墓地,拥有佚亡标签的卡牌和衍生物会被放逐(从本局游戏中移除)。目前,双方玩家都可以在一场比赛中的多数时间查看自己或是对手的墓地中的卡牌,但不可以查看自己或是对手的牌库中的卡牌。

当一名玩家获得一场比赛中两小局的胜利时,该玩家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也有可能平局),本场比赛结束。平局指的是双方玩家同时获得了两局比赛的胜利。

在一场比赛开始前,玩家必须准备一副套牌,这副套牌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自己构筑的。通常来说,玩家自行构筑的套牌强度更高,也更容易让玩家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这副套牌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由于套牌的限制,数量多于三张的同名铜色牌或是多余一张的同名金色、银色、领袖牌并不能被玩家放入套牌,但是玩家依然可能在打开的卡桶中抽到他们。为了让这些多余卡牌发挥用处,《巫师之昆特牌》允许玩家将这些多余卡牌分解(并不多余的卡牌同样可以分解)来得到碎布。碎布可以用于合成新的卡牌,分解或合成一张卡牌得到或付出的碎布数量与卡牌的稀有度有关,合成闪卡需要的碎布数量是普通卡的两倍。稀有度与碎布数量间的关系见下表。

作为一款交换卡牌游戏,卡牌是《巫师之昆特牌》的核心。目前,常用的卡牌分类方式有三种:

除领袖牌以外,卡牌强度通常为:金色牌>银色牌>铜色牌。卡牌的边框颜色也决定了在套牌中数量限制,在一副套牌中,领袖牌可以也必须带1张,银色牌不允许超过6张,金色牌不允许超过4张,铜色牌则没有限制。每名玩家在开始游戏时都会获得每个势力的一张领袖牌,其余的领袖牌则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获得。

卡牌的稀有度决定了玩家打开卡桶时抽到该牌的概率,一个卡桶至少包含一张稀有度在优秀或优秀以上的卡牌。卡牌的稀有度同时决定了卡牌在分解和合成时获得和付出的碎布数量,详见分解系统。稀有度与卡牌颜色的关系为:传奇卡牌为金色,史诗卡牌为银色,普通和优秀卡牌为铜色。

战场是双方牌手进行对抗的比赛场地,在《巫师之昆特牌》中,双方战场各分为三排。分列于中央位置两侧的是双方的近战排,其次为双方远程排,再其次则为双方的攻城排。在凛冬节之猎更新中,移除了所有单位牌的站位限制,现在所有单位牌可以放在对应半场(间谍牌为地方半场)的任意一排,但是每一排最多只可以放置9个单位。

作为一款在线的交换卡牌游戏,《巫师之昆特牌》与同类的的游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特的游戏机制。没有采用常见的随从(单位)交换,而是采用了比大小的形式,加上其三局两胜的获胜方式,尽可能地避免了会大幅降低游戏乐趣的OTK(One Turn Kill,一回合斩杀)的存在。同时,每回合不抓牌避免了随机性对策略性的干扰。由此,昆特牌可以说找到了卡牌游戏中随机性与竞技性的平衡点。再加上游戏的核心机制十分简单(三局两胜),因此可以让新人快速上手,卡牌间的Combo机制也让竞技玩家有发挥的空间。这些优点让《巫师之昆特牌》可以成为一款竞技性与休闲性兼备的多人在线卡牌对战游戏。

在开发《巫师3:狂猎》时,CD Projekt RED希望能够延续前两作中的一个名为“骰子扑克”(Dice Poker)的小游戏 ,并将开发工作外包了出去。然而由于外包的结果无法令制作组感到满意,一部分工作人员决定自行设计一个全新的纸牌游戏。

由于在《巫师3:狂猎》中,主角在与NPC进行任务对话时可以选择“来一盘昆特牌”的选项,因此可能出现许多有违常理的诡异剧情(例如:在剧情中有NPC哭着请求玩家拯救他的妻子,玩家选择玩昆特牌后,NPC立即丢下之前救妻子的剧情,兴高采烈地和玩家进行小游戏),令许多玩家感到十分有趣。再加上其简单又充满趣味的玩法,使得许多玩家将更多时间花在玩昆特牌而不是主线剧情上。于是,主创团队收到了大量的玩家来信,要求将昆特牌从《巫师3》中独立出来 。最终,主创团队答应了玩家的请求,开始开发《巫师之昆特牌》。

为了提供更多的乐趣和挑战,团队修改了很多的游戏机制,并针对各个势力重新平衡和设计。游戏的战斗特效、卡牌特效都有全新的表现。除了视觉以外,团队还提供了丰富的故事元素,提供比如章节性的故事内容扩展,会有3D的剧情演绎。

游戏的中文版邀请了中国大陆的主机游戏实况主播黑桐谷歌参与游戏的中文配音。

2016年10月26日,官方于中国大陆社交网站微博发布消息,将游戏中文版定名为《巫师之昆特牌》。同时,CD Projekt RED和中国大陆代理商盖娅互娱正推进游戏的政府审批和本地化工作。中文官网上线并开启预约,具体封测时间未定。

2017年4月12日,一小部分预约用户收到了来自于昆特牌中国大陆地区运营团队的测试邀请邮件。邮件表示《巫师之昆特牌》中国大陆地区的先遣服测试于2017年4月12日至4月18日,每晚19:00至24:00开启。

相关

  • 减毒病毒疫苗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鲸类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α-亚麻酸α-亚麻酸(α-次亚麻油酸, 英语:α-Linolenic acid, ALA)是有三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18H30O2),是一种ω-3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在紫苏籽油中占70%,在亚麻籽油中占55%,在沙棘
  • 1983年 索非亚第十一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83年2月17日至2月27日在保加利亚的索非亚举行。这是索菲亚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地此前曾举办两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 完全行为能力行为能力(capacity)为一种法律上的概念,其与“权利能力”及“意思能力”不同,乃指为法律行为之资格,亦即个人以独自的意思表示,使其行为发生法律上效果的资格而言。民法中基于私法
  • 大衍历《大衍历》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制定的历法。唐高宗时颁行《麟德历》,一直使用到开元年间,又出现纬晷不合的问题,一行和尚开始编辑新历,并在铁勒与交州之间成立十二座天文测量点,测量
  • 工人物语系列《工人物语》(英语:),是由德国的软件公司Blue Byte Software所推出的即时战略游戏。最初于1993年发行Amiga电脑的版本,在隔年推出个人电脑的版本;原名Serf City - the Life is Fed
  • 科堡 (安大略省)科堡(Cobourg)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安大略湖畔,是诺森伯兰县的县治所在,人口约2万(2006年)。
  • Β-转角β-转角是是多肽链中常见的二级结构。β-转角由四个氨基酸组成,在第一个氨基酸的羰基和第四个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氢键。 分为 βI-, βII- 和βIII-转角三种类型:Β-转角
  • 阿拉谢希尔阿拉谢希尔(土耳其语:Alaşehir,希腊语:Φιλαδέλφεια,拉丁化:Philadélphia)是土耳其爱琴海区马尼萨省的一个城镇和县,座落在博兹达(古代的Tmolus山)山麓的 Kuzuçay (古代的